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杜甫“皂江上观造竹桥”之诸说
2018-01-12
摘 要:杜甫在蜀地时写有三首“造竹桥”诗。因为历史的区域变化很大,而杜甫又没有明确“造竹桥”的具体位置,所以与“皂江”有关的今都江堰、崇州、新津、温江都有人撰文证明杜甫的观造桥诗是描写的该地。
关键词:杜甫;观造桥诗;皂江;温江三渡水
杜甫在蜀地时写有三首“造竹桥”诗,均载于《全唐诗》卷二二六。[1]一是《陪李七司马皂江上观造竹桥,即日成,往来之人免冬寒入水,聊题短作简李公二首》:
伐竹为桥结构同,褰裳不涉往来通。
天寒白鹤归华表,日落青龙见水中。
顾我老非题柱客,知君才是济川功。
合欢却笑千年事,驱石何时到海东。
把烛成桥夜,回舟坐客时。
天高云去尽,江迥月来迟。
衰谢多扶病,招邀屡有期。
异方乘此兴,乐罢不无悲。
二是《李司马桥了,承高使君自成都回》:
向来江上手纷纷,三日成功事出群。
已传童子骑青竹,总拟桥东待使君。
从诗题中的“皂江”“成都”等字词可知杜甫所描写的“造竹桥”是在今成都或成都附近。但是,因为历史的区域变化很大,而杜甫老先生又没有明确“造竹桥”的具体位置,所以与“皂江”有关的今都江堰、崇州、新津、温江都有人撰文证明杜甫的观造桥诗是描写的该地。这真是一个有趣的话题。
一、都江堰人说竹桥在都江堰
都江堰人说,杜甫“皂江上观造竹桥”之“竹桥”指的就是都江堰的安澜索桥。
当地有《蜀说志:都江堰有一座与赵州桥齐名的桥》一文说:“安澜索桥在唐代时,杜甫就曾亲自观看过这座桥的加固,他在《陪李七司马皂江上观造竹桥》这样写道:‘伐竹为桥结构同,褰裳不涉往来通。天寒白鹤归华表,日落青龙见水中。顾我老非题柱客,知君才是济川功。合观却笑千年事,驱石何时到海东。当然对安澜桥发出感慨的诗人不止杜甫一个。曾经在都江堰呆过很长时间,留下过许多诗章的著名田园诗人范成大……”
安澜索桥是中国著名的古桥,它的建筑材料一直是最原始、最普通的竹、木(现竹索已被钢缆取代),随时需要更换。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李冰“能笮”;《水经注·江水》记载:“涪江有笮桥。”“笮”的意思为竹索,这是川西古代索桥的主要建筑材料。索桥在古代又被称为竹桥、绳桥、竹藤桥等。许多资料都说,安澜索桥始建于宋代以前,但是否在杜甫时代就已存在?难以确定。应该说,今都江堰市至彭山县一段的岷江,在唐代曾名作皂江(又叫水)。唐人杨鼎夫有《记皂江堕水事》诗,其中云:“青城山峭皂江寒,欲度当时作等闲。”但具体落实到杜甫,他是否到过都江堰,不得而知;其“观造竹桥”诗题中的“皂江”是否就是青城山下的皂江——岷江之一段,也无从得知。当然可能性却是有的,可以深入探讨。
二、崇州人、新津人说竹桥在崇州、新津
崇州人说竹桥是在崇州。崇州有人撰《杜甫与罨画池的那些事儿》一文说:“唐代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常到崇州游历,在锦江乡白马河畔写了《送韩十四江东觐省》,在羊马镇羊马河边写下了《陪李七司马皂江上观造竹桥,即日成,往来之》,在安阜泗安村附近写下了《暮登四安寺钟楼寄裴十迪》。诗题中的裴迪,正是著名诗人王维的弟弟王缙任蜀州刺史时的幕僚。”
新津人说是在新津。当地《唐宋诗词吟新津》说:“761年冬天,杜甫第四次来游新津。诗人此行是来会见时任蜀州刺史的老友高适(高使君)。高适当时从成都回崇州,必须要从此渡口过,此时赶工搭桥似是为方便高适过渡;顺便,杜甫也就陪李司马观看了皂江竹桥修建的景况,有感于造桥之艰辛和通桥后的便利,诗人为此留下了七律诗、五律诗、七绝诗各一首。”
崇州人、新津人说竹桥是在崇州、新津,有一些依据。
清人仇兆鳌在《杜诗详注》中注杜甫“皂江上观造竹桥”诗说:“此当上元二年冬在蜀州作。《元和郡县志》:江,一名皂江,经县(唐兴县)东二里。……晏公《类要》:江,一名皂里水,今在新津”[2]。
众所周知,武则天垂拱二年(公元686年)析益州地置蜀州,治所晋原县(今崇州市崇阳镇),辖境相当于今四川崇州、新津等市县。唐兴县治所在今崇州市江源镇,属蜀州。《杜诗详注》这里明确说杜甫观造桥诗是“上元二年冬在蜀州作”,只是仇兆鳌并没有提出其考订依据。他所讲的“上元二年”是公元761年。
但是,自李冰开凿都江堰后,成都平原因为水利自流灌溉,“水旱从人”而演变为“天府之国”,丰富的水网很复杂,又经常变化。“皂江”有没有到达蜀州?需要認真考证。
《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对成都平原水网有比较详细的考证:
江:岷江自四川灌县南出者为江,亦曰南江。南江歧为二,东曰羊马河,西曰沙沟河,至新津县合流,又东南与岷江会。此据《清会典》。《清一统志》:自汉以来,皆以李冰所凿经成都者为大江,其南流者曰水,转谓之入江。《汉志》云:江原县水,首受江,南至武阳入江是也。《元和志》以江即皂江,与温分为二,又与流江互称大江。《寰宇记》讹称为,其源流皆未明晰。宋元以来,始专以皂江为正源。近时南流数道,有金马、羊马、白马诸名,而皂江之名又混。以今考之,江水自汶川县经灌县俗呼浨江,经县城西东南流,东分为沱江,稍南分一支入崇庆州界,其流又分二派,一经州东为白马河,一经州西为西河,即味江也。江水又东南,东分为油子、走马二河,即成都之二江也。其南分者曰羊马河,亦入崇庆州界。江水又东南至温江县西,为金马河,南流入新津县金马河之东,又分一支历温江县南、双流县西,为杨柳河。杨柳河之东,又分一支经双流县城西,数派分流皆会新津东北,又南入眉州彭山县界,与成都之二江会。旧志或以白马河为皂江,或以羊马河为江。按:诸派中惟金马河在温江县西,与《元和志》合。《新津县志》云:岷江正派曰金马河,自温江县东南流经双流县西,又二十里经县北界,又南二十里合羊马河、西河,至县东门外又合南河,又五十里入彭山县界。据此,当以金马河为皂江正流也。[3]endprint
“为皂江正流”的金马河是成都平原的重要防洪屏障。现今的金马河防洪工程保护区内共有成都的7个区(市)县,即都江堰市、温江区、武侯区、青羊区、双流区、崇州市、新津县,河段全长76.1公里。话又说回来,称杜甫的观造桥诗写的是崇州、新津,似有可能但证据不足。
三、温江人说竹桥在温江
成都市温江区文化馆编的《人文温江——历代诗咏温江》收录了杜甫的观造桥诗,并按《杜诗详注》的编排,將《陪李七司马皂江上观造竹桥……作简李公二首》分别编为《陪李七司马皂江上观造竹桥,即日成,往来之人免冬寒入水,聊题短作简李公》和《观竹桥成,月夜舟中有述,还呈李司马》。该书第7页明确说:“《杜诗镜铨》载杜甫咏皂江(今金马河)上观造竹桥诗三首。”[4]遗憾的是,该书未对杜甫的观造桥诗为什么在温江进行详细论证。
《明史·地理志》说,温江县“西南有皂江,亦曰内江。”。清人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六十七“温江县”说,皂江在“县治西南”。自灌县流入境,即郫江上源也。翻开今成都区县地图,可以发现,金马河即岷江,又名皂江的那条河,从都江堰分出后,经都江堰进入温江,再作为温江、崇州的界河,最后经新津进入彭山,在它76.1公里的河段中,属于温江的河段占了三分之二以上。
出温江县城,约五六华里是三渡水大桥,现在是成温邛高速公路的必经之路。三渡水大桥下,就是金马河。《蜀水考》说:“流汶二江之源,其正派曰金马河。”[5]金马河像一把锋利的切刀,在成都旁边横割开美丽富饶的川西坝子,形成了历史上著名的“五津”。初唐诗人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诗中起句就说:“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这“五津”,有一说是金马河上曾经的五个古老渡口:今都江堰市的徐渡、崇州市与温江区交界的晏家渡、温江区的“三盛渡”(即三渡水)、崇州市与双流县交界的擦耳渡、新津渡。
“五津”皆古老又各具特色,尤其三渡水,因河面最为宽阔,水势较为平缓,又是成都通往崇州、新津、大邑直至邛崃的必经要道,附近州县百姓和来往商贾、官员都要在此登船,故形成了川西平原上人气最旺、热闹非凡的盛景。
《温江县志》记载:在唐代,每年十月,古称“皂江”的今金马河三渡水在水势弱小后,都要搭竹木桥以济来往商贾行人,第二年五月夏季水涨后则撤桥以舟船渡人。[6]按温江人的说法,唐代诗人杜甫在成都居住期间,曾在温江游玩。一次,他陪李七司马在金马河(在今三渡水)上观看造桥,留下了三首诗。其中《李司马桥了,承高使君自成都回》最有趣:“向来江上手纷纷,三日功成事出群。已传童子骑青竹,总拟桥东待使君。”诗中的“高使君”,指的是唐代大诗人高适,他当时任金马河对岸的蜀州(今崇州市)刺史。温江人认为,杜甫此诗写竹桥建成时,恰遇高适从成都回崇州,经此桥过,弄得建桥像专门为了欢迎他的到来似的。
关于杜甫“皂江上观造竹桥”诗的具体所指,诸说似乎都有理,又似乎都不能确定。因为从先秦以降直至唐代,在从都江堰至彭山的数十公里长的皂江江面上,不知会有多少座竹索桥横跨飞渡!而杜甫诗中并未明确点明其竹桥位置。后人诸说,多是出于为本县邑添光作彩而做出的利己之推论。这里我们均予以客观陈说,并无一边倒的倾向性。肯定性的结论倘无坚强的证据或证据链作支撑,就最好不要妄作。
注释:
[1](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二二六,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2447页、2448页。
[2](清)仇兆鳌注《杜诗详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865页。
[3]《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302页。
[4]《人文温江——历代诗咏温江》,大众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2—7页。
[5](清)陈登龙:《蜀水考》,巴蜀书社1985年版。
[6]参见(清)李绍祖:《(嘉庆)温江县志》。
作者单位:美国加州阿拉梅达高中学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