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外宣英译者身份的动态重叠
2018-01-13黄雪梅梁庆福
黄雪梅++梁庆福
关键词:民俗外宣英译;译者身份;跨文化传播;译者主体性;民俗文化翻译
摘要:民俗外宣英译者作为翻译行为的主体,兼具文本诠释者、民俗研究者、文化协调者和话语重构者的身份,这些身份呈现动态的重叠态势。在译者身份的交替转变和动态重叠作用下,译者在不同翻译阶段体现出各异或相似的主体意识和翻译行为,对民俗跨文化传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民俗外宣英译者身份的探讨,可以为民俗英译者主体性的研究以及译者的定位提供实证素材,有利于更好地厘清民俗文化翻译实践的本质,把握译者行为及其翻译选择。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474(2017)06-0039-06
The Dynamic Overlapping Identities of Folk Culture Translators
HUANG Xuemei, LIANG Qingfu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Education, Foshan University, Foshan 528000, China)
Key words: publicityoriented translation of folk culture; translators identities;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translator subjectivity; folk culture translation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publicityoriented translation of folk customs, the ChineseEnglish translator serves as text interpreter, folklore researcher, cultural mediator and discourse reconstructor, thus constructing dynamic overlapping identities. With such identities the translator can display subjectivity awareness and conduct different translation acts in different stages of translation, which are significant in folk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It is indicated that the discussion on the translators identities can provide the study of subjectivity and positioning of translators with empirical examples, and helps to understand better the essence of folk culture translation to deal with translation acts and make wise choices in translation.
一、引言
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并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布和演变,是传承和积累文化创作成果的一种重要方式。民俗传承和传播的途径多样,翻译为其中之一。翻译“是文化产品及其所传达的价值观的传播技术之一,是民俗研究实际操作中的一个必须步骤”〔1〕。通过外宣翻译,民族独特的、本土色彩鲜明的民俗文化魅力得以展示,民俗文化影响力得以扩大。而作为翻译行为主体的译者,则可通过对民俗文化的解读、翻译策略的选择以及目的语的呈现等翻译行为反映出他们的主体意识及其文化身份。本文拟以民俗外宣英译实践为例,探讨民俗文化英译者的重叠身份以及这种身份重叠的动态性,为民俗英译者主体性的研究以及译者的定位提供实证素材,有利于更好地厘清民俗外宣英译实践的本质,把握译者行为及其翻译选择。
二、民俗外宣英译者的多重身份
翻译“体现一個读者(指译者)对文本的诠释,是涉及多个阶段的重读和重写的创造性过程的最终产品”〔2〕。也就是说,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构建着多重身份,他们可以是读者、改写者,也可以是创作者。译者身份的确定或定位受制于翻译的社会因素与具体环境,不同的翻译实践显示不同的译者身份。就民俗外宣英译而言,在解读民俗文化信息、诠释民俗文化意义以及传递民俗文化价值观过程中,民俗英译者兼具着文本诠释者、民俗研究者、文化协调者和话语重构者的多重身份,这些身份呈现多元的、重叠的特征,在具体翻译行为中有不同程度的凸显。
(一)文本诠释者
译者在跨文化传意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作为原作的读者,译者的首要任务是理解原作,并能把原作文本向他揭示的事情用语言表达出来让读者看懂。解释以理解为前提,只有译者能理解原作者意图以及作者在文本中设计和制造的意义,他才能有效地传递原文信息。正如伽达默尔所言:“翻译者的任务绝不仅仅是把原文所说的照搬过来,而是把自身置入原文的意向中,这样才能把原文中所说的意思保存在翻译者的意向中。”〔3〕这体现了译者的译者兼读者的关系以及译者作为文本诠释者的身份。Eco曾指出:“翻译并不侧重两种语言的比较,而是关注两种不同语言中两个文本的诠释。”〔2〕译者的文本诠释涉及其文化认知水平、社会背景、知识结构及自身的体验和主见,因此译者对文本的诠释程度直接影响着文化传播效果。民俗英译者如果无法发现原文中隐藏的联系,对文本中的逻辑关系解读不当,就会影响其对源文本中民俗信息的诠释和传递。
例1佛山是“南国陶都”,制陶工艺源远流长,有700多年历史,自古有“石湾瓦,甲天下”的美誉。endprint
原译:Foshan is named as “Ceramic Capital in South China” with over 700 years history of ceramics making.The city has enjoyed the reputation of “Ceramics from Shiwan,the Best under the Sun” ever since ancient times. 〔4〕
根据原文上下文脈络仔细推敲,我们发现,原文叙述重点是佛山制陶工艺悠久的历史和陶瓷产品的优良品质,因此句子的主干应该是制陶工艺的源远流长,而不是“南国陶都”的称号。其次,“石湾瓦,甲天下”指石湾制陶工艺誉满天下、产品品质优良,而译文“The city has enjoyed the reputation”意为佛山享有这一美誉,这显然不符合原文逻辑。在英译时,应将“制陶工艺自古有‘石湾瓦,甲天下的美誉”这层隐含的逻辑关系显性化。此外,译文按照汉语顺序逐句翻译,缺乏恰当的衔接成分,不符合英文以形表意、逻辑严谨的行文习惯。针对这些问题,可以改译为:Foshan,the Ceramic Capital in South China,has a history of over 700 years of ceramics making which has enjoyed a reputation of “Ceramics from Shiwan,the Best under the Sun” ever since ancient times.
例1的改译通过还原源文本的逻辑结构,显示了译者的文本诠释者身份。在进行民俗译介时,民俗外宣英译者只有领悟了原文中的民俗文化涵义,才能根据语境准确解读原文的民俗文化信息,并根据读者需求作出顺应性翻译选择,从而准确地传递我们的民俗文化。
(二)民俗研究者
民俗研究是一种保持文化持续性和异质性的手段。同一语言的不同时期对族群历史文化的不断诠释和创新属于语内翻译,它使民俗文化繁衍不息。而不同语言之间的民俗文化传播则为语际翻译,它使文化异质性和民族独特性得以保持。因此,有学者提出,“所有的民俗研究就都可以被理解为一种翻译行为”〔1〕。按照这个观点,民俗研究者即为译者。反过来,民俗英译者也应是民俗研究者,因为他/她要谙熟相关文化的民俗知识,通晓民俗产生、发展、演变、传承规律及其结构、功能和性质等,熟知民俗文本的“体裁规约”(Genre conventions),才能通过不同语言传递源文本中的民俗特色和文化价值观。
例2佛山是“南国红豆”粤剧的发源地。诞生了粤剧艺人的代称——“红船子弟”和粤剧最早的戏行组织——琼花会馆。
原译:Foshan is the birthplace of Canton Opera—merited as Red Bean in South China.Foshan is home to “artists in the red boat”(referred to the Canton opera artists)and Qionghua Hall(the earliest Canton Opera organization).〔4〕
该译文没有准确完整地传递原文中蕴含的民俗信息,导致了译者的民俗研究者身份被忽视。民俗英译者不同于普通译者,他/她肩负着介绍和传播民俗文化的重任。在进行民俗文化译介时,译者不仅要把握民俗翻译本质的要求,还要了解民俗文化的渊源和实情,并通过各种策略把独特的民俗文化传递给读者。在本例中,原文陈述了粤剧的历史及习俗。明代珠三角民间演戏习俗盛行,嘉靖年间,佛山创建戏班艺伶排演的戏行会馆琼花宫,又称琼花会馆。当时民间盛行演神功戏,各戏班以船代步下乡演戏谢神祈福。嘉庆十八年(1814年),云台师巡抚江西,始创红船于滕王阁下,粤伶仿此红船作交通工具,故粤剧艺人又称“红船子弟”。原文包含了很多史料和民俗,因此,在翻译时,译文应增补相关的民俗背景知识,改译为Cantonese Opera,known as Red Beans of South China,originated in Foshan which is home to “red boat followers”(a previous name for the troupes of Cantonese Opera with red boats as transportation)and where Qionghua Assembly Hall,the earliest organization of Cantonese Opera,came into being.
例2改译后原文中的民俗信息得到了准确而清晰的表达。“红船子弟”处理为“red boat followers”比“artists(画家,艺术家,能手)in the red boat”更能准确地表达“戏班中的习艺人员”的含义,因为“followers”意为追随者、爱好者。此外,译文对“红船”的来源进行了补充说明,消除了目的语读者对异域文化的疑惑。通过话语重构的译文不仅还原了民俗的本源,也凸显了译者的民俗研究者身份。
由此可见,民俗外宣英译者不仅仅是译者,还应是民俗研究者。译者只有了解民俗,研究民俗,民俗文化翻译才能准确,才能得心应手。对于民俗文化中独特的文化现象,译者有必要增加一些适当的背景解释。“这种背景解释不仅能提高对外宣传的效果,将准确的信息传递给不太了解中国的受众,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中国的国际形象,使他们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消除偏见与误解。”〔5〕
(三)文化协调者
在跨文化传播中,译者常被比喻为“文化交流的使者”。皮姆在《论译者的伦理》中提出,译者与其说是“文化交流的使者”,不如说是翻译这种跨文化交际活动的“协调者”,是居住在交互文化空间里的“混血儿”〔6〕。根据《现代汉语辞典》(第6版),使者指的是奉使命办事的人(现多指外交人员),在文化交流中,使者代表并从属于某一种文化,而“译者扮演的角色,是在两种语言文化之间进行协商、调停,在源文本与目标语读者之间搭建交流的平台,使两者之间的对话成为可能”〔7〕。准确地说,译者应该是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信息传递和交流的协商者,是站在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的交叉点上的文化协调者或文化搭桥人,并不从属于某一种文化。“译者的这种文化归属是由译者的迁移性决定的,译者熟谙两种语言文化这一事实决定了译者在主观层面和社会层面上向源语文化及目的语文化之间的中间位置移动”〔8〕。民俗译者的文化协调者身份的缺失会导致民俗文化产品及其所传达的价值观无法传播,使民俗研究和文化翻译失去意义。endprint
例3在南方,人们喜欢在元宵节这天吃年糕。年糕是民间常见的食物,用米粉蒸制而成。
年糕的意思就是“年年高”,比喻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一年比一年有所提高。此外,有的地方在元宵节这一天,要吃一种大麦做成的饼,取名“大团圆”的含义。
原译:In the south of China, people are fond of eating the rice cake which is a kind of common food steamed with rice flour.It signifies “to be promoted every year”,which means that people make improvement in work and life year by year. Moreover, people in some places will eat a kind of barley pancake, which is named after the meaning of a happy reunion. 〔9〕
該译文描述了元宵节的饮食习俗,但没有恰如其分地传递这一习俗的文化内涵。首先, “年糕”没有被作为一个特定的文化概念在译文中呈现,致使其所蕴含的文化象征意义被淡化甚至被消失。其次,译文缺乏认知语境的构建,没有明示“年糕”与“年年高升”的文化涵义之间的联系,这不仅给读者造成了理解障碍,也使原文中隐含的文化内涵在译文中无法得到清晰再现。可以说,译者作为文化协调者的身份在这里没有得到凸显。文化协调意味着在“不同语言与文化群体之间搭建不可或缺的桥梁”(an indispensable bridgebuilder) 〔7〕。也就是说,在民俗文化交流中,译者应努力为源语作者和目的语读者构建可交流的空间,尽可能地为读者提供更多的民俗文化信息。一方面,译者应该使读者清楚地了解“吃年糕”的习俗。例如,On the Lantern Festival, the 15th of the first month of the lunar calendar, people in the south of China are fond of eating Nian Gao, known as New Year Cake, a kind of glutinous cake steamed with rice flour.另一方面,译者应把“年糕”的文化象征意义表达出来,使读者领会“吃年糕”这一习俗所蕴含的文化涵义。年糕又称“粘粘糕”,与“年年高”谐音,寓意“年年高升”,表达人们希望工作步步高升、生活像芝麻开花节节高的美好愿望。在翻译时,译者应把这些重要文化意义一一呈现出来。例如, Nian Gao, also called Nian Nian Gao, which is a homonym for “to be promoted every year” or “higher each year” (Nian Nian Gao Sheng)in Chinese, symbolizes progress and promotion at work and in daily life and improvement in life year by year. 同样地,译者也应帮助读者在“大麦饼”和“团圆”的文化涵义之间建立相应的认知联想。例如,Moreover, people in some places will eat a kind of barley pancake, the round shape of which symbolizes a happy reunion.
分析表明,翻译作为文化传播的途径,译者的翻译选择折射出其文化意识、文化立场及文化态度。作为民俗文化传播的纽带,民俗外宣英译者必须是一个始终居于跨文化空间、处于文化交汇点的文化协调者,他/她不仅要在不同文化之间进行协商、调停,还要在原文和译文、源语作者和目的语读者之间建立一种对话式的共在关系,才能确保民俗文化意义的再生,从而实现民俗文化价值的传递。
(四) 话语重构者
翻译不是对原文的简单复制和模仿,“更确切地说,翻译是一种深思熟虑的、有意的选择、组合、构造和制造行为,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说是弄虚作假,拒绝信息,伪造和创建密码的行为。译者就像具有创造力的作家和政客一样,以这样的方式,参与了这些强大的行动,来创造知识,塑造文化”〔10〕。这个观点反映了翻译作为创新力量以及译者在改变权力话语中所起作用的一种批判意识。译者之所以能够改变权力话语,缘于其对文本的摆布和操纵。“从定义上说,(翻译)是一种文本的操纵形式,是用另一种语言为具有不同期望的新读者重写文本”〔2〕。译者既是原文的解构者也是新文本的创造者,他/她需要根据不同翻译语境解构源文本,根据读者需求和译语表达习惯作出各种翻译选择,通过重构话语传递原文信息。对文本的重写或改写反映出译者的话语重构者角色,这时译者可以是亦作亦编亦改写的多种身份交替的话语重构者。就民俗外宣英译而言,译者的话语重构者身份是文本诠释者、民俗研究者和文化协调者身份的最终体现,它决定着文本的最终翻译质量。
例4传说,龙舟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受冤跳江而死的贤臣屈原。赛龙舟比赛古已有之,西汉时期的典籍《淮南子》中记载:“龙舟鹢首,浮吹以娱”,描绘了当时人们划着龙舟,在水上奏乐、游玩的情景。
原译:The dragon boat race is held every year in memory of Qu Yuan, the patriotic minister during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The historical records of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already documented how people enjoyed the music and festivity while riding on the dragon boat. 〔11〕endprint
该则译文对译者的话语重构者身份有清晰的体现。为达到预期的对外传播效果,在翻译时译者对原文信息予以了概括整合,将典籍记载来源和引用内容全部删除不译,既避免了生涩堆砌的表达,又为读者提供了龙舟民俗的相关信息和丰富的想象空间。此时译者作为编者的话语重构者身份得到了最大化体现。在翻译中对原文进行调整或改写,对文本内容进行“适当重写”是可行的,它体现的是译者的批评意识和创造性。然而,在意义转换过程中,译者应尽量忠实于原语文化,紧扣原语文本意义,传达作者意图,为读者提供足量的民俗文化信息。例如,屈原跳江是端午节传说的起源,译文只用the patriotic minister 一词带过,信息量明显不足。此外,译文没有标识“战国时期”的具体时间,读者无从得知龙舟赛民俗的历史年限。如果增补或重写相关信息,如“to commemorate the death of Qu Yuan, an honest minister and patriotic poet, who is said to have committed suicide by drowning himself into a river (during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475-221 BC))” (《北京周报》),那么,这一民俗的来源表述就更为清晰,译者的民俗研究者和文化协调者身份也因此更为突显。
概述之,翻译是译者通过创造性实现艺术再造、审美交际和文化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译者构建着多元身份,在不同因素的影响下,这些身份在翻译过程中会有不同程度的体现。
三、民俗英译者身份重叠的动态性
上述分析表明,译者作为翻译活动的实践主体,兼具多重身份,就如同个人拥有多个不同社会角色一样。译者身份受制于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源语文本、源文化、目标文化、读者、翻译动机和目的、翻译规范以及翻译的文化和时空环境等。因此,在具体的翻译行为中,译者“不会以一种抽象、静态的身份出现,而会把抽象、静态的身份因素消融在具体的、动态的、与不同社会因素和环境密切互动的角色身份之中”〔7〕。也就是说,在不同功能文本类型的翻译中,译者的多重身份并非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环境因素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例如,在文学翻译中,“理想译者应如庞德那样,属于可写性翻译的译者,兼具着读者、学者、批评家、思想家和作家的身份特征”〔12〕。在民俗外宣英译中,译者是文本诠释者、民俗研究者、文化协调者和话语重构者。这些身份呈现重叠状态,处于此起彼伏的动态变化之中,在具体翻译行为中有不同程度的凸显。例如,如果“文本诠释者”身份不突出,对源语文本解读不到位,那么“民俗研究者”或“文化协调者”的民俗文化补偿或复原任务就很艰巨,“话语重构者”的工作量就會随之增大。
例5社火是一种中国民间传统庆祝活动。它起源于中国上古祭祀活动,与远古时期的图腾崇拜和原始歌舞有一定的渊源关系。“社”指土地神,“火”有红火热闹的意思。
原译:She Huo is a series of traditional celebration activities originated from rituals of totem worships and dancing. She refers to the god of earth and Huo means bustling celebration. 〔11〕
“社火”作为最古老的风俗,来源于古代对土地与火的崇拜,是远古时期巫术和图腾崇拜的产物。“社”为土地之神,“火”即火祖,是传说中的火神,能驱邪避难。“社火”是祈禳性祭祀活动,通过崇拜社神、歌舞祭祀,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驱鬼逐疫。译文表达了“社火”这一民俗活动的性质(一项源于图腾崇拜的庆祝活动),译者的文本诠释者和民俗研究者身份有所体现,但文化协调者身份没有得到显现,至少没有得到充分显现,因为译文没有传达出“社火”中对“社”与“火”的崇拜所隐含的文化涵义、功能及其独特的文化特色。作为以传递民俗文化信息为主要目的、注重信息传递效果的实用翻译形式,民俗文化外宣英译应照顾受众的认知状况,准确传递原文信息,尽量把“社火”这一民俗的祭祀祈福文化传达出来。如:
She Huo is a sort of folk art performance of traditional celebration that can be traced back to primitive sacrificial activities to pray to the Gods for good harvest and fortune. It originated from rituals of totem worships and ancient music and dances. “She” refers to the God of Earth, and “Huo”, originally the God of Fire, literally meaning fire, signifies flourishing and lively celebrations.
毫无疑问,此时译者作为话语重构者,其承担的工作量比原译者大得多。
例6元宵节这一天,中国人会食用传统美食元宵。吃元宵寓意家庭团圆、和睦。寄托了人们消灾祛祸、平安吉祥等美好愿望的张灯结彩、舞龙和舞狮活动也是元宵节的重要习俗。
原译:Having glutinous rice dumplings(also pronounced Yuanxiao in Chinese)at the family gathering is a tradition of the festival symbolizing family reunion and happiness. Lantern decorations, lion and dragon dances are also major customs of the festival showing peoples wishes to repel misfortune and enjoy peace and good fortune. 〔11〕endprint
从例6可以看出,民俗外宣英译是译者多重身份相互作用的结果。文本诠释者、民俗研究者、文化协调者和话语重构者身份的动态叠加,成就了民俗英译者的身份——一个作为沟通民俗文化纽带的积极协商者和执行者。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涉及的文本诠释、翻译策略选择、文化意识介入、文化身份构建等翻译行为体现出译者的主体意识以及译者身份的多重性。不过译者的多重身份会受翻译中各种社会因素与环境的制约,会随社会环境因素的改变而有所变化,因而在翻译时有些身份会比另外一些身份更为突出。正是译者身份的这种交替转变和动态重叠,源语文化中的民俗信息才能在目的语文化中得以准确到位地展现和传递,民俗才得以展示其独特的文化魅力,从而焕发出蓬勃发展的活力。
四、结语
译者站在双方交际动态过程中的中心位置,在源语作者和目的语接受者之间起中介作用。作为翻译行为的主体,译者身份并非简单的、静态的单一构成,而是重叠的、动态的多元构建。就民俗外宣英译而言,译者兼具文本诠释者、民俗研究者、文化协调者和话语重构者身份,他/她不仅是破译源语文本结构和原文内涵的文本诠释者,是通晓源语民俗文化的研究者,是对文化高度敏感且善于在不同文化之间进行调适的文化协调者,还是亦作亦编亦改写的话语重构者。在译者身份的动态重叠作用下,译者在不同的翻译阶段体现出各异或相似的主体意识和翻译行为,对民俗文化传播起着重要的作用。
对民俗外宣英译者身份进行探讨,可以为民俗英译者主体性研究以及民俗译者的准确定位提供实证素材,有助于我们反思民俗英译者的素养构成、理想民俗译者的必备先决条件以及譯者责任,有利于民俗翻译工作者更好地厘清民俗外宣翻译实践的本质,明确民俗翻译目的,把握译者行为及其翻译选择,并在民俗文化交流中发挥出积极的桥梁作用。
参考文献:〔1〕
利·哈林.民俗研究与翻译研究〔J〕.杨柳,译,张举文,校.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31-35.
〔2〕Bassnett,S.Translation〔M〕.London:Routledge,2014:106-107.
〔3〕曾文雄.哲学维度的中西翻译学比较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178.
〔4〕佛山市政府办公室.中国佛山〔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3.
〔5〕张健.外宣翻译导论〔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3:149.
〔6〕刘云虹.译者伦理:身份、选择、责任——皮姆《论译者的伦理》解读〔J〕.中国翻译,2014,(5):18-23.
〔7〕谭载喜.译者比喻与译者身份〔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117-123.
〔8〕王莉娜.析翻译伦理的四种模式〔J〕.外语研究,2008,(6):84-88.
〔9〕董强.中国民俗文化丛书——节庆卷:汉英对照〔M〕.沈寅卓,译.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3:7.
〔10〕Tymoczko M.,Gentzler E.Translation and Power〔M〕.Amherst/Boston: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2002:xviii.
〔11〕闫东东.中国灯彩:汉英对照(中国红)〔M〕.合肥:黄山书社,2013:44,93.
〔12〕顾明栋.论理想译者的多重身份——以庞德的翻译实践为例〔J〕.翻译论坛,2016,(1):5-11.
(责任编辑:杨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