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中国慈善伦理研究的成就与问题

2018-01-13李晴晴

关键词:伦理慈善建构

李晴晴

(安徽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安徽 芜湖 241000)

慈善及其伦理问题是当代中国伦理学研究的诸多热点和难点之一, 而且在伦理学中逐渐成长为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 在学界的研究成果日渐丰硕的同时, 适时梳理这些研究成果, 总结其中的成败得失问题, 对于我们在学术上开展深入研究, 在实践中回应现实关切是极为必要的。

1 慈善及其伦理研究的源起和背景

“慈善”一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早已有之, 古人对“慈善”一词主要进行分开理解、 使用。 “慈”的内涵较为丰富, 主要指父母对子女的爱, 也指子女对父母的赡养。 “善”主要是相对于“恶”而言的, 有人与人之间互助友爱之意。[1]上述古人对“慈” “善”的理解有一定的区别, 但在现代社会中两者意义不断趋同, 两者都有仁慈、 善良及具有同情心之意。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慈善”与儒家的仁爱文化密不可分。 谈及儒家仁爱文化, 孔子的思想体系是以“仁”为中心建构的, 主要包括“泛爱众” “惠民” “均贫富”等内容。 “泛爱众”要求我们不仅要爱我们自己的亲人, 而且要爱其他社会成员; “惠民”是对统治者而言的, 这一思想要求统治者所做的一切要直接为百姓, 尤其是穷苦大众谋利益; “均贫富”从本质上讲, 是为了缩小贫富差距, 维护封建统治者的统治, 其虽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 但这一思想中扶贫济困的怜悯心态是不能被抹杀的。 孔子以“仁”为中心的思想体系为中国传统慈善文化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础。 孟子的“四端”说也蕴含着丰富的慈善伦理思想。 孟子认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看见贫困的大众、 落难的孺子, 我们不会弃之不顾。 作为儒家仁爱文化主要代表的孔孟思想, 蕴含着丰富的慈善思想, 这些慈善思想被不断传承, 对当代中国慈善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除了儒家的仁爱文化, 佛教的慈悲观、 因果报应说和道家的尊道贵德的思想也都对中国慈善伦理的发展具有深远且积极的影响。

慈善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古已有之, 西方亦然, 但与中国不同的是, 西方国家大都属于宗教国家, 其慈善思想与宗教教义密切相关。 在西方, 人们主要信奉基督教, 其慈善思想主要来源于人们对宗教教义的言传身教。 基督教的教义主要包括博爱、 普世、 救赎等思想, 如《旧约》中提到的“爱人如己”, 强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像善待自己一样善待别人, 要始终将扶贫济困作为自己天经地义的义务; 倡导“原罪”说, 提倡救赎观念等。 以上这些教义培养了西方人博爱、 谦卑等价值观, 蕴含着丰富的慈善思想。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思想史中, 慈善都有深厚的思想根基。 但就慈善思想本身来说, 它属于道德问题的范畴, 其约束力主要在于人自身, 是否践行慈善思想完全靠自身道德水平的约束。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作为道德问题的慈善, 在其发展践行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的乱象, 如诚信问题、 慈善主体道德自觉与动机问题、 公平公正问题等, 这些问题的出现使慈善思想的发展面临诸多困境, 这就引起了学术界对慈善问题的关注, 从而加大力度对与慈善相关的问题进行研究, 并取得丰硕成果。

2 慈善伦理研究的主要成就

2.1 关于慈善及其相关概念的界定问题

要想认识和解决慈善领域存在的问题, 我们必须首先厘清与慈善相关的基本概念。 学术界对与慈善相关的基本概念作了诸多论述, 代表性观点如下所示:

其一, 周中之认为, 慈善是人们通过自愿捐赠物品和提供行为帮助等各种形式, 帮助弱势群体的道德实践活动, 本质上是伦理的。关于慈善伦理, 他认为其主要包括慈善伦理意识、 慈善伦理关系、 慈善伦理行为等内容, 他还将慈善伦理与德育相联系, 认为慈善伦理是德育的重要内容。[2]

其二, 汪志真认为, “慈善”是将时间和产品转移给与自己毫无关联的个人或组织。 通过对“慈善”概念的界定, 其认为慈善伦理是调整慈善活动中行为主体与客体之间关系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总和, 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们的道德心理、 道德行为等的综合体现。[1]

其三, 代小芳借助贝克尔的观点对“慈善”进行定义, 认为“慈善”是将时间或产品转移给与自己没有利益关系的个人或组织。 慈善伦理是建立在“慈善”基础上并经过抽象的概念, 是在慈善活动中调节慈善行为主客体之间关系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总和。[3]

其四, 张亚月认为, “慈善”是一种最典型的道德现象, 慈善行为是一种典型的利他行为,是人们心目中最能体现道德精神的一种行为方式。 在当代社会, “慈善”有其特定内涵, 它是指将好处和利益施加给与自己没有关系的陌生人, 是一种无私奉献。 关于慈善伦理, 作者从描述伦理学、 规范伦理学、 应用伦理学三个层面对慈善伦理进行实然、 应然和应用三个层面的把握, 实现对慈善伦理的更加全面的理解。[4]

纵观学术界对于“慈善”概念的界定, 大多数学者认同贝克尔的“慈善”定义, 认为“慈善”是将利益好处无偿转移给与自己无关的陌生人, 具有明显的无偿性。 尽管学术界对“慈善”定义表述不一, 但都将其纳入到道德范畴, 这已形成一种基本共识。 关于慈善伦理的界定, 大多数学者认为慈善伦理是调节慈善活动中主客体之间各种关系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总和, 但学术界对慈善伦理的概念研究也存在多种角度, 如德育角度、 伦理学类型角度等等, 不断形成对慈善伦理的更全面的认识。

2.2 中国慈善伦理的发展困境

“慈善”本为道德问题, 主要靠内在约束力制约, 慈善困境的出现引起学术界对它的广泛关注, 众多学者不断展开对“慈善” “慈善伦理”等相关问题的研究。 那么慈善伦理发展究竟有哪些困境, 如何应对这些困境, 学术界的代表性观点如下所示:

其一, 周中之认为, 慈善伦理面临的困境实质上来源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 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冲突。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造成的慈善伦理的困境是慈善组织很难在“熟人社会”中获得发展的土壤, 慈善机构的作用被不断弱化。 中西方文化的冲突也使中国慈善伦理发展陷入困境: 施助者与受助者之间矛盾冲突不断, 受助者人格受到压抑, 缺乏感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因此, 想要走出慈善伦理困境, 我们要具有时代眼光和国际视野, 要不断赋予慈善伦理以时代特征, 积极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慈善文化, 不断促进我国慈善伦理的发展。[5]

其二, 王银春认为, 当代中国慈善伦理面临三大困境: 慈善精神滞后、 慈善本义形而上追问、 慈善组织公信力危机。 面临这三大困境, 我们应该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慈善价值观体系, 甄别中西方慈善文化中的消极成分, 同时推进传统向现代的不断转化, 培养公民的慈善意识等, 只有这样才足以应对我国慈善伦理面临的三大困境。[6]

其三, 汪愿愿认为, 我国慈善伦理面临如下困境: 公民的慈善意识滞后并且现代意识薄弱、 因对慈善含义的不同理解造成我们认识和行为上的偏离、 慈善事业中出现诚信问题及公信力危机。 面对这些问题, 要想使我国慈善伦理走出困境, 我们必须要不断剖析当代中国慈善的伦理基础、 特点及价值追求等, 从而提出中国慈善伦理重新建构的相关策略, 挽救中国慈善于危机之中, 促进中国慈善思想的更好发展。[7]

关于我国慈善伦理困境的论述, 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出发, 因而表述不一, 但深入来看, 实有相通之处。 综观学术界研究成果, 学者们普遍认为如下因素使我国慈善伦理发展陷入困境: 首先, 诚信问题及公信力危机; 其次, 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影响下形成的“熟人社会” “人情社会”等也造成我国公民慈善意识薄弱, 使慈善伦理发展受阻; 最后, 中西方文化的冲突也是使我国慈善伦理发展陷入困境的关键因素。 面对我国慈善伦理发展困境, 学者们普遍认为我们应该不断培养公民的慈善意识, 加强对慈善伦理的制度约束, 在中西方的比较视野中, 积极吸收西方慈善伦理的先进经验, 弥补中国慈善伦理发展的不足, 从而促进我国慈善伦理的长足发展。

2.3 慈善伦理教育研究

慈善伦理的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的困境, 要想走出困境, 提高公民的慈善意识十分重要, 因此, 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加强公民的慈善伦理教育。 关于如何更好地开展慈善伦理教育, 学者们提出诸多见解, 代表性观点如下所示:

其一, 周中之将慈善伦理教育与德育相结合, 认为慈善伦理教育是德育的新内容, 慈善伦理教育能够提升我们的道德追求和社会责任感, 提升我们的道德境界, 其对社会整体尤其是青少年群体具有显著的积极意义。[2]

其二, 张亚月认为, 公民意识与慈善伦理具有天然的亲缘性和逻辑上的深刻联系, 只有增强公民意识, 才能够不断培养人们的共同体意识, 而共同体意识是慈善伦理最基础的理据。 因此, 公民意识教育能够使人们更加自觉地践行慈善伦理, 使其深入人心, 从而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慈善氛围, 使更多的人去践行慈善, 从而达到慈善伦理教育的良好目的。[4]

其三, 闫坤和朱俊立认为, 通过对慈善事业具有经济效益性的分析, 提出慈善事业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我们要将其与市场经济紧密结合, 从而总结出我们可以利用市场经济来发展慈善伦理教育。[8]

其四, 童远忠通过分析慈善文化与和谐社会关系, 提出相关发展慈善文化的建议, 如设定“慈善日”等, 认为大力发展慈善文化是促进慈善伦理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9]

总的来说, 学术界普遍认为慈善伦理教育不是孤立存在的, 我们不能仅仅孤立地进行慈善伦理教育, 而应将其与其他方面的教育, 如德育、 公民意识教育等相结合, 从而更好地培养公民的道德意识、 社会责任感、 共同体意识等, 使人们更加自觉地践行慈善。

2.4 慈善伦理建构研究

如何建构慈善伦理对慈善伦理的发展方向及其在社会中的效力等有重大影响, 因此建构慈善伦理势在必行,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及理论价值。 基于建构慈善伦理的重要性, 学术界纷纷提出慈善伦理建构的相关策略, 代表性观点如下所示:

其一, 周中之认为, 慈善伦理的理论建构应该分版块和课题进行, 我们要从慈善伦理基本问题、 慈善伦理与传统文化及慈善伦理与现代公民教育等方面入手, 去认识慈善行为、 慈善活动、 慈善组织等, 这种版块式的理论建构方式为慈善伦理的具体理论建构指明了方向。[5]

其二, 任平认为, 关于中国慈善伦理的建构应该从三个视角: 传统视角、 全球视角和现实视角进行。 他强调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慈善观并与时俱进, 吸收西方慈善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从而真正促进具有中国特色的慈善伦理的建构。[10]

其三, 姚俭建认为, 要对当代中国慈善伦理进行现代性建构, 需要实现慈善伦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 实现从偏袒无序向公正有序、 人际信任向制度信任、 操作模糊向机制透明三个层面上的转变, 需要我们在制度和实践创新方面不断作出努力。[11]

关于慈善伦理的建构问题, 学者们普遍认为我们要逐渐实现慈善伦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 积极在中西文化的比较视野中, 吸收西方慈善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避免其不足之处, 建构有中国特色的慈善伦理。 除了上述关于慈善伦理建构的代表性观点之外, 有的学者也较为注重慈善伦理发展中的组织制度建设问题、 注重慈善相关理论在慈善伦理建构中的重要作用等。 无论如何, 学术界的这些观点都为慈善伦理的建构提供了正确的方向指导, 促进慈善伦理的不断发展。

除了上述对慈善伦理相关定义、 慈善伦理发展困境、 慈善伦理教育以及慈善伦理建构的研究之外, 也有学者从不同角度, 如经济学角度、 宗教学角度等, 对慈善伦理进行分析。 如邵龙宝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慈善伦理, 他认为中西财富观的差异造成中西慈善传统的差异, 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中西慈善伦理体系的构建应该相互借鉴, 不断吸收对方的积极成分; 谌娟从宗教学角度分析慈善伦理, 其认为道教慈善事业是我国慈善事业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从不同角度对我国慈善伦理的相关分析, 拓宽了我们的视野, 使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慈善伦理。

3 慈善伦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纵观学术界, 关于慈善伦理的相关研究成果是十分丰富的, 但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如学术界对慈善伦理的研究缺乏整体性的把握; 其研究涉及中西方慈善领域, 研究成果也十分丰富, 但缺少对当下中国伦理问题的系统把握。 总之, 这些关于慈善伦理的研究存在以下问题: 有世界眼光, 但缺乏整合性; 有具体性, 但缺少全面性; 有文化研究的视野宽广性, 但缺乏时效性。

针对上述慈善伦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认为, 在慈善伦理研究的过程中, 首先, 应该具有世界眼光, 学会把慈善伦理放在世界范围内去考察研究, 积极吸收借鉴世界智慧来发展中国的慈善伦理; 其次, 要注重将中国慈善伦理的发展与中国的具体国情、 世情相联系, 在应对慈善伦理问题时要具有中国情怀、 中国意识; 再次, 对慈善伦理的研究应该与时俱进, 使慈善伦理的研究成果具有时代特征。

3.1 慈善伦理应具有世界眼光

无论是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 还是在西方宗教文化中, 都蕴含着丰富的慈善伦理思想, 慈善伦理在中西方都普遍存在。 这样一种普遍存在并为人们所接受的现象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较为突出的问题, 如诚信问题、 公民慈善意识薄弱问题等。 为解决慈善伦理发展面临的诸多困境, 我们要坚持世界眼光, 借鉴西方经验, 吸取世界智慧。

作为建立在“上帝之爱”基础上的西方慈善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存在明显不同: 西方的慈善主要是通过慈善组织进行, 对感恩提倡不多; 而中国的慈善大部分是在“熟人”间进行, 由于中国的慈善活动中诚信状况欠佳, 人们往往更愿意“点对点”地进行救助, 这就带来了施助者与受助者之间的矛盾, 施助者往往希望通过对他人的帮助获取感恩和回报, 受助者在此过程中虽然得到了帮助, 但是却在人格上形成巨大压力。 通过中西方慈善文化的对比研究可知, 中国慈善产生这种现状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缺乏慈善组织这一中介, 从而导致施助者与受助者之间的尴尬局面; 西方慈善伦理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如西方的慈善制度建设。 中国要不断健全本国的慈善制度, 及时遏制慈善活动中的不诚信现状, 从而不断完善中国的慈善组织建设。

除了学习西方慈善制度建设外, 西方的慈善组织建设、 公民的慈善意识程度、 西方慈善组织中的监督力度等都值得中国慈善组织建设吸收和借鉴。 我们应该树立世界眼光, 吸收借鉴西方慈善伦理建设中的积极成分, 不断解决中国慈善伦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促进中国慈善伦理更加完善。

3.2 慈善伦理应具有中国情怀和中国意识

在发展慈善伦理的过程中, 中国要树立世界眼光、 吸取世界智慧, 但这种世界眼光应建立在了解中国国情、 世情的基础之上。 慈善文化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 儒家的仁爱文化、 佛教的慈悲观和道教的尊道贵德说等都蕴含着丰富的慈善文化。 中国传统的慈善文化的鲜明特点是对以宗法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仁爱文化的认同, 而这种仁爱文化又倡导“爱有差等”。 这种有差等的爱对中国几千年的慈善事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人们至今仍接受儒家“爱有差等”的慈善观念, 因此, 在中国社会中人们往往希望将财富留给自己的子孙后代, 人们的慈善热情往往不够, 慈善意识薄弱。 除此之外, 中国是一个“关系社会”, 人们更愿意将财富捐献给“熟人”, 并期望得到回报, 以上是中国慈善伦理的具体情况。

面对中国慈善伦理的背景及现实, 我们研究慈善伦理要从中国的具体实际出发, 要树立中国情怀、 中国意识, 提出真正适合中国国情的应对慈善伦理困境的相关策略; 要不断增强中国人的慈善意识, 减弱宗法血缘关系对中国慈善伦理发展的影响, 建立真正适合中国国情, 能为广大人民服务的慈善伦理。

3.3 慈善伦理应具有时代特征

在新时代, 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人民科学文化水平普遍提高。 但是, 在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中国却出现了严重的“道德滑坡”, “扶不扶”等问题成为人们的两难抉择, 道德冷漠现象在全社会普遍存在。 在道德问题频出的时期, 慈善领域的问题也屡见不鲜, 很多人从事慈善主要是为了获得荣誉、 权力等, 将慈善作为谋利的工具。

面对中国慈善领域的新情况, 我们应该对其进行积极的遏制和引导, 积极倡导无私奉献的慈善伦理观, 树立社会楷模, 使其发挥良好的社会价值。 面对带有功利色彩的慈善伦理观, 我们应给予宽容理解, 但同时要注意限度。 对于将慈善作为谋利工具的行为, 我们要坚决遏制, 避免不良社会风气的蔓延。 另外, 我们要积极弘扬和发展传统文化中慈善伦理的积极成分, 使当下变质的慈善回归其本义: 不求回报、 无私奉献、 助人为乐, 使慈善伦理既具有传统优秀品质, 又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总之, 中国的慈善伦理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 随着经济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 作为财富再分配的慈善在全社会的地位日益突出。 慈善伦理虽得到很大程度的重视, 但是关于慈善伦理的相关研究问题却层出不穷, 面对这些问题, 如果我们能够构架具有世界眼光、 中国情怀、 时代特征的慈善伦理研究的理论成果, 不仅能够推动中国慈善伦理乃至伦理学的基本理论的发展, 也能够对伦理学理论回应当下现实问题提供一个重要的理论支撑和指导。

[1] 汪志真. 慈善伦理及其在当代中国的重要价值[D]. 上海: 上海师范大学, 2008.

[2] 周中之. 慈善伦理教育:德育新的生长点[J]. 思想理论教育, 2011(17): 38-43.

[3] 代小芳. 慈善伦理教育研究[D]. 太原: 山西财经大学, 2011.

[4] 张亚月. 慈善伦理与公民意识培育[J]. 思想理论教育, 2012(1): 56-60.

[5] 周中之. 当代中国慈善伦理的理想与现实[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36(3): 12-18.

[6] 王银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慈善观建构的伦理反思[J]. 思想理论教育, 2011(9): 10-14.

[7] 汪愿愿.当代中国慈善伦理问题研究[D]. 曲阜: 曲阜师范大学, 2014.

[8] 闫坤, 朱俊立. 慈善事业在汶川地震中凸显力量的经济学思考[J]. 财会研究, 2008(20): 63-70.

[9] 童远忠. 论慈善文化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J]. 科学·经济·社会, 2009, 27(2): 53-56.

[10] 任平. 论马克思主义慈善观[J]. 学术研究, 2010(5): 9-15.

[11] 姚俭建. 慈善伦理现代性的构建与路径选择——兼析中国红十字会的系列困境[J].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15(4): 11-18.

猜你喜欢

伦理慈善建构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灵长类生物医学前沿探索中的伦理思考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慈善之路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慈善义卖
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
建构游戏玩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