网络时代小学高年级德育渗透的策略探究
2018-01-13鲜忠明
鲜忠明
摘 要:网络时代,德育工作面临新的困难,学校必须和家长一起努力,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本文将对网络时代德育教学展开探索,希望为教学工作者提供行之有效的策略。
关键词:网络时代 德育工作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1-0189-01
1 德育教学的意义
网络的发达给人们的生活以及工作都带来了较大的便利,各种数据信息只要通过互联网就可以快速传递到世界各地。网络为人们的沟通交流搭建了一个桥梁,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興趣爱好在网络虚拟世界里自由翱翔。然而,在网络越来越普及的形势下,教育行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今的青少年可以通过网络浏览到各种各样的信息,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青少年缺乏判断,很容易深陷其中无法自拔。网络环境给德育工作带来了较大的挑战,网络上各种突破道德底线的行为和信息充斥着年轻人的三观,将会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学生都被教育到“先做人后做事”,其中“先做人”其实就是体现一个人的品德修养,从此我们可以看到德育的重要性。素质教育重视德育,如今,学校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地方,更是塑造学生积极心理,培养健全人格的地方。
2 网络时代德育渗透的策略
2.1 优化教学环境
2.1.1 提高师生素养
我们不得不承认,当今时代不能没有网络,可以说,对于教学而言,网络是利大于弊。因此,教师在渗透德育教学时就应当以客观、开放、积极的心态来看待问题,直面困难,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去针对性解决问题。网络信息的参差不齐给学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黄赌毒等内容严重破坏了绿色网络环境,学校应当主动优化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积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具体而言,学校可以经常举办讲座专门讲授网络的正确使用,学校还可以请人现身说法,增强感染力和说服力,让学生们意识到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坚守道德底线的重要性。另外,平时的开学典礼、晨练等集体活动中,教师也要多强调健康绿色上网的重要性,多举一些正面例子作为学生的榜样,让学生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严格约束自身的行为,努力提升自我品德修养。
2.1.2 做好家庭网络德育工作
德育工作不仅仅局限于学校,学生在家中使用网络的频率更高,做好家庭网络德育工作具有更重要的意义。作为学校,在家长会、开学典礼以及毕业典礼等场合,要多给家长传授德育教学的思想,鼓励家长严格管理和监督孩子在家的上网情况,家长要树立网络道德意识,多为孩子找一些健康积极的网站,让学生在玩耍中还能学到东西。学校还可以建议家长安装专门的软件,从源头上减少不良网络信息的干扰。
2.1.3 治理校园网络环境
学校内部的网络很少会有不良信息出现,然而,一些不良商家为了从学生身上牟取利润,便将网吧开到学校附近,并通过各种诱惑让学生进入网吧。网吧里面存在很多放弃学业的不良少年,也有沉迷于游戏的浪子,更有各种没有道德底线的亡命之徒。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下,学生的思想道德很容易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极有可能放弃对道德的坚守,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为了更好地进行德育教学,学校要对附近的网络环境进行严格的清理,杜绝不适合学生进入的场所在学校附近盈利。
2.2 创新德育教学方法
如今,德育的渗透不再只是教师课堂上讲讲大道理这么简单,学生的信息面越来越广,接触到的新鲜知识也越来越多,网络时代德育的渗透必须有所创新才行。网络给了教学工作更多的可能性,也丰富了德育教学的形式。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网站建立与德育相关的专门的网站,更新各种值得赞扬的事迹,为学生们树立榜样。网站的建设要有互动性,让学生有充分的话语权,通过学生在网站上的沟通和交流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其次,每个班的班主任还可以专门设置一个邮箱用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思想沟通,学生有任何烦恼都可以通过邮箱向班主任寻求帮助。网络使得一些学生可以更加大胆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和困扰,更加真诚地与教师分享,通过师生之间的邮件往来,学生的心理得到调节,同时教师也能够及时予以学生思想上的帮助,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避免一些不良情绪和观念的滋生。德育教学的有效实施有赖于教师、学生、家长三方的努力,我们要尽可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营造一个绿色积极的成长氛围,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让学生成为品学兼优的人才。
3 结语
品德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在网络时代,丰富多元的信息充斥着人们的三观,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促进德育工作,才是网络时代德育工作的正确方向。
参考文献:
[1] 吴作武.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方式与途径研究[J].教育科学论坛,2015,(24):3-7.
[2] 田保华. 试论学科德育的问题与出路[J].课程.教材.教法,2015,(07):3-11.
[3] 米长义. 论网络时代的德育[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8,(07):44-46.
[4] 赵洪. 关于德育渗透研究的概述[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01):56-60.
[5] 宋述勇. 论网络时代的中小学德育新策略[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S1):77-78+8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