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对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2018-01-13王英
王英
[提要]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税制改革也在逐步深入,“营改增”就是极其关键的税制改革策略之一。“营改增”自2012年开始在上海试点,同年将试点区域延伸至天津、北京等十多个省市,不仅范围不断扩大,进程也在持续加快。自财税[2016]36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发布以来,“营改增”在全国范围进行推广,对各类企业影响不一,施工企业也在其中,既有有利一面,也有不利一面,需要加以改进。本文首先对“营改增”的意义进行概述,其次对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受“营改增”的影响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解读,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施工企业;“营改增”;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12月1日
一、“营改增”的意义
“营改增”,顾名思义,是用缴纳增值税来代替缴纳营业税,全称为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营改增”是我国依据经济发展新形势作出的重要决策,增值税只对增值部分进行纳税,可以尽量避免重复征税。其主要意义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从微观上来说,增值税作为流转税,划分为销项税和进项税,随着我国“营改增”的逐步推进,增值税抵扣链条也得到全面优化,这对于强化我国企业生产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价值;其次,从宏观上来说,“营改增”全面实施之后,可以从根本上推动企业市场竞争力,有利于企业在课税范围内以及纳税程序上出现重复纳税问题的发生。
二、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受“营改增”影响分析
(一)对施工企业税收负担的改变。中央及国务院在全国推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政策后,税收负担的变化是各企业最关注的问题。施工企业也不例外,多数施工企业优化企业流转税的税收负担,首先会想到通过改变交易价格进行优化,但是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市场已经趋于完全竞争,企业数量众多,无论企业是想向前转移税收负担,还是向后转移税收负担都很难实现。“营改增”之后,流转税税收负担较之前有很大区别,在税法中,对于新项目和旧项目也有不同规定,不同施工企业可以有选择性的采用不同计税方法,由此产生的税收负担也会有所不同。从理论上来说,增值税的计算方法是销项税减进项税,因此施工成本是决定施工企业税收负担大小的关键因素,不同施工企业在市场议价能力上有高低,在进行“营改增”之后,施工企业税收负担相比较之前也会有所差异。
(二)对施工企业资金流量的影响。对我国施工企业来说,在全面实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之后,施工企业资金流量受其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施工企业资金压力增加。由于市场竞争加大,施工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加大机械设备购买力度,受资金流出量增加影响,施工企业资金压力也随之增加;其二,流动资金需求量增加。“营改增”之前,施工企业主要缴纳营业税,建设单位可以对其税款进行代扣代缴,但是实施增值税之后,施工企业需先开具增值税发票后才能得到工程款,无形中加大了施工企业流动资金的需求量;其三,施工企业投资得到刺激。受进项税可以抵扣的影响,施工企业的投资积极性有所增加,因为多购进机械设备可以降低企业购入成本。
(三)对施工企业财务报表的影响。对于施工企业来说,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营业收入的计算方法发生了变化,采取量价分离进行计算,营业收入的金额可以直接反映财务报表情况,因此施工企业财务报表受“营改增”影响很大。“营改增”后,财务会计分录计入的金额等于全部收入除以1.11,在此方式下,即使施工企业财政收入超过11%,也不能完全体现出企业实际情况,如果低于11%,施工企业财务报表中的收入环比将出现下降。与此同时,与财务收入相关的财务指标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这只是受施工企业收入与成本核算口径的影响,并不能表示施工企业业务表现不佳。
(四)对施工企业资产的影响。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存货与固定资产都是其主要资产,施工企业也不例外。在“营改增”之前,施工企业购入存货或者固定资产,缴纳营业税,税款无法进行抵扣,但是实施增值税后,该部分税款可以进行抵扣,从而可以降低企业入账成本,因此在同等条件下,施工企业财务账面上显示资产减少了。
(五)对施工企业收入和成本的影响。在实施增值税之前,施工企业收入是含税金额,在实施增值税之后,收入较以前降低了,变为不含税收入。对于施工企业来说,竣工结算阶段,业主扣留部分工程款不支付是常有的事情,但是按照相关税法规定,增值税具有时效性,施工企业必须当期缴纳增值税,因此施工企业无形中增加了相应的成本,也加大了现金流量的支出。
三、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对策建议
(一)构建并完善纳税筹划体系。在实施“营改增”之前,施工企业主要缴纳营业税,纳税筹划对企业影响不大,因此很少有企业在此上面下大工夫,但是实施“营改增”之后,税务筹划的好坏直接影响施工企业盈利水平,因此应当构建并完善纳税筹划体系。首先,施工企业应当树立财务工作者的纳税意识,多学习并紧跟国家相关税务政策变化,最大可能利用优惠、减免的税收方针,将企业纳税额降到最低。另外,施工企业应当依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动态税收筹划方案,必要时,可以借助各大院校或者专门性组织的力量对其进行完善。与此同时,可以进行适当的税务转嫁,在选取供应商合作时,选择可以开具增值税发票的企业。
(二)加强对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从上文可以看出,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之后,对于施工企业来说,具有一定的財务风险,因此施工企业应当多关注本身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首先,施工企业应当强化相关人员实操培训,加强其业务水平,在做好自身财务工作的同时,时刻关注国家新税收政策的变化;其次,应当在不违规避税情况下,完善企业财务规章制度,制定更为清晰的财务操作流程,同时强化企业审计工作,可以结合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措施进行双重把关,保证财务业务在合规守法情况下进行。
(三)健全施工企业财务报表。施工企业财务核算科目受“营改增”影响,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从而致使施工企业财务操作流程变得复杂了,施工企业财务报表是其最直观的表现。因此,对于施工来说,为了给企业管理层及社会提供更加全面、准确的财务信息,应当提高财务信息的质量,健全财务报表,及时准确反映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
(四)强化施工企业发票的管理。对于任何企业来说,发票管理都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施工企业也不例外,尤其是在实施“营改增”之后,更应该引起重视,强化施工企业发票管理。应当委派专人进行管理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同时,应当强化企业内控管理,加强财务审计力度,制定发票管理制度,对增值税发票的开具进一步进行规范,防范漏开或者虚开发票,将企业出现经济损失以及税负风险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五)提高施工企业财务人员素质。施工企业实施内部控制过程中,财务人员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在实施“营改增”之后,其担负的责任更为重大。因此,应当提高施工企业财务人员素质,这不仅包括业务素质,同样包括道德素质,一些财务人员受上级施加的压力,或者有的为了投其所好,会制造一些假的会计信息,这都说明非常有必要提高施工企业财务人员道德素质,避免出现上述情况发生。对于财务人员业务素质方面,应当构件一支专业的高素质队伍,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水平,借助学校和社会专业组织力量加强对其进行有针对性培训,此种培训应当有计划、定期组织。
四、结语
综上所述,“营改增”对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影响存在于多个方面,其中包括:对施工企业税收负担的改变、对施工企业资金流量的影响、对施工企业财务报表的影响、对施工企业资产的影响以及对施工企业收入和成本的影响等,施工企业应当依据自身实际情况,构建并完善纳税筹划体系、加强对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健全财务报表、强化发票的管理以及提高财务人员素质等。
主要参考文献:
[1]许与可.浅析“营改增”对施工企业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