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急诊临床救治的疗效分析
2018-01-12刘永奎
刘永奎
(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蒙医中医医院急诊科,内蒙古 赤峰 025450)
心血管疾病即循环系统疾病,在临床上发病率很高,以中老年患者居多,在一定程度上会对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该病发病突然、病情发展快速,如果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则出现生命危险的可能性较大[1]。本文现选取6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为分析对象,随机分组并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在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患者,男38例、女22例,共6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现根据入院时的数字编号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30例中年龄31~72岁,平均年龄(48.1±10.2)岁;对照组30例中年龄30~71岁,平均年龄(49.9±10.6)岁。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经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可开展组间对比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根据病情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案,强化基础治疗,如调整血压、营养支持和改善心功能等,在此基础上积极的治疗和护理患者的并发症,指导患者进行绝对的卧床休息,病情好转后可以进行科学的运动。
观察组则进行个性化治疗,即严格按照患者的实际情况来有针对性的制定具体的治疗方案:针对心功能,需要进一步调整血压和营养状况,进而有助于改变体内微环境,有效的稳定和控制患者病情。在具体治疗过程中,给予适当的饮食和运动干预,给予患者10ml复方丹参注射液和150ml5%的葡萄糖注射液,每天一次;同时给予路路通注射液250 mg和500 ml8.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一日一次[2]。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2周的连续治疗。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并发症、死亡率、心脏复跳情况。
评价标准:以心功能改善情况为主。显效:心功能改善超过2级;有效:心功能改善超过1级;无效:心功能没有改善,甚至有不少患者出现病情恶化的倾。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计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例(n)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治疗效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达93.33%(显效:11例、有效:17例、无效2例),对照组治疗后显效、有效和无效所对应的数值分别为8例、14例和8例,总有效率为73.33%,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其他情况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2/30)、死亡率为0.00%、心脏复跳率为66.67%(20/30),对照组分别为26.67%(8/30)、16.67%(8/30)和40.00%(1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心血管疾病病情发展急骤且变化速度非常快,内科医生需要对患者病情进行快速且准确的诊断,并抓紧时间展开各项抢救工作。同时,基于病情迅速,医生在短时间内很难深入透彻的了解病情,相应的便不能有效的预测器官或系统疾病的严重程度。另外,患者病情相对比较复杂,自身稳定性不好。这便需要内科医生除了专业技术扎实以外,知识体系必须要广博,在临床实践过程中通过对经验的不断累积 ,确保可以快速对病情做出准确的判断,减少或者避免出现漏诊和误诊的情况。
作为医护人员应该始终都保持谨慎谦虚的工作作风 ,高度重视疑似心血管疾病患者,认真会诊,向相关人员及时的请示汇报 ,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高度重视内科护理人员的工作,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确保能够充分把握患者病情发作时间与规律,在此基础上给予行之有效的措施 ,避免猝死。复方丹参和路路通有助于心率失常的改善、血压的降低和活血通络,在活络通脉和活血化瘀方面路路表现出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二者合用在治疗急性心血管方面效果显著,如急性心肌梗死和心绞痛等,并且可以促进心理衰竭肺部充血症状的有效缓解和降低左心室充盈压的显著降低[3]。在本次研究中,相比较于对照组患者而言,观察组经治疗后所取得总有效率比较高,并发症少、心脏复习跳率高、死亡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采用个性化治疗方案对心血管疾病展开急诊临床救治,疗效显著,有助于病情的稳定、并发症的减少、伤残率与死亡率的降低。
[1] Roger V L,Go A S,Lloyd-Jones D M,et al.Heart disease and stroke statistics-2011 update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J].Cir culation,2011,123(07):273-275.
[2] 王季文,邱玉茹,陈玉成,等.急诊心血管疾病10540例流行病学分析[J].广东医学,2011,32(21):2838-2841.
[3] 吴展兴,彭小兵.急性心血管疾病急救特点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22(06):1370-1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