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夏玉米栽培技术

2018-01-12王新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21期
关键词:品种选择播种夏玉米

王新

摘要 为了使夏玉米获得丰收,保持粮食的稳定供给,本文介绍了夏玉米栽培技术,包括选择优良品种、做好小麦秸秆禁烧工作、适时播种、施好种肥、及时查苗补种、中耕锄草培垄、施肥浇水、隔行去雄、控旺防倒与病虫草害防治、及时收获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玉米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夏玉米;品种选择;播种;肥水管理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21-0021-01

玉米在我国种植面积广,而且是我国种植业发展的首要品类,适合个人种植及大规模种植。玉米不仅是营养丰富的粗粮,而且开始作为蔬菜逐步进入消费市场,深受人们的喜爱。安徽省是农业大省,玉米种植历史悠久,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因此,玉米的稳产丰产对于保证粮食的稳定供给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促使玉米种植业的稳定发展,提高种植户的经济效益,从选种、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种植的全过程对夏玉米栽培技术进行总结,旨在为夏玉米生产实践提供技术参考。

1 选择优良品种

现在农资经销部门多,推销的品种也多。按照界首市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文件要求,农技推广中心按分片区技术指导员的要求去购种,只要经营证件齐全的农资部门,品种适合当地的土壤和气候,产量高,抗病虫害、抗旱、抗涝能力强的品种都可以种植[1]。

2 做好小麦秸秆禁烧工作

麦茬的留茬高度不应超过10 cm。把麦茬保护好,对栽培夏玉米是非常有利的。因为麦茬可以起到保墒的作用,給土壤提供丰富的有机质,从而为出齐苗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播种前把碎麦秸拢好成行,并且留出播种行,以利于机械播种和人工播种。

3 适时播种

适时进行播种,夏季播种过早,容易遭受灰飞虱的侵害,感染粗缩病;播种过晚,光照时间短,光合作用制造的养分少,贪青晚熟,产量低。一般播种量为37.5 kg/hm2,采用机播耧播种或采用铁铳子、锄等工具做成深5~6 cm的沟,机播耧播种行距83 cm,株距23 cm。人工栽培有2种方式:一是宽窄行播种,宽行距93 cm、株距17 cm;二是等行距种植,行距67 cm、株距27 cm。也可以做成垄,垄高20 cm、宽25 cm,把种子点播到垄上,具有旱能浇、涝能排的效果。机播耧播种的播后不用覆土,人工播种的要用铁耙耧1遍,使土与种子密切接触,利于出苗。行要直,不能歪歪扭扭。然后把碎麦秸撒到垄间,以起到保墒的作用。

4 施好种肥

种肥要施到播种沟内,施用三元素复合肥300 kg/hm2。施优质的猪粪60 t/hm2、复合肥900 kg/hm2作底肥,整个生育期无需追肥。该播种方法因为有机肥和无机肥比较充足,所以播后应立即浇水。出苗不齐时,要补种,并且适当浇水,可确保出苗整齐[2]。

5 及时查苗补种

播种后要及时查看出苗情况,扒开种植玉米的垄间,播后2 d仍未发芽的,要及时浇水。人工播种的,如果每穴2株苗则在出苗14 d后及时去掉1株,留大苗。缺苗比较多的地方,每穴留2株苗。在苗期除草工作中一定要防止除草剂药害的发生。

6 中耕锄草培垄

中耕可以起到促进玉米根系生长、保墒、除草的良好效果,一般中耕2遍效果较好。当植株长到2 m高时,培土到根系旁边,防止玉米倒伏[3]。

7 施肥浇水

在抽穗期施三元素玉米专用复合肥750 kg/hm2,肥料要掩埋结实;也可施用猪粪52 500 kg/hm2,以补充玉米生长时所需的营养。干旱时,地块小以人工拉水方式泼浇到植株周围,或者用地边沟里的水浇灌,确保不缺水,促进苗齐。在穗期用离心泵抽取地下水大水漫灌,确保水分供应,为高产打下良好的水分基础。

8 隔行去雄

雄穗的花粉生长需要消耗许多养分,在地力不足、劳动力又少的情况下,人工去雄对提高产量效果明显。隔1行去掉1行雄穗。玉米稀疏的地块则不要进行人工去雄,以免降低产量[4]。

9 控旺防倒和病虫害防治

在玉米12~15片叶时用控旺防倒剂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要求使用,防止发生倒伏现象。遇到大风把玉米刮倒时及时扶好。用呋喃丹掺沙子撒到心叶里,可用呋喃丹37.5 kg/hm2掺沙子150 kg/hm2,或者用敌杀死360~600 g/hm2兑水喷雾防治害虫。为防止玉米大斑病、小斑病和玉米锈病的发生,可用专用的玉米病害防治药剂防治。

10 及时收获

玉米黄熟时进行收获,及时晾晒。在强烈的阳光下,水泥地上晾晒效果好。

11 参考文献

[1] 蒋启富.玉米一穴多株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试验示范[J].中国农技推广,2018,34(7):34-35.

[2] 吴浩,范飞.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4):65.

[3] 南纪琴,肖俊夫,刘战东.黄淮海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21):106-110.

[4] 王树星,安录宇,贾海丽,等.黄淮海地区气候特征及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6(3):143-145.

猜你喜欢

品种选择播种夏玉米
不同降雨年型下施氮量对夏玉米农艺性状的影响
夏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高温干旱对夏玉米生产的影响分析
浅析棉花高产栽培技术
舒玛栎轻基质容器育苗技术初探
栾树种子育苗技术探析
塑料大棚番茄早熟栽培技术
早实核桃丰产栽培技术
影响夏玉米产量的因素及高产栽培技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