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诊断治疗效果
2018-01-12徐杰
徐 杰
(齐齐哈尔市公安医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5)
冠心病、慢性肺心病都是中老年人群常见疾病,病因病机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发病率相对较低,临床尚无统一的诊治标准[1]。患者同时有心室扩大、心功能异常、心律失常等表现,诊断难度大,漏误诊率高。以往主要采用心电图检查,由于两种疾病均可能有ST-T表现,加之老年患者基础疾病多,症状复杂,难以区分,影响诊断结果准确性。随着影像学、检验方法的进步,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诊断准确率也随之提高。早期有效的诊断方法对下一步治疗方案的选择至关重要,本文就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诊断、治疗方法进行探讨,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老年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63~82岁,平均(74.3±3.1)岁,合并有高脂血症13例,高血压7例。
1.2 临床表现
患者临床主要有胸闷、咳痰等,其中29例患者有胸闷、心绞痛、咳嗽、气促症状,19例患者有心悸、肺啰音、气促等症状;16例患者有胸痛、夜间呼吸障碍、胸闷等症状。
1.3 检查方法
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房颤15例,电轴右偏17例,左偏26例,室早频发11例,左室肥厚伴劳损10例,心肌梗死11例,束支传导阻滞7例,ST-T缺血性改变21例,Ⅱ度-Ⅲ度房室传导阻滞9例。
胸部X线检查显示主动脉迂曲延长17例,主动脉钙化15例,全心扩大13例,左室扩大12例。
经胸超声心电图显示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29例,二尖瓣返流并左右心室肥大21例,主动脉瓣返流并主动脉钙化16例,左右心室肥大10例。
1.4 治疗方法
据患者病情给予氧疗、抗生素、利尿剂、硝酸脂类、强心剂、止咳平喘药、洋地黄类药物,如口服氯吡格雷75 mg/次/d,单硝算异山梨酯30 mg/次/d,心脉隆注射液4 mL+5%葡萄糖溶液稀释后按20~30滴/min静脉滴注,或口服培哚普利4 mg/次/d;每天总输液量为300~800 mL,治疗期间告知患者戒烟戒酒,适量有氧运动,按时休息。
2 结 果
60例患者中确诊44例(73.33%),漏诊16例(26.67%);经心电图、胸部X线、经胸超声心电图检查结合患者临床症状确诊;采用硝酸脂类、洋地黄类药物、氧疗、利尿剂等治疗后好转51例(85.00%),死亡9例(15.00%)。9例死亡患者中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3例,心力衰竭2例,严重心律失常3例,呼吸衰竭1例。
3 讨 论
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好发于老年人群,主要与糖尿病、高血压、吸烟酗酒、肥胖、高血脂等疾病有关。老年人群基础疾病多,临床表现复杂,诊治难度大,预后差[2]。肺动脉血管病变、功能异常会导致胸廓异常、心室扩大、肺动脉压力明显增高,损伤心肌组织,诱发冠心病。两种疾病相互促进,病情复杂,增加死亡风险。
老年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主要症状有胸闷、气促、心绞痛、咳嗽、夜间呼吸困难等,有心绞痛症状时甩硝酸甘油后即可缓解。X线检查显示左右心室体积明显增大,主动脉迂回或有钙化现象。心电图检查显示电轴以左偏为主,有Ⅱ度-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心肌梗死、高血压患者同时有左室肥厚伴劳损、ST-T缺血性改变等表现。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结合心电图或X线检查图像表现可以确诊。在治疗方面,应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3]。分析诱因,给予抗感染、吸氧、改善冠脉血液循环等治疗措施,每天输液量必须低于800 mL。硝酸甘油可以减轻心脏负荷,患者无度传导阻滞、低血钾时配合速效洋地黄类药物可以改善心功能。氯吡格雷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降低血液黏滞度,稳定斑块,防止血栓形成。在选用利尿剂时,优先选用保钾利尿剂,防止利尿过度。发生急性左心衰竭时,应静脉滴注速尿。抗生素有抑制炎性反应作用,对冠心病、慢性肺心病均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