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例慢性荨麻疹穴位埋线治疗临床中医护理体会
2018-01-13王柳
王 柳
(吉林省白城市中医院,吉林 白城 13700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法选取我院慢性荨麻疹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12~65岁,平均年龄40岁,病史4个月~12年。临床表现及分型。临床上患者表现常为迁延不愈,痛痒剧烈,病情严重时会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的日常生活。根据中医辩证分型,风热犯表型12例,风寒束表型8例,气血两虚型5例,胃肠湿热型5例。
1.2 治疗方法
采用穴位埋线针的方法,自制2厘米长的羊肠线数根,采用注射器和镊子等器具。具体操作方法是,取穴位后,病人采取俯卧位,在选用穴位处用龙胆紫进行标记,对于患者皮肤采用常规消毒方法进行常规消毒。进针点用2%利多卡因进行注射麻醉,然后将消毒好的羊肠线放入埋线针针管内,快速垂直刺入患者皮下,将针刺入患者的穴内,待患者出现针感后,医护人员临床上边推针芯边退针管,这样就可以将羊肠线埋入患者皮下组织与肌肉之间,线头不能露出患者皮肤,医护人员可以对针孔消毒后对患者进行外敷创可贴。临床上可以1个月进行治疗1次,根据情况连续治疗3次。
2 中医护理
2.1 一般护理
医护人员要随时保持患者病房内环境的清洁,注意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定时清理床铺,注意打扫卫生,尽量避免扬尘而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如果天气变冷则要注意保暖,不要进行忽冷忽热的刺激,临床上此病患者一般都是由于过敏原因导致,因此对于发病患者则不要食用鱼虾等海鲜类易过敏的食物,如果有条件则可以考虑进行过敏原的检测。这样一来就可以对症下药,医护人员也要告诉患者不能乱抓挠痒痒,不能乱服药物,患者埋药后要加强埋线针眼的护理,告知患者保持局部清洁和干燥,以预防患者进一步的感染。
2.2 中医心理护理
我国传统医学对心里活动变化与过敏性疾病之间的关系早有论述怒喜思忧恐都与人的情绪有关系。情致为病,情绪会影响到患者的相关脏腑,通过间接地通过气与火的作用而导致患者的病情加重。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医护人员可以通过患者的心里活动规律和变化情况,用最佳的心理护理措施去影响患者及其家属的情绪,改善病人的心理活动,用良好的心情去战胜患者的疾病,这样一来就能够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同时,由于慢性荨麻疹患者临床上会出现病情反复无常,心情烦躁抑郁,往往还会伴随痛苦焦虑,常常会导致肝郁气滞等情况。因此,医护人员要耐心地与患者通过和风细雨的语言进行交谈,进一步解释此种病发生的原因以及治疗中应当注意的事项,如实地回答患者提出的各种疑问,尽量让病人打消其顾虑与不安等情绪,鼓励患者战胜疾病,使患者气机通畅,阴阳调和,如此才能使患者疾病迅速治愈。这样一来穴位埋线治疗具有一定的价值,也会减轻患者痛苦,消除患者恐惧心理,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2.3 临床分型护理
医护人员根据荨麻疹患者发病机理不同,可以分不同的护理措施。风寒型荨麻疹患者宜采用有规律的饮食起居和生活习惯进行临床护理,再配以姜汤等祛湿祛风寒。
3 结 果
荨麻疹中医一般称之为“瘾疹”,是皮肤科的一种常见病,现代医学认为,其病因与有机体对于某些物质过敏反应有关,传统医学不仅对其有好的治疗经验,而且也有丰富的护理知识,其主要体现一是整体进行护理,重视患者人体自身的统一性、完整性以及与外界的相关之间的关系,注重和谐共生,天人和一,认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要顺应自然,人体各个组成部分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因此,医护人员不仅要护理患者的病,而且还要护理好患者的整体,比如说患者的心里以及外部环境,以实现良好的环境,促进患者的病情好转。二是要进行辩证措护,即将祖国传统医学的四诊法(望、闻、问、切)中所收集到的材料,通过医护人员的综合分析,进一步辨别清楚患者疾病产生的原因,疾病的部位以及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判断和总结。实践证明,良好的护理可以有效地防止和治疗荨麻疹的复发,有利于患者及时得到康复。
4 讨 论
慢性荨麻疹通过临床的精心护理,通过辩证措护,确定相应的护理方法,对护理的效果进行临床检验,根据荨麻疹的不同类型,安排不同的护理措施,因人、因时、因地进行护理。实践结果表明,通过穴位埋线方法治疗慢性荨麻疹加上中医护理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减少患者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