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枞阳县农机化现状及发展对策

2018-01-12唐平李晓兵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21期
关键词:农机化发展对策现状

唐平 李晓兵

摘要 阐述了枞阳县农机化发展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具体包括规划发展适宜生产需求的农机具、加强信息化建设、加强技术培训、引进新技术和新装备、加强市场监督等方面内容,以期为枞阳县农机化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词 农机化;现状;发展对策;安徽枞阳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21-0156-01

农业机械是农业生产中的先进生产工具,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1]。发展农业机械化可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节本增效,促进规模化、集约化经营。2018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了“农业发展新四化”概念,对农机化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本文以安徽省枞阳县农机化为例,就其发展现状及对策展开探讨,以期为农机化发展提供参考。

1 现状

1.1 农机装备总量持续增加,装备结构进一步优化

截至2017年,全县农机总动力517 690 kW(统计口径修改后),同比增长2.3%。其中:大中型拖拉机1 115台,水稻插秧机533台,联合收割机499台,粮食谷物干燥机494台,同比分别增加12.20%、5.96%、11.63%、7.86%;拖拉机配套农具14 806台,水稻工厂化育秧设备95套。高性能复式作业机械、加工机械比重明显增加。

1.2 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稳步提高

全年实现机耕作业面积达到127 980 hm2,机播面积达到62 000 hm2,机收面积达到97 870 hm2,同比分别增长7.64%、4.64%、26.11%。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73.7%,同比增长0.70%。

1.3 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逐步增强

至2017年全县共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31家,其中省级、部级示范社分别为4、1个,农机维修服务专业合作社1家,拥有各类机具共约3 000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逾240台、联合收获机300台以上、水稻插秧机130台左右、育秧设备60套。服务模式不断创新,通过承包服务订单、一条龙作业、租赁、跨区作业等形式,提升了社会化程度,拓宽了服务领域。

1.4 先進适用农机新技术新机具得以推广

枞阳县常年农作物种植面积12.67万hm2,粮食总产达63.1万t[2]。水稻是第一大粮食作物,年种植面积8.53万hm2,年产量48万t[3],水稻相较于油菜、小麦劳动强度更大,全程机械化势在必行。截至2017年底,枞阳县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已达78%,其中耕整机、联合收割机已得到普遍应用,耕、收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97%、89%。水稻育插秧等机械化种植水平经过近几年重点推广,目前已达到58%,较2016年提高了20个百分点;机械直(穴)播技术进行了示范和推广;高效植保机械化技术如植保无人机和自走式喷杆喷雾机现场喷药作业的应用,实现了机械化统防统治;推广了油菜机械化直播技术,可一次性完成开沟、灭茬、旋耕、施肥、精量播种、覆盖等复式作业,减少了育苗、移栽、施肥等环节,并达到精量播种的效果。截至2017年底,枞阳县油菜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63%。

2 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机市场质量良莠不齐,技术不成熟、设计不合理、通用性差的产品在市场上大量存在,一方面造成适宜当地生产的农机品种少,可维护性差;另一方面带来了事故隐患。二是农机推广技术力量薄弱,执法监督力度不够,乡镇农机化工作难以有效开展。三是农机专业合作社规模偏小,智能化、多功能、自动化、复式作业机具少,用于粮食作物的机具多,运营能力有待提升,办公场所和田间道路、机库棚等基础设施差。四是信息化程度不高,对农机具运营、健康状况不能实时掌握;另外信息不对称,需求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资源没有得到合理利用。五是农机手的整体素质不高,安全意识不强,存在逾期脱检、拼装、改装和变型拖拉机以及驾驶人无证驾驶、酒后驾驶、超速驾驶、超载、违法载人等违法行为。六是售后服务不健全,农机维修网点设备、技术和人员等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3 对策

3.1 从国家层面进行规划,发展适宜生产需求的农机具

高效、可靠、舒适、通用、智能是未来农业机械的发展方向,应积极开发适合丘陵山区的小型机械,如微耕机、耕整机、割晒机、摘果机等[4-5]。合肥市已成功申报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枞阳县相关职能部门要结合这些契机,及时了解行业动态,与相关科研及生产厂家及时沟通,改进农机具质量,普及经常作业项目的农机,突破瓶颈项目,积极引进新型农机具并开展示范宣传工作,提高农机具配置比,加速农机的更新换代。

3.2 充分利用现有平台,加强信息化建设

在农业4.0时代,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科学化管理、精准化运行和数字化设计,有助于推动我国农机化事业科学、高效、绿色发展。积极利用“全国农机化生产信息服务平台”和基于手机移动终端的“农机直通车”系统(手机APP)及微信公众号,建立起农机生产领域立体化的政务服务系统,实现农机生产进度信息报送、统计、农机作业供需信息对接、跨区作业应急调度和农机合作社信息化管理等功能;开发农业版的网约车平台,多方搜集和发布农机作业市场供求信息,满足农机合作社、农机主、农机手等农机拥有者与种植户、经纪人等农机服务需求者之间的信息对接;鼓励农机手在“农机化生产应急调度平台”上登记位置信息,便于农机管理部门实时掌握辖区内跨区机具数量及位置情况,发布用机信息,实现应急调度;建立农机合作社信息化管理系统,帮助农机合作社实现订单、农机、人员的规范化管理[6]。

3.3 加强技术培训,增强安全意识

定期组织农机手轮训,聘请水平高、责任心强的技术人员授课;建立基于网络的远程专家诊断系统,实时解决农机操作、维修中出现的问题。

3.4 培育龙头农机合作社,加强市场监督

培育有竞争力的农机合作社,对现有的合作社进行整合和农机优化。加大对农机市场的监督与管理力度,切实提高农机具和配件的产品质量,减少无牌无证等违法事件发生。

3.5 积极引进新技术和新装备

农业现代化发展与农机智能化发展息息相关,远程电子检测技术装置、深松测试仪、无人机、自走式喷杆喷雾机、自动插秧机、智能化烘干设备、仓储智能化、精确平整土地的卫星定位加红外激光扫描等技术[7]已在各地进行了成功示范,可以根据县情进行引进。同时,适度加大非大宗粮食作物的机械化水平。

4 参考文献

[1] 李中华,王国占,齐飞. 农机化与设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思考[J].农机化研究,2012,34(12):249-252.

[2] 张丽.强化科技创新,促进农机化发展[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7(1):13.

[3] 徐龙宇.枞阳县水稻机械化直播栽培现状及发展前景预测[J]. 当代农机,2017(10):57-59.

[4] 张宗毅.2014年我国农机化发展形势分析[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4,35(1):1-7.

[5] 王忠群,梁建,曹光乔,等.科学适度发展南方丘陵山地农机化[J].中国农机化,2011,234(2):3-8.

[6] 彭彬.信息化技术在农机化生产领域的应用[J].农机质量与监督,2018(4):15-16.

[7] 吴小伟,陈新华,武文娟,等. 信息技术在农机技术推广中的应用[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3,33(5):217-223.

猜你喜欢

农机化发展对策现状
互联网技术在农机化技术推广中的实践和思考
创新开展山区特色农机化的路径研究
福建省森林旅游市场现状与发展对策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新形势下农机化推广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全国农业机械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