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基本经验

2018-01-13

关键词:社会科学人文马克思主义

(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院,湖南长沙,410081)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深入,我国人文社会科学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广大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在党的领导下,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熔铸人类优秀文化的理论精华,立足和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不断开拓进取,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人文社会科学各个领域的研究,无论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有极大的拓展,推出了大量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队伍日益壮大,涌现了一批领军人才和拔尖人才。人文社会科学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彰显,受到党和人民的高度重视,等等。这些都把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和新的水平。回顾四十年所走过的道路,广大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满怀豪情,决心立时代潮头,通古今变化,发思想先声,以积极进取的姿态,潜心研究的科学成果,回应时代的挑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当然我们也应当看到,四十年来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还有不少短板,例如各学科发展不够平衡,对现实问题研究的穿透力和引导力还有待进一步增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评价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还存在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等种种问题。但是,我们同时也要看到,科学研究从来没有平坦的道路,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也只能在不断探索、不断开拓中前进。使命在肩,我们没有理由在已经取得的成绩面前沾沾自喜,我们更没有理由在遇到的困难面前止步不前。总结经验,再接再厉,克服困难,迎难前进,这是当代中国有作为的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应有的历史担当。为此,认真地反思、科学地总结四十来年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基本经验,是十分重要的。

第一,要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特别是要继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思想体系,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固有的理论品格,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没有过时,也不会过时,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始终是指导我们前进的明灯。历史和现实反复地证明,那种背离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的错误作法,只会导致思想错误,实践挫败,给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造成巨大的损失。在当前思想和价值多元化的形势下,我们尤其要警惕那种把马克思主义边缘化,或者把马克思主义歪曲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错误倾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典范,是马克思主义创造性的发展,是当代鲜活的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就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特别是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证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推动马克思主义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和新的境界。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坚持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它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繁荣指明了方向。习近平同志《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是指导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和繁荣的纲领性文献,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应该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和坚决贯彻。试想,我们的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如果不能自觉地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我们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就难免不会误入歧途,成为“狐鸿哀鸣”。

第二,要继续坚持中国人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自信是创新的精神基础和主体前提,可以说没有自信就不可能有创新。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也是如此。我们生活在一个创新的时代,更需要增强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我们的民族创造了五千年延绵不断的灿烂文明,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自信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底色。只是到了近代,由于封建制度的腐朽,外来列强的侵略,我们才落后了,降落到了挨打和备受屈辱的地步,因而一部分人产生了一种“文化自虐”“文化自残”的扭曲心理。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民族才彻底摆脱了积贫积弱的状况,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民族的独立、国家的富强,使我们民族昂首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特别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们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奇迹,一跃而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里,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克服残余的“文化自虐”“文化自残”的病态心理,充满自信地迎接新的时代挑战。尽管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里,有一些学科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还不能完全适应现实发展的要求,但是我们应该充满自信地建构具有中国智慧、中国特色、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的人文社会科学在各个学科领域里的理论体系、话语体系、实践体系和传播体系,以回应一些人所提出的我国经济虽然上去了,但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还缺乏国际交流和对话的底气的责难。在这里,我们必须认真贯彻我们党提出的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方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担当起我们应尽的历史责任。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历程就是这样启示我们的。

第三,要继续坚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最高价值目标,聚焦于现实生活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来开展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与建构。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这是被人类文明发展史所反复证明了的。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历史经验也说明: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只要离开了实践的需要,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一旦脱离了实践,就会失去动力,无所作为,甚至误入歧途。所谓为学术而学术,为艺术而艺术,说到底只是一种自欺欺人之谈。绝不能把学术标准、艺术标准和实践标准对立起来,这也是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的要以问题为导向原则的真义所在。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举旗帜,聚人心,育新人,兴文化,树形象”的论断,科学地概括了当代我国社会实践的需要,它是我们发展和繁荣人文社会科学的历史使命,也是我们发展和繁荣人文社会科学的正确方向和不竭动力。作为一个有幸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人,我们必须倾听实践的呼声,体认人民的需要,把我们的聪明才智聚焦于在社会实践中所涌现出的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提供智力资源和理论支持。这一点在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尤为重要。那种急功近利的浮躁之风,那种只讲功利,甚至把自己的工作和研究当作商品待价而沽、唯利是图的错误倾向,既是对人文社会科学的亵渎,也是对自己的不尊重,这种庸人的哲学是不可能有所作为的。

第四,要继续拓展我们的文化视域,坚持开放性的思维取向,跻身于世界性的文化交流,努力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我们生活在一个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各种不同质的文化的碰撞和交流是无法回避的,反映在国内,文化价值的多元化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在这里,我们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必须拓展文化视域,坚持开放性的思维取向,既不能抱残守缺,拒人于国门之外,也不能盲目跟风,拾人牙慧。我们讲要增强文化自信,其中就包含着要有坚定的文化定力、尊重文化发展规律的应有之义。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胜利,就是始终坚持走自己道路的原则的胜利。因此,我们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方针。对于有利于我们的文化建设,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和文化因子,我们要批判地吸收和认真借鉴;对于西方文化霸权、文化侵蚀的东西,要坚决抵制,努力提高人们的文化免疫力。同样,对于国内由于多元化所造成的文化冲突,要认真贯彻党的“在尊重差异中达成价值共识,在包容多样中实现道德认同”的方针。社会主义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繁荣不能搞“独白”,要避免话语霸权,倡导“对话”“交流”的交往理性,努力实现价值共识和价值多元的辩证统一,实现人们思想的自主和社会引导的互动协调,使我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繁荣建立在继承性和时代性、民族性和世界性相统一的基础之上。

习近平同志指出,当代中国是一个需要思想、需要理论的时代,也是一个能够产生先进思想、先进理论的时代。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把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规律和机遇,用自己的坚守和努力,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繁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社会科学人文马克思主义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喜报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