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医学名词现状及发展分析
2018-01-13杨威
杨威
科技名词是人类科学知识在语言中的结晶,它伴随科学技术而生,是科技交流和知识传播的载体,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中起着重要作用。科技名词的统一和规范化标志着一个国家科技发展的水平,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科学技术的基础性工作,是实现科技现代化的一项系统性的工程。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是经国务院授权,代表国家审定、公布科技名词的权威性机构。经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名词具有权威性和约束力,全国各科研、教学、生产经营以及新闻出版等单位应遵照使用。
医学名词是科技名词中的重要分支,医学名词的规范化对促进我国医学事业的进步和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医学名词的规范和统一对我国医学科研、教学和学术交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医学名词的审定工作是我国医学科学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医学名词的规范、统一以及推广应用应该成为我国医学界的共识,尤其随着我国医学事业的不断发展,医学科技的进步和普及以及国际医学交流的更加广泛和深入,我们自己的医学名词术语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就显得更加迫切,也更具有现实意义。
我国医学名词审定工作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的指导下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与其他学科的名词审定工作进度比较尚有差距,并且也没有建立和形成医学名词术语体系。国内医学名词术语标准化存在缺乏整体规划、标准体系不完善、权威术语标准数量不足、术语标准化执行和推广不力、更新不及时等问题。
其实我国医学名词审定工作起步并不晚——1916年2月12日由中华医学会、中国博医会、中华民国医药学会、江苏省教育会的代表共同组成医学名词审查会(1918年扩充改组为“科学名词审查会”,与会团体最多时增至20个),同年8月7—14日,医学名词审查会召开第一次大会[1]。但一百年来发展缓慢,期间虽受时局影响较大,但不可否认的是,现今我国医学名词术语标准化建设与国际医学术语标准化建设水平相去甚远;如果不从现在做起,奋起直追,那么差距只会越来越大。进行医学名词术语标准化体系建设不仅是继承百年前老一辈未竟的事业,而且我国医改、新农合的开展等都需要医药卫生领域整体的术语标准化推广和配合;尤其医学名词的规范统一是现代医学发展、医学交流、医学教育、医学科普的基础,是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特殊价值、现实意义的。
1 我国医学名词术语亟待规范和统一
根据临床常用的《常用临床医学名词》和《中国疾病诊断规范术语集》,对两个名词术语库的结构、诊断条目进行了详细的比对,利用技术手段仔细核对,发现存在诸多问题:
1.1 将两个数据库的术语进行匹配
将《常用临床医学名词》和《中国疾病诊断规范术语集》进行正反两个方向比对,详细结果见表1。《常用临床医学名词》中与《中国疾病诊断规范术语集》相同的诊断条目有8 529条,占33.78%(相对应的《中国疾病诊断规范术语集》诊断条目为8 297条,空格232行)。《常用临床医学名词》中与《中国疾病诊断规范术语集》相似的诊断条目有7 946条,占31.47%(相对应的《中国疾病诊断规范术语集》诊断条目为3 763条,形成多对1的形式)。两者独有的分别为8 772条和18 119条,融合后总计43 366条。
表1 两个数据库匹配结果(n,%)
1.2 两个数据库匹配结果
通过融合,30个专业在医学名词原有基础之上,增加了两部分,一部分来自于术语集独有的内容,另一部分来自于名词更新修订增加的内容。详细结果见表2。
表2 两个数据库匹配结果(n)
1.3 各专业名词分布
融合后,各专业疾病诊断条目数、症状体征、手术操作、临床检查数详见表3。
表3 各专业条目数(n)
表4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批准公布医学名词
从以上表对比中可以看出,《常用临床医学名词》和《中国疾病诊断规范术语集》两个常用名词术语集相互之间差异明显,亟待规范与统一。
1.4 国家已正式公布部分学科的医学名词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组织专家开展医学名词的编写和审定工作,在广大医学专家的共同努力下已完成了18个医学学科的名词审定工作并公布(详见表4),并且还有更多学科已经启动编写和审定程序,这将极大地推动我国医学名词工作的进展。
2 医学名词工作现状
我国医学名词审定工作相对滞后,对临床疾病诊断工作的规范化指导有待进一步提升。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代表国家公布的医学名词是为卫生行业指导临床的标准,医学名词在正式发布之前广泛征集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对已颁布的医学名词进行推广应用和跟踪研究,发挥卫生行业标准的主渠道作用;避免社会各界误读、误解,正本清源。
医学术语的规范化是提高疾病分类质量的重要环节。国际上,欧美等国家都非常重视医学名词术语标准化建设,很多学术组织积极从事医学术语、编码标准和标准化体系的研究制定、批准发布和推广活动。国外医学术语标准和术语集主要包括《医学系统命名法—临床术语》(SNOMED-CT)、《医学主题词表》(MeSH)、《国际医学术语》(IMT)、《国际疾病分类与代码》(ICD-10)、《全球医疗设备命名》(GMDN)、《一体化医学语言系统》(UMLS)等。我国医学术语标准化建设主要由相关组织和机构引进大量国际标准进行翻译和本地化研究,出版了《中文医学主题词表》、构建《中文一体化医学语言系统》(CUMLS)等[2]。
在全国科技名词委的大力推动和支持下,我国医学名词的审定工作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机遇期,除已公布的18个专业,还有18个专业正在积极开展医学名词的编写和审定工作,另外计划在2020年以前再完成32个专业的医学名词审定工作,预计“十三五”期间基本完成我国主要医学学科的名词审定工作。
3 医学名词工作遇到的问题
医学名词对于推动我国医学科技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基础性和支撑性作用,医学名词还是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和按病种付费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医学名词审定工作在我们国家的医改中也将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3]。
医学名词是科学技术名词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医学名词的规范和统一对我国医学科技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我国医学科技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许多学科领域已接近或达到国际前沿水平,并且医学学科之间交叉融合的趋势越来越显著,也产生了很多新概念、新名词;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医学名词的规范和统一以及宣传推广应用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医学名词审定工作经过之前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占到了全国科技名词已审定学科数量的最大占比。但是通过回顾总结各个医学专科历年来的审定工作情况,我们也发现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有主观性的也有客观性的,并且已经形成阻力影响到了医学名词审定工作的继续推进。例如:(1)很多学科零基础,尤其一些新兴学科,医学名词积累尚未丰满。(2)很多学科编审人员队伍薄弱,医学名词的编审既需要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又需要具有深厚的编审功力。(3)很多学科经费支持不足。(4)一些学科内容复杂繁复,尤其一些交叉学科,医学名词涉及面广,牵扯多个专业,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精力、人力、物力。
4 推动医学名词审定工作
医学名词是卫生行业标准之一,必须推广应用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指导临床,实现价值。医学名词的推广应用是规范化的必由之路。对于从事医学科技工作者来说,必须把医学名词搞清楚,才能真正理解医学名词的含义。使医学名词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服务于除了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推行,临床一线和基层人员的思想认识的提升将发挥更大作用,日常工作中推广使用标准化的医学名词术语,统一沟通交流工具,提升业务标准化水平,保护个人权益,避免纠纷等[4]。
通过对我国医学名词术语标准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性研究,初步建立科学实用的医学名词审定知识框架和概念体系以及标准工作流程,在此基础上将医学名词审定工作全面推进,并进一步研究形成我国医学名词术语体系;医学名词审定原则和方法的确定也将标志着我国医学术语命名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根据新形势的需要,充分利用全国科技名词委的优势资源,并且改变以前大量引进国际标准进行翻译的做法,特别注重本地化研究,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医学名词命名的统一规范和模式;为今后医学名词工作开展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医学名词术语标准化以及推广应用将有力推动医学国际交流的规范化、有利于推动医院间和地区间的诊疗结果互认、有利于培养高水平的医学人才、有利于加强行业协作。
《医学系统命名法—临床术语》(SNOMED-CT)、《医学主题词表》(MeSH)、《国际疾病分类与代码》(ICD-10)是当今世界上医学名词术语体系建立较完善的几个范例。医学名词工作也要与国际接轨,我国的医学名词得到国际互认具有实际意义。现代医学的名词基本都是按照西方定义翻译而来,我国的医学名词在定名时不但要注意对国际新概念新名词的引进消化吸收,更要注意中国博大精深的语言文化的特殊性,保证医学名词具有的我国特有的含义,不能全面照搬。
医学各学科间有很多交叉,医学名词难免会有重复或者近似,因此需要注意交叉学科间的协调,维护医学名词的统一性、规范性、准确性。
医学名词工作还应与时俱进,新技术新名词不管涌现,需要不断关注和补充新名词,让医学名词工作不单是医学事业发展的基础,更要真正成为医学工作的助手。
[1] 刘青. 科技名词审定工作方法概要[C].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名词审定工作参考资料. 2008:18-25.
[2] 钱庆,吴思竹. 国外医学术语标准化发展对我国的启示[J]. 医学信息学杂志,2013,34(5):42-46.
[3] 胡章程. 医学名词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J]. 编辑学报,2007,19(6):419-420.
[4] 曹馨宇,郭玉峰,虞雪云,等. SNOMED CT运行管理机制及对中医临床术语管理方式的启示[J]. 中国科技术语,2016,18(5):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