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诘问
2018-01-12费明富
费明富
一、正确看待反问句及其考查的特殊性
一联诗句的理解,竟然赋分高达6分!
诗歌标点的特殊性,让不少考生并没有感受到诗句的反问语气,因为古代诗歌中的反问句多不加问号,即使教科书也往往这么处理。
《孔雀东南飞》:“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白居易《琵琶行》:“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朝哳难为听。”
陆游《书愤》:“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秦观《鹊桥仙》:“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李清照《声声慢》:“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屈原《离骚》:“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也?”
《迢迢牵牛星》:“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曹操《短歌行》:“明明如月,何时可掇?”“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这些反问句,有的被后人点上了句号,有的被后人点上了感叹号,但多数还是点上了问号。问号自然能提示语气以助我们的理解,但感叹号,特别是句号,如果“看”时不敏感,就会误解诗句。正因如此,高考诗歌鉴赏,有时考到反问这种表达技巧的鉴赏时就会选择那点上了感叹号、句号的反问句来作为鉴赏的对象。诗是用来吟咏的,所以反问的回音在心灵深处所激荡的波澜最难平静下来;但课堂考场没有了吟咏的自由,单“看”的局限便被充分暴露出来。部分读者对反问诗句的不敏感,便也在情理之中。倘若能将其相对集中,有意注意一番,相信对调动我们的敏感性是大有裨益的。
二、着意培养自己对反问句的敏感性
或者请老师推荐含有较多反问句的诗词,或者自己在辅导书上寻找,找到适宜的诗篇进行全面排查,对每一反问句进行赏析。下面是我推荐给我的学生的一首诗歌,这里也推荐给你们,请阅读这首诗,看它有多少反问句。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辛弃疾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这首诗,共有4个反问句。
“更能消、几番风雨”是一个反问句,是说眼前的春天经不起几番风雨便会悄然而逝,也是说南宋经历几场战争不仅没有争得“正常国家”(指南宋要向金国称臣纳贡)的尊严,反而让国力衰减,似乎再也没有成为“正常国家”的希望,诗风沉郁。
“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这也是一个反问句。“何况”是反问的标志。“花开早”已经让有“惜春”之心的诗人内心满是“恐惧”,而眼前“落红无数”带来的恐惧似乎已经难以尽说,故以“空白”示之。诗风依旧沉郁。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这也是反问句,与“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同。这也是一句沉郁之至的诗句。眼前也没有千金,即便有千金也未必能买到相如赋,即便能买到相如赋,也不可能有陈皇后那样的幸运,也不能再时来运转。(其实,陈皇后也没有什么幸运的,司马相如在《长门赋序》中所言“孝武陈皇后,时得幸,颇妒。别在长门宫,愁闷悲思,闻蜀郡成都司马相如天下工为文,奉黄金百万,为相如、文君取酒,因以悲愁之辞,而相如为文以悟主上,陈皇后复得幸”,是不符合历史真实的)
“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这也是反问句,是说“玉环飞燕皆尘土”是你我共见之事实。这是“君莫舞”这一立论的观点。“君”大概是指那些洋洋自得者,或许是主和反战而安享所谓的荣华富贵者。其目的是告诫他们不要以为眼前的荣华富贵能够永恒存在,更何况“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呢!
这里的反问句之多,真可比拟于李清照的《声声慢》!
三、“拿来”高考真题反复训练很必要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2017年全国卷Ⅱ)
送子由使契丹
苏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
15.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6分)
这道题集中于一联,要求考生分析人物性格。显然,理解诗句的含意是前提。首联,从语气看,“那因远适更沾巾”是反问句,意思是说不要因为你即将出使契丹而心生悲戚,这是诗人对苏辙的劝慰,也是一种自勉。从句间关系看,是转折句,即说我们兄弟二人虽然天各一方(根据注释①②可见,一人在开封,一人在杭州,故说“云海相望”),但我们不应该因出使契丹(且不能当面话别)而悲伤。由此可见,苏轼多么旷达。这样的诗句容易让读者联想到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的旷达,尽管他们旷达的原因不一样,旷达的表现也有差距。这样的试题,实际上是两问,很多考生似乎不明白。第一问要求概括作答,且必须是关键词作答。第二问要求具体分析,也就是要通过对相关诗句内容的转述以有效阐释关键词的内涵。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2013年全国卷Ⅰ)
鹊桥仙
陆 游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①?酒徒一半取封候,独去作江边渔父。轻舟八尺,低逢三扇,占断蘋洲烟雨②。镜湖③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
【注】①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博,古代的一种棋戏。 ②占断:占尽。蘋洲烟雨:指长满蘋草、烟雨空濛的风光。 ③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拼他镜湖一角。
9.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6分)
此类试题,涉及的故事有的是作为一个高中生应该知道的,不需要添加注释;而有的初高中教材中均未出现,所以需要添加注释,正如该题。根据注释我们知道贺知章的故事,就是他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而词句切入故事的角度也需要关注,请看原结尾句:“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可见结尾句暗用典故和反问。两句词,前一句是因,后一句是果,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赐与”的否定,而前一句正是否定的原因。大致方向和答题范围确定之后,我们还要遵循一定的路径去作答:一是该题实为两问,要求先概括后分析;分析也要讲究策略,因为该题复杂在原因,所以最好采用先果后因的分析路径。具体答案如:“用来含蓄地表现对统治者的不屑以及愤慨不平。皇帝既置我于闲散,镜湖风月原本就属于闲散之人,又何必要你皇帝恩赐呢?再说,天地之大,何处容不下我一个闲散之人,谁又稀罕你皇帝的恩赐。”这种分析,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对诗句的意譯——创造性的意译。
(编辑:李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