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研究

2018-01-13李园园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8年4期
关键词: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

李园园

[提要] 货币资金是行政事业单位十分重要的内容,是高风险、高流动性的一项资产,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也是内控方面的薄弱环节之一。在行政事业单位经济业务过程中,加强货币资金管理、完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货币资金内部控制业务系统流程开始,指出事业单位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12月11日

伴随着十九大的胜利召开,社会主义的全面深化改革正在进一步地加深,从2014年1月1日实施的新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建设越来越受到各个方面的重视,也越来越规范。而货币资金在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都有所涉及,是风险性最高、流动性最强的资产。因此,建立良好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有利于规范完善事业单位的财务制度,有利于加强防范管理控制的风险管理能力,为事业单位的良性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支持。

一、货币资金控制系统业务流程

货币资金的业务流程,如图1所示。(图1)步骤如下:

1、业务部门经办人员将已履行审批手续的《支出审批单》和原始单据,提交财务部门,提出资金支出申请。

2、财务部门审核岗对业务部门提交的资金支付申请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在上面签字或签章确认,传递给财务责任人审批,不通过则退回给经办人员。

3、财务负责人对审核岗转来的《支出审批单》进行审批,并签字或签章确认,超过授权金额的支付申请需要由事业单位分管财务领导进行审批。

4、出纳岗位根据各项审批手续传递过来的资金支付申请,根据有关规定支付资金。开具收据由经办人员签字确认,将收据或银行回单传给会计入账,同时登记银行或者现金日记账。

5、经办人员签字或签章确认已收到款项。

6、会计岗根据出纳转来的资金支付申请相关凭证、收据和银行回单登记账务。

7、审核岗领取银行对账单,核对银行存款账面余额和银行对账单余额,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督促会计岗和出纳岗定期对账,必要时对出纳经管的现金进行抽查或盘点。

二、事业单位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虽然已经初步建立,但是很多事业单位并没有对内部控制给予足够的重视,相关的制度建立缺失,没有严格地执行,使得内部控制的体统形同虚设,很多的安全风险还没有得到控制,资金管理工作很难顺利地进行,带来了很多的挑战。

(一)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健全。内部控制是事业单位为了实现经营管理目标,组织内部经营活动而建立的各职能部门之间对业务活动进行组织、制约、考核和调节的方法程序和措施,来明确事业单位内部各职能部门的职能和权限,形成的完整严密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控制系统的总称。尽管近年来,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水平逐渐提高,但仍然有部分事业单位的控制制度不够健全。“一支笔”现象广泛地存在,相关的法律规章控制约束力参差不齐,直接导致货币资金的管理环节松弛有别。由于对法律规定的了解并不全面地深入,在货币资金管理的内部控制措施设计上存在不足,有很多漏洞。另外,而对资金的违规现状处罚力度不够,会存在疏忽的管理心理,这对事业单位的货币资金的安全性构成了威胁。

(二)不相容岗位分离问题突出。不相容岗位分离是内部控制管理的一个基本要求。但是由于人力资源的配置不当,有部分事业单位并未遵循规范的不相容岗位分离原则,由于编制问题,出现了不合规的兼岗现象,甚至由一人保管全套印章,印章的存放也没有严格地遵守相关的章程规范,存在较大的漏洞。

(三)货币资金授权审批不完善。不少事业单位存在授权审批不完善的现象,存在上級管理下级,“一支笔”现象,由于受到审批制度的限制,大额资金的使用不履行集体决策的审批制度。而是由主管领导审批,直接办理了货币资金的业务,这导致出现超越审批权限资金的问题。这些都严重地限制了事业单位货币资金的管理,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风险。

(四)财务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财务人员的法律法规意识淡漠,专业知识不够扎实,不能满足现行事业单位部门的资金管理需求。新的政策法规学习不够深入,并没有很好地进行继续教育,没有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和严肃性。内部也缺乏完善的激励和考核机制,没有调动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主动性。

(五)外部监督力度不够。长期以来,很多事业单位都存在监督机构设置不到位、独立性不强、监督力度不够等现象。很多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部门和纪检部门往往双重领导,独立性不强。有的经济业务涉及两个部门的合作,这就需要内审部门的监督,有时监督力度不足,审计范围小,审计频率低,也就成为内部控制执行的阻力。

三、事业单位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建议

(一)健全事业单位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在已有的内部控制制度基础上,事业单位不断借鉴分析总结经验,创新与完善,各个方面掌控事业单位的各项经济活动,建立全面有效的货币资金的控制制度,从各个流程环节全面迹象进行监督,多人共同控制。

(二)贯彻实施不相容岗位分离控制。针对内部控制的活动不严格现象,结合货币资金实际管理的岗位需要,设置相关的工作岗位,并对各岗位的职责权限进行明确的限制,如出纳和会计、保管人员的分离,现金盘点的工作和银行对账的工作不应该由出纳一个人兼任,空白票据的保管、贴现和账务处理不得由同一人完成。同时加强票据的管理,明确票据与印章的使用范围,使用者认真填写《使用报告单》,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对票据和印章的使用需要做好审核的工作,在审核制度中必须建立部门主管与财务主管双重审核和签章制度,同时根据会计法规制度的要求,必须设置专人来管理印鉴,并不定期检查印章,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地进行批评并予以纠正,尤其是人印分离的现象。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各岗位之间的相互制约和监督,才能保证实现对货币资金业务涉及的业务岗位不相容。

(三)完善货币资金授权审批制度。事业单位在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的过程中,建立严格的货币资金授权的审批制度。对授权审批方式、审批程序、审批责任等做出明确规定和提出相应的要求。在业务办理工作中,不能超出授权的范围。在普通的情况下,对一般经济业务的问题进行一般授权。而对于大额的以及重要的货币资金支付业务,要实行集体的决策和集体审批。财务人员可以拒绝办理超越审批权限的货币资金业务。所有的资金审批业务都要有审批人的书面签字。加强授权审批管理,为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活动提供保障。

(四)提升财务人员专业素质。财务人员综合素质的高低,决定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好坏。首先,要加强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的培养,工作中履行职责,增强责任意识,提高法律意识,加强自身的修养教育;其次,加强对财务人员专业技能的提升和业务学习,鼓励财务人员继续提升专业技术能力,定期加强职业培训,更新会计知识,并提高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五)加强外部监督力度。采取多项措施加强监督。强化内部审计,强调内部审计的全面性和独立性。提高内审的地位,如定期对货币资金的业务進行内部的审计。对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进行绩效考核,提升对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实施效果的认识,对存在的缺陷提出整改建议,提出对策,监督、落实并形成常态化管理。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在货币资金业务活动中存在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健全、不相容岗位分离的问题突出、货币资金授权审批不完善、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外部监督力度不够等问题,所以必须建立健全事业单位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贯彻实施不相容岗位分离控制,完善货币资金授权审批制度,提升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加强外部监督力度等,这样才能推动事业单位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健康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刘会娜.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风险的治理[J].经营与管理,2015.5.

[2]方芳.我国全面深化改革中加强事业单位货币资金内部控制[J].财经界,2017.4.

[3]肖建华.单位货币资金内部会计控制若干问题研究[J].今日财富,2017.4.

[4]王立德.浅谈对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J].北方经济,2007.11.

[5]潘立慧.对烟草企业实施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思考[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5.6.

猜你喜欢

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浅析货币资金审计的关键控制点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