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8名在校临床医学专业大学生气质考察与研究
2018-01-13龙兰
龙兰
【摘 要】目的:考察大学生气质与临床工作的相互关系。方法:运用气质问卷调查表对408名学生进行了测查。结果:属于单一气质的学生有219人,多血质108人,胆汁质10人,粘液质72人,抑郁质29人,其余为两种或三种气质的混合。结论:该校大部分大学生的气质对以后要从事的临床工作是有利的,对于气质特点中不利于临床工作的方面,在工作中应注意;个别大学生气质的某些特点须特别注意在临床工作加以调控。
【关键词】临床医学;气质考察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在取样方面,主要把随机取样和方便取样相结合,在四川某高校抽取被试421名大专生,均为临床医学专业大二的学生,收回有效问卷408份,男生为:182人,女生为:226人,年龄均在19~22岁之间,无身心障碍。所有被试均自愿参加实验。
(二)测试工具
采用人民卫生出版社高职高专2014年版《医学心理学》教材附录199页的气质问卷调查表。共60道题目。分别测量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的表现程度。采用5级评分标准,某方面气质分数越高,说明该方面气质越明显或典型,反之则相反。
(三)研究程序
1.主试与测试:笔者担任每个班的主试,以班为单位,进行测试。每个班统一指导语,统一要求。
2.问卷筛选:对所收集的问卷进行初步整理,剔除无效问卷。
二、研究结果
408份有效问卷中,属于单一气质的学生有219人,混合气质189人。
(一)大学生单一气质总体分布情况
单一气质以多血质与粘液质为主,其次为抑郁质,人数最少的为胆汁质。
(二)大学生混合气质分布情况
三、讨论
(一)现代心理学中,气质指表现在人们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的典型的、稳定的动力特征。是指心理活动发生时力量的强弱、变化的快慢和均衡的程度,以及心理活动的指向性等特点。如情绪反应的强弱、言行反应的快慢、心理活动倾向于外部事物还是内心世界等。这些特征为个体的心理和行为染上了一种独特的色彩,如有的人性情暴躁,容易发火;有的人遇事沉着,不动声色;有的人活泼好动,能说会道;有的人则多愁善感,胆小怕事。这些行为表现就是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脾气”。传统上把气质分成多血质、黏液质、胆汁质和抑郁质四种类型。
(二)从结果可以看出,408名临床医学大专生中,单一气质以多血质与粘液质为主,其次为抑郁质,人数最少的为胆汁质。这与以后从事临床工作事有积极意义的。
(三)每一种气质对于做医生来说,都有积极面。具体来说,多血质的特点主要有热情、健谈、灵活等,这是有利于以后的临床工作的,特别是在处理医患关系时,能较快地建立与患者以及家属的关系,让患者感到亲切、温暖,这是有积极意义;粘液质的特点主要为沉着、耐心、有条理、坚持性较强等,这些特点有助于获得患者的信任感,增加患者的安全感,能身体力行地安抚患者方面,这些是有利于以后的临床工作的;胆汁质的医生精力充沛,果敢、敢于承担责任,反应迅速、行动敏捷,会让患者很快产生一种可靠的感觉;抑郁质的医生感受性很强,在熟悉的环境下表现很安静,他们具有高度情绪易感性,情绪体验方式少,但体验深刻、强烈而持久且不显露,这种特点会对患者很耐心,善于控制情绪。
(四)同样的,每一种气质对于做医生来说,也有消极面。比如典型的多血质注意力易转移,兴趣易变换,这对于以后的临床工作,比如手术等特别需要集中注意力时,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典型的粘液质沉默寡言,情绪不易外露,注意难转移,会给人以呆板、固执的印象,患者可能会觉得这样的医生是好医生,但不知变通;典型的胆汁质情绪易冲动,心境变化剧烈,情绪不太稳定,这些特点容易引发医患冲突,甚至导致医疗事故;典型的抑郁质孤僻,行动迟缓,在医患沟通中,有可能出现沟通不畅、误解,患者通常会觉得这样的医生冷淡甚至冷漠,这也是引发医患纠纷的诱因。
(五)从结果中来看,接近一半的学生是混合气质,每一种气质混合都可能。混合气质有可能兼具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气质的特点,这就应该分析哪些特点对以后的临床工作有利,那些不利。以多血质和粘液质为例,如果是既有多血质的热情和亲和力,又有粘液质的冷静、沉着,这样的人从事医学工作,堪称完美。但是如果是既有多血质的注意力难以坚持的特点,又有粘液质固执的特点,这样的特质对以后从事临床工作有诸多消极面。所以混合气质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一种混合气质——四種气质的混合应特别引起重视,这种混合气质不多见。如果测试的结果是四种气质的分数都在10分以下,那么问题不大。但是如果四种气质的分数都是20分以上甚至是25分以上,这就要引起高度重视。因为这种气质有一个特点是行为和情绪均表现出不稳定性,这对于从事临床工作是很不利的。
(六)通过对临床医学专业的大学生进行这样的气质测评,可以帮助他们更客观地、有意识地了解自己的心理。认识到自己的气质对以后从事临床工作,有积极面,增强他们的信心,不要妄自菲薄;同时,也有消极面,不能盲目乐观,要有意识地对自己那些对以后临床工作不利的方面加以认知与调控。同时提醒学生:气质并不是成为好医生的决定因素,每一种气质都可以成为好医生,只是“好”的各有特色。
【参考文献】
[1]侯再金.医学心理学.3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