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物引起的QT间期延长的潜在危险

2018-01-12

关键词:抗抑郁心率危害

贺 阳

(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中医医院,四川 资阳 642350)

QT间期是人体心室从开始去极化到完全复极化所经历的一个时间段。而QT间期延长可导致患者心率市场,导致患者心室腹肌不一致,从而引起单向传导阻滞和传导减慢,导致患者出现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的现象,这种现象临床危害非常大,严重的可导致患者死亡[1]。在研究中发现,引起患者出现QT间期延长的最主要原因是药物。因此,在临床医学研究中,必须要加强对药物引起QT间期延长的潜在危险进行研究,以有效降低医院发生TdP的发生率。为了进一步研究药物引起的QT间期延长的潜在危险,选择了我院收治的病理患者,以及数据库中所收集到的QT间期延长患者进行研究,现总结如下:

1 方 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实际患者病例,并结合数据库中所收集到的QT间期延长患者的资料,进行对比研究和综合论述。

2 结 果

2.1 QT间期延长与TdP的发生

QT间期是心电图上QRS波起点到T波终点的时程,反映了心室肌动作电位去极化和复极化的全过程的时间指标。QT间期延长至一定阈值滞后,就会导致患者出现室性早搏和心室颤动,同时并引起患者出现心室复极不一致,进而引起患者出现TdP。并且TdP还可进一步演变成为心室颤动,容易导致患者出现猝死。

2.2 QT间期延长与药物

在研究中发现,引起患者出现QT间期延长的现象,最主要的因素为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临床中,引起患者出现QT间期延长的药物有很多,可将其分为四大类:

第一类: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其中 I 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多为Na+通道阻滞剂,该药物可通过对K+的抑制而导致患者的QT间期延长。如:奎尼丁。但是该药物在临床应用的工程中,给患者带来了一定的不良反应,患者常常出现恶心、心律失常等现象,在临床上已经很少被应用。Ⅱ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多为K+通道阻滞剂,如:索他洛尔、胺碘酮,该药物在临床应用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优势,但是在应用的过程中,可通过对TKr阻断导致患者出现QT间期延长。

第二类:抗微生物药物。在临床上,抗微生物药物所造成的QT间期延长的几率要远远低于抗心律失常的药物。但就我国目前的状况来说,临床上的抗微生物药物具有使用剂量大、类型广、人群多等特点,仍然会引起一定的QT间期延长。在研究中发现,氟 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药物等,都可引起患者出现QT间期延长的现象。

第三类:抗抑郁药物。在临床上,抗抑郁药物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患者出现QT间期延长的现象。如:阿米替林、氯米帕明等三环类抗抑郁药物,以及马普替林四环类抗抑郁药物。其中三环类抗抑郁药物主要是作用于患者的Na+通道,与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机制相似,会在很大程度上引起患者的QT间期延长。

第四类:其他药物。主要是目前我国临床上所使用的抗肿瘤、镇静止痛类药物,也会引起一定的QT间期延长现象。例如,在2003年,就报道了2例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服用了小剂量的地高辛,就导致患者出现了QT间期延长;之后又有报道称1例患者因服用文拉法辛也导致了患者的QT间期延长。除此之外,一些代谢药物,如伊曲康唑等,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起患者出现QT间期延长的现象。

2.3 QT间期延长潜在的危害

通过对我院收治的实际患者病例,并结合数据库中所收集到的QT间期延长患者,对QT间期延长对QT间期延长潜在的危害进行分析,得知:QT间期延长潜在的危害主要有两方面的因素:(1)对心脏有损伤的药物,可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患者的QT间期延长、 进而导致TdP、室性心律失常等现象,具有一定的致死性。这是引起潜在危害的最主要因素,但这仅仅是前提条件,还会受到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二,次级因素,这类因素虽然不是导致患者出现潜在危害的主要因 素,但对结果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在研究中发现,药物导致QT间期延长潜在的危害性的次级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2.3.1 患者的因素

在调查中发现,女性患者因药物导致QT间期延长而引起的心率失常、TdP的发生率远远高于男性;此外,患者一旦具备心动过缓、急性心肌缺血、充血性心衰、心律市场史、肾衰史、呼吸衰竭的现象,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者发生心率失常、TdP的发生率。

2.3.2 患者的代谢因素

在研究中发现通过CYP 450 3A4代谢的药物,如:胺碘酮、西咪替丁、氟西汀、葡萄汁、蛋白酶抑制剂等,都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导致患者出现QT间期延长的现象。

2.3.3 药物的相互作用

在研究中发现,患者在使用单个药物的过程中,一般不会出现明显的QT间期延长,但是如果患者在临床上出现多种药物联合使用的过程中,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QT间期延长现象,给患者的生命带来严重的威胁。

在临床研究中发现,某些抗心律市场药物,如喹尼丁、盐酸普鲁卡因胺、索他洛尔、阿米替林、马普替林等药物不能联合使用,否则会在药物相互作用的机制下,导致患者QT间期延长,并引起患者出现心率失常、TdP。

2.3.4 高剂量

患者过量服用能够导致患者出现QT间期延长的药物之后,必须要立即进行心血管检查。在服用丙吡胺、普鲁卡因胺 时,也要严格控制服药的剂量,避免使用高剂量而导致患者出现QT间期延长的现象。

2.3.5 器质性心脏病

患者如果患有器质性心脏病,如瓣膜性心脏病、心肌病、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等,在原始病理的作用下,患者由于心机的复极储备会出现降低的现象,极容易导致患者出现QT间期延长的现象,并且在QT间期延长的机制下,患者会大大增加心率失常发生危险的几率。

2.3.6 电解质紊乱

在研究中发现,患者一旦出现电解质紊乱的现象,如: 低钾、低镁、低钙的时候,发生QT间期延长的几率会大大提高,尤其是当患者出现低钾的现象时,即使患者没有服用药物,也可以导致患者出现QT间期延长。这主要是因为患者细胞外的低钾现象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IKr的快速失活,从而大大降低IKr,而细胞外的低钾现象还会使得药物对IKr阻断能力大大增加。

2.3.7 其他因素

在临床研究中发现,导致患者出现QT间期延长药物的危险因素有很多,除了上述列出的危险因素之外,患者的年龄、月经周期、心率、呼吸、饮食、身体活动等因素,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患者出现QT间期延长现象。

3 讨 论

在临床上,因药物引起患者出现QT间期延长的案例有很多,并且具有潜在的致死危害,并且已经引起医学界的重视和关注。在临床上,由于对引起QT间期延长的药物认识不够全面、不够完善,以至于在 临床医学中,无法对其进行总结和发现规律,进而更好地给新药的开发提供一些具有建设性的意见。而只有加强对药物引起QT间期延长的研究,了解所引起患者QT间期延长的药物种类,并明确其由该种药物引起QT间期延长而出现的潜在危险。

在临床治疗QT间期延长的患者中,由于QT间期延长风险评估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这就需要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教师要具备一定的相关专业素质,才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但是在现代医学上,专业医生对非专业领域内的关注度也出现了下降的趋势,这就要求在对患者会诊的过程中,必须要不断提高会诊医生解决非专业问题的能力[3],因此必须要加强QT间期延长患者的TdP进行风险评估。

[1] 余 俊.现代临床医学与QT间期延长药物不良反应[J].医药前沿,2017,(7):172-173.

[2] 刘 欣,石少波,杨 波.新型抗抑郁药物引起QT间期延长的研究进展[J].临床误诊误,2016,(8):105-108.

猜你喜欢

抗抑郁心率危害
降低烧烤带来的危害
基于自噬探讨芪灵扶正清解方抗抑郁作用研究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抗抑郁胆碱能机制的探讨
给大脑补充营养素,协同药物抗抑郁
心率多少才健康
抗抑郁药帕罗西汀或可用于治疗骨关节炎
药+酒 危害大
离心率
离心率相关问题
探索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