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超低出生体重儿合并喂养不耐受的护理
2018-01-13吴珊珊
吴珊珊 史 欢 刘 兰
低出生体重儿是指出生时体质量<2 500 g,出生体质量在1 000~1 500 g之间为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质量<1 000 g的为超低出生体重儿。随着围产医学技术的提高,早产儿的出生率和存活率越来越高。而早产儿由于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吸吮、吞咽反应弱,胃肠道功能差,极易发生喂养不耐受,使患儿体质量增长缓慢,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其家庭负担。合理的喂养、尽快建立早产儿胃肠功能、保证充足均衡的营养是早产儿健康成长的基础,也是救治早产儿的关键环节之一。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超低出生体重儿合并喂养不耐受的护理总结如下。
1 病例简介
患儿母亲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首次怀孕,双胎妊娠。2017年12月25日13∶08患儿于我院顺产出生,出生时胎龄28+1周,体质量960 g,羊水清,脐带无异常,生后Apgar评分3~5分,呼吸稍急促,伴呻吟吐沫,以“早产儿,超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收入我科,入院后给予气管插管内滴入固尔苏120 mg,拔除气管插管,给予呼吸机持续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模式辅助通气,于1月30日停止使用呼吸机改为浓度为21%的鼻管吸氧,2月2日停止鼻导管吸氧。患儿于12月27日开始予以母乳微量喂养1 mL/6h,1月19日奶量加至17 mL/3h时开始反复出现吃奶时伴血氧饱和度下降及腹胀,余奶的现象,1月20日更改奶量至12 mL/3h,于1月21日给予患儿每天2次的口腔运动干预,每次喂奶时实施间歇喂养,每日2次的新生儿抚触,每次喂奶后半小时予以患儿俯卧位,促进其肠蠕动,加强胃排空。1月31日,给予患儿益生菌口服,维持肠道微生态稳定。患儿于2018年2月15日顺利出院,出院时体质量为1.95 kg,完全奶瓶喂养,奶量加至27 mL/次 ,每3 h喂养1次。
2 护理
2.1 环境管理
病房温度保持在22~24℃,湿度保持在55%~65%。入院时患儿温箱内湿度控制在85%左右,以减少患儿的不显性失水量,之后根据患儿的体质量和日龄逐步下降至60%。根据患儿的出生胎龄,体质量和日龄调节温箱温度,使患儿处于最舒适的温度中,保证患儿保持最低的新陈代谢率和耗氧量。安装声音分贝仪,医护人员说话、走路、开关门、操作轻柔,环境声音强度低于50分贝,暂时性增强不超过70分贝,NICU里面设备仪器产生的噪音不超过40分贝[1]。所有治疗及护理集中进行,减少对患儿的刺激。采用温箱罩,减少光线对患儿的刺激,保证患儿的充足睡眠。
2.2 预防感染
患儿备有专用的干纸巾、湿纸巾及薄膜手套,医护人员认真执行手卫生,接触患儿前戴专用的薄膜手套,操作完毕后丢弃手套并洗手。温箱、输液泵、监护仪及周边所有物体的物表均由护理人员每日2次使用伽马消毒巾擦拭,温箱每7天进行1次彻底消毒。地面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抹布湿式擦拭,2次/d。病房空气每6小时进行空气负离子消毒,每次30 min。病房每日通风2次,每次半小时。
2.3 母乳喂养
母乳是早产儿最好的食物。母乳中的消化酶、生长因子和激素,对婴儿不成熟的胃肠功能有益[2],而且母乳中特有的抗感染、免疫调节因子及益生菌能增强患儿的免疫力,减少新生儿坏死性肠小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NEC)的发病率,减少胃潴留,提高喂养效率。但是母乳热量偏低,不能满足此类患儿的生长需要,因此每餐奶加适量的母乳强化剂来予以补充。开奶前,对患儿家属进行母乳采集、储存、运输的培训,并对患儿家属送至科室的母乳进行细菌培养,全部合格方可用于患儿。
2.4 喂养方式选择
对患儿进行口腔运动功能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选择胃内管饲间歇重力法[3]进行患儿喂养,即依靠重力使母乳液缓慢流入胃内,与胃内消化酶充分混匀,利于患儿消化吸收,保证喂奶速度奶量的恒定,减少胃食管返流。每次喂奶前回抽胃管,观察残奶量、颜色及性状,若残奶量增加则减慢加奶速度;若颜色性状异常及时调整喂养方案。
2.5 口腔运动干预
采用新生儿口腔运动评估量表(neonatal oral motor assessment scale,NOMAS)[4]每3天行1次口腔运动功能评估。根据吕天婵等[5]修正的口腔运动干预方案于每天8∶00-18∶00进行2次口腔运动干预。每次在喂奶前15~30 min进行,包括12 min的口腔按摩刺激和3 min非营养性吸吮(non-nutritive sucking, NNS)。口腔按摩通过对患儿的口唇、面颊、牙龈、舌、软腭、硬腭等的按摩刺激,提高其面颊与舌的运动范围和能力,改善患儿口腔吸吮能力,尽早实现完全奶瓶喂养。根据每次口腔运动功能评估结果对口腔按摩刺激的部位、时间予以调整,但总时间不超过12 min。NNS通过刺激患儿感觉神经,促进吸吮-吞咽及消化功能的成熟,刺激胃肠动力,加速胃排空和大便的排出。缩短从管饲喂养到完全奶瓶喂养的时间,减少胃食管返流的现象,减轻患儿的喂养不耐受[6]。
2.6 体位的管理
模拟子宫,建立“鸟巢”[7],确保患儿的头处于中线位,使患儿有边界感,增加其安全感,维持患儿生命体征的稳定。每次喂完奶后先让患儿侧卧位30 min,然后给予俯卧位[8],头肩部抬高,促进奶汁消化,促进胃排空,减少胃残留量,减少胃食管的返流。俯卧位期间,严密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以免发生窒息导致死亡。
2.7 新生儿抚触
新生儿抚触可以促进患儿的神经发育,增强胃泌素和胰岛素的分泌,促进食物的吸收和利用,加快胃肠蠕动,促进大便的排出,减少腹胀的现象。喂奶后30 min,由专业人士分别对患儿的头面部、胸腹部、四肢及背部进行抚触[9],2次/d。在操作过程中,注意抚触的力度,如果出现患儿哭闹,呼吸加快,立即停止抚触,待患儿平稳后再继续。
2.8 益生菌的使用
给予患儿培菲康105 mg口服,每日2次。双歧杆菌可以促进肠道正常菌群的建立,促进患儿消化和吸收,降低患儿的喂养不耐受和NEC的发病率[10]。
2.9 喂养不耐受的观察
在患儿开始喂养时,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皮肤颜色,观察患儿有无呕吐、腹胀、便血等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给予相应的处理。观察患儿的残奶量,及时反馈给医生,根据患儿的消化情况及时调整奶量,减轻患儿的喂养不耐受,预防NEC的发生。
3 小结
随着NICU的监护和救治技术越来越先进,越来越多的早产儿存活下来。喂养不耐受是所有早产儿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我们在密切观察患儿的同时,加强环境、消毒隔离的管理;建立健全的母乳喂养制度;给予合适的喂养方式;给予口腔运动干预;加强体位的管理和益生菌的正确使用,出院前给予正确的喂养宣教,出院后做好随诊的工作,发现喂养不耐受时及时给予干预,可以有效降低NEC的发病率,促进患儿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