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8年4月19—20日临夏州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

2018-01-12李宛彧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21期
关键词:临夏对流强对流

李宛彧

摘要 利用观测数据、卫星云图、雷达资料,分析了2018年4月19—20日出现在甘肃临夏地区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此次过程出现了冰雹及短时强降水,并造成了灾害。结果表明,低涡东移南压、从甘肃河西到甘南州的大范围中层切变、充足的水汽条件及前期较高的基础温度是触发本次强对流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强对流天气;环流形势分析;物理量场分析;甘肃临夏;2018年4月19—20日

中图分类号 P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21-0211-03

Analysis of Strong Convective Weather Process in Linxia Prefecture on 19-20 April,2018

LI Wan-yu

(Kangle Meteorological Bureau in Gansu Province,Kangle Gansu 731500)

Abstract Using observational data,satellite imagery and radar data,a strong convective weather process occurred in Linxia area in April 19-20,2018 was analyzed.During this process,hailstorms and short-term heavy rainfall occurred,which caused disasters at the same tim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ain reasons for this strong convection were as follows:low vortex eastward transfer south pressure,large-scale mid-range shear from the western Yellow River to Gannan Prefecture in Gansu Province,adequate water vapor conditions and higher initial temperature.

Kew words strong convective weather;circulation situation;physical quantity field;Linxia Gansu;19-20 April,2018

强对流天气是中小尺度天气系统,伴随有冰雹、龙卷、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等天气现象。临夏位于高原边坡地带,夏季强对流天气频发,而对流性天气具有局地性且生命史短暂,易在短时间内造成严重的灾害。因此,对临夏强对流天气发生的环流形势进行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孙继松等[1]从预报实践角度,讨论了不稳定的基本理论,抬升速度、辐合线与对流垂直运动的关系。李晓霞等[2]通过对甘肃省一次强对流天气模拟分析得出,能量螺旋度指数大值区对强对流天气有很好的表征作用,强对流出现时间较能量最大值出现时间滞后1~2 h。本文通过对临夏发生强对流的环流形势分析,探讨影响临夏强对流的原因。

1 天气实况

2018年4月19日临夏州出现强对流天气,和政县出现冰雹,直径为5 mm;东乡、永靖两站出现山洪;最大降水出现在永靖三条岘,为52.1 mm。其中,降水量大于30 mm的站点有16个,降水分布如图1所示。本次强对流天气造成的灾害严重,洪涝灾害导致临夏州东乡、永靖等2个县受灾,冲毁耕地、农房、道路、管道,冲走车辆,农作物受灾面积约为195 hm2,牲畜死亡120只,共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2 674万元。

2 环流形势分析

2.1 19日8:00環流形势

图2(a)为4月19日8:00 500 hPa高空图,贝加尔湖附近有宽广的的冷槽,其分裂的高原槽携带的较强冷空气已到达甘肃省中南部且温度槽落后于高度槽。临夏州处于槽前西南气流中,在其偏南部有暖中心存在,为对流发展提供了能量基础。图2(b)为700 hPa形势场,青海湖以东到甘肃省中部存在低值中心为299 gpm的冷涡,临夏地区位于冷涡底部,温度场中处于高陡的脊中。总体分析,冷涡底部强冷空气和暖湿气流的交汇、锋面强烈抬升是造成此次临夏地区产生强对流天气的主要原因。

2.2 19日20:00形势场

图3(a)为4月19日20:00 500 hPa形势场,新疆到甘肃西部的高空急流不断引导冷空气不断南下,高度槽和温度槽明显东移影响临夏地区。图3(b)为4月19日20:00 700 hPa形势场,冷涡南压,从甘肃河西经临夏到甘南州存在一支贯通南北的切变线,为大范围的强对流发生提供了动力条件。

2.3 地面实况场分析

19日8:00地面图(图4)显示,冷锋从张掖一直延展到甘南,临夏位于等压线密集带中995 hPa的热低压中心;20:00冷高压东移南压,控制临夏地区,全州出现大范围强降水。

2.4 卫星云图分析

FY卫星19日14:00红外云图(图5)上,甘肃酒泉到内蒙锋面云带发展东移,云系后边界整齐光滑,云系中有分散的强对流云生成,多个对流单体碰并增长;20:00形成强对流云团正好移到临夏地界,造成临夏地区短时强降水和冰雹的发生。

3 物理量场分析

3.1 水汽条件分析

强对流过程出现局地暴雨,大气中需含有大量的水汽[3],比湿能较好地体现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在临夏地区,4月700 hPa比湿Q≥6 g/kg时,表明水汽条件良好。19日20:00 700 hPa比湿资料分析,甘肃河东都处于Q≥6 g/kg的大湿区内,说明低层水汽供应十分充足,非常有利于大范围较强降水的产生。

3.2 探空资料分析

4月19日8:00榆中站探空资料分析(图6),0 ℃层高度在600 hPa附近,-20 ℃层在400 hPa附近,-20 ℃层与0 ℃层的高度适中,保证了过冷却水层的厚度,有利于冰雹生成。从高空风分析看,地面至500 hPa风向有顺转,有暖平流;500 hPa以上风向逆转,有冷平流,层结呈现上冷下暖状态,有利于对流发展[4-5]。

3.3 不稳定条件分析

低层水汽越充沛,K指数值越大,则层结越不稳定。K指数在20~35 ℃范围时,有局部的雷雨天气,4月19日8:00临夏K指数大于20 ℃,20:00 K指数继续增大到24~28 ℃之间,较高的K指数为此次强对流发展提供了不稳定条件[6-7]。

4 结论

分析结果表明,700 hPa冷涡南压、地面冷锋强烈抬升、充足的水汽条件、大范围贯通的切变线,是造成此次强对流天气出现短时强降水、冰雹并成灾的主要原因。

由榆中站探空资料分析可知,0 ℃和-20 ℃高度适中,有利于冰雹的生成,但对流有效位能较低,所以此次强对流天气只在局地出现冰雹。

通过强对流系统配置(图7)看出,此次过程为低槽型,这是临夏地区出现短时强降水和冰雹最常见的一种天气形势,短时强降水主要出现在低槽前部,低空急流左前方。

5 参考文献

[1] 孙继松,陶祖钰.强对流气分析与预报中的若干基本问题[J].气象,2012:38(2):164-173.

[2] 李晓霞,康凤琴,张铁军.甘肃一次强对流天气的数值模拟和分析[J].高原氣象,2007,26(5):1077-1085.

[3] 贾宏元,穆建华,孔维娜.2004年宁夏一次区域性大到暴雨的诊断分析[J].干旱气象,2005,23(2):24-29.

[4] 刘力源,杨亦萍,黄晓龙,等.浙江一次副高边缘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8,34(28):106-113.

[5] 张启美.2016年6月4—5日丽江市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8(16):187.

[6] 张有洋,谢文锋,陈美玲.2015年6月广东一次暖区强对流过程分析[J].广东气象,2018,40(3):24-28.

[7] 徐双柱,韦惠红.关于强对流天气预报的几点思考[J].暴雨灾害,2016,35(3):197-202.

猜你喜欢

临夏对流强对流
贺兰山沿山地区强对流潜势预报方法研究
福建2次不同类型强对流天气对比分析
浅析临夏金代王吉砖雕墓的部分精美砖雕
《临夏日山居》
浅议少数民族地区各类学校增设
JG/T221—2016铜管对流散热器
平板电视电源热设计研究
临夏花椒飘香
巧化糖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