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的核心价值观教育
2018-01-12林洁
林 洁
(浙江工业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杭州 浙江 310014)
人学,是“从整体上研究人的存在、人性和人的本质、人的活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生价值、目的、道路等基本原则的学问”,是关于“人”的哲学。[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究其根本就是做“人”的工作,是人学向社会生活实践的渗透和延伸,旨在从现实的人出发,逐渐引导人在把握人的需要、本质、价值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内化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视角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就是以现实的人为研究对象,以人的本质问题为内在基础,以人的价值实现为本质要求,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不断激发人的主体性和自我意识,坚定文化自信,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努力培育和践行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指导与引领:马克思主义人学是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源泉
“人学范畴是一个现实范畴而不是一个思辨范畴”,[2]马克思主义人学从“人”本身出发,关注人的存在和发展,从实践出发揭示了人的本质和价值。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体是人,人的发展效果直接影响其结果,因此核心价值观教育以马克思主义人学为重要理论源泉,注重关切人的生存状况,基于人的存在去考察核心价值观教育,充分尊重人的创造性,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一)人的本质问题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在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核心。
人的本质存在于现实的、可感知的、发展变化着的社会关系之中,是类本质与社会本质的统一。在《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它是具体的、历史的,会随着社会关系的发展和人的实践活动的不断丰富而发生变化,现实的人总是处在特定的社会关系和历史条件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在认识现实的人的本质基础上开展的,并对我们的实践活动产生重要影响。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一方面要尊重人的本质,弘扬人的主体性,确立大学生在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唤醒其内在自觉,激发其内在认同,并促使学生自发自主地进行内心修正。另一方面要因人而异地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把人放在特定的不同的社会关系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制定教育计划,有效地实现核心价值观的植入,从而实现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内在的价值观结构。
(二)人的价值问题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本质要求,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支柱。
马克思在“人的价值”方面指出,“人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并且正是他的特殊性使他成为一个个体,使他成为一个现实的、单个的社会存在物,同样地他也是总体、观念的总体、被思考和被感知的社会的主体的自为存在”[4],并且“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5]这说明,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互相实现的。同时,人的价值必然是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来实现的。正如马克思所说 “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6],核心价值观教育问题的关键是,让学生真正地意识到并且通过实际行动将实现个人理想抱负的青春梦想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结合起来。因此核心价值观教育在传递国家所要、社会所需时,应最大化地实现学生个人所能,这对个人自觉内化社会价值必然也是相辅相成的,这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融合互促。
(三)人的发展问题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最终目的,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灵魂。
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而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最终指向。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7]马克思提出的这个命题科学地解决了人类社会始终存在的“每个人与一切人”的关系问题以及它所包含的诸多矛盾。人的自由发展和全面发展是人的发展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认为个人充分自由发展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同时只有人性充分释放、个人真正实现全面发展,才能获得整个社会的自由发展。事实上,人的主体性不断提升、社会关系不断丰富、综合素质不断完善的过程就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过程的实质。核心价值观教育在这个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只有不断创设各类载体和各种实践平台,促进人的自由个性生成和发展,使人在实践中不断满足发展需求和实现个人价值,培养与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健全人格,才能日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二、冲突与困惑: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的不足
价值观会随着社会环境和时代主题的变迁而与时俱进。大学生作为一个思维最活跃、最富有创新精神的群体,其价值观更易受到社会变迁的影响。实际上,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呈现“多元并存、新旧互动”的特点[8],其塑造的过程是与改革开放40年来价值再构的进程耦合并行的,它在传统的价值体系中萌芽生长,也受到外来价值观的渗透辐射,同时受到现代价值体系的滋润催化,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和复杂性。高校是意识形态领域的前沿阵地,在现实交往和虚拟交往并行的时代,多元多样多变的社会思潮和泥沙俱下的网络舆论对高校大学生的价值观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他们在个人与社会、理想与现实、物质与精神这三对核心关系的选择中表现出大学生主体价值观与社会主导价值观之间某种程度上的不适应。
(一)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与当前严峻形势的不完全适应导致一定程度上的价值迷茫
意识形态的斗争长期而艰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不言而喻。高校一直都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大学生从来都是敌对势力进行渗透分化的重点人群。在全球日益联结成命运共同体的新时代,外来文化特别是一些把中国的发展壮大看作是威胁的敌对势力,通过各种更加隐蔽多样的方法手段,对我国尤其是高校青年学生的渗透影响日趋复杂。如何赢得青年是当前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首要任务和根本要求。当下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日益受到重视,但其体制机制表现出与当前严峻形势和任务要求的某种程度和形式上的不适应,比如“呲必中国”现象仍然在一定人群中存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主体是高校老师,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下,如何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提升教师理想信念水平,依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难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与当前思政工作形势的不完全适应,容易引发大学生个人与社会层面的认知冲突,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大学生在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认同上的迷茫,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表现出一定的认同性和趋向性,又表现出在个人诉求得不到满足时,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妥协性和不彻底性。
(二)传统工作方法与新兴网络媒体发展的不完全适应导致一定程度上的价值冲突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互联网给高等教育改革带来极大机遇的同时也成为我们面临的最大变量。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如何影响和引领大学生,如何抓好大学阶段的价值观养成是高校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随着新兴媒体的发展运用,微博、微信等网络新媒体正日益成为大学生交往的重要形式,虚拟空间正逐渐成为信息、思想和舆论的主要集散地,网络阵地毫无疑问地成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阵地。在现实的高校教育中,结合大学生这个群体特有的思想特点和兴趣爱好,运用大学生喜闻乐见并与时俱进的方式方法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必然会收到更好的成效。但由于传统教育理论与实际工作者在个体认识上存在的理念偏差,依然存在一些不敢、不想、不会运用新媒体的教育现象,比如课堂“低头族”众多却手足无措,因此某种程度上导致核心价值观教育缺乏感召力和号召力。作为网络“原住民”的新一代青年大学生面临新兴网络媒体运用发展的教育形式需求得不到满足时表现出与传统价值观教育的不完全适应,导致大学生价值冲突凸显,主要集中在“两个层面”[8]:一是社会主导价值观与大学生的主体价值观的某种程度上的冲突;二是大学生自身的多维价值取向和价值评价标准的不完全吻合。这些现象的存在都要求教育者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过程中需要更多地考虑为提升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时代感、吸引力和针对性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三)不平衡教育与学生全面发展需求的不完全适应导致一定程度上的价值困惑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原本高校较普遍存在的重业务发展和轻道德教育的现象不断改善,但仍在一定范围存在。在当今主流意识形态不断“自我修正”的新形势下,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极端重要、任重道远,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日益受到重视但在一定程度上仍不占强势。事实上,大学生在一些问题上常常表现出矛盾或多变状态,其个体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决定了其价值取向的不稳定性。这种不稳定性为教育者引领和塑造大学生价值观提供了可能,也为西方不良思潮入侵和多元文化冲击提供了可能。而一定程度上没有和专业教育并驾齐驱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在无形之中让不良社会价值取向有了可趁之机,各种各样的价值主张纷然杂陈却又常常彼此对立、冲突,使得大学生面对物质与精神的价值权衡时陷入价值困惑。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成效,也给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敲响警钟。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要满足学生不断增长的多元综合发展的需求,必须提升青年学生的认识水平和面对不良信息时的“免疫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要硬!
三、反思与突破: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思考
(一)价值选择:以发展人的主体性为切入点
马克思主义人学强调人的本质是现实的、具体的、历史的,因此理解和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应立足于人的本质的现实性。价值选择是一种价值取向的抉择,主要包括价值标准和价值目标的选择。发展人的主体性,是核心价值教育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形成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切入点。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个从外部客观要求向内部主观需求转化的过程,主体在实践中自觉能动地建构生成的价值认同,将外在的社会规范、客观要求内化融合为个体的素质。我们要保障大学生的权利,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形成合理的价值评价,这是做出理性的自由的价值选择的基础。同时核心价值规范的教授和合理的价值引导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另一个重要的前提。因此要坚持以人为本,发挥他们的主动性,激发学生自身的主体意识,提高其在教育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使学校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使他们在学习实践过程中自主地做出科学的价值取向的选择,坚定价值目标和价值标准,以实现“自由自觉”,在多元的价值中自觉地塑造出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核心价值观。
(二)价值整合:以实现人的价值为拓展点
价值整合意味着价值主体对多元分化的价值观进行整合,最终形成有利于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共同实现的独特的价值观。面对价值多元分化导致的价值冲突,必须追寻我们共同的核心价值观,提倡价值分化之后的价值整合,这也是实现价值自觉与文化自觉的需要。马克思主义人学认为人的价值包含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两个方面,两者有机统一、缺一不可。个人在社会实践中奉献自我才能获得社会对个人价值的认可,社会价值的最终落脚点是人的个人价值,但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责任是人生价值的根本所在。因此一方面我们必须充分满足人的正当的、合理的需要,这个是价值整合的前提。因为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活动的基本动力就是需要的满足,这是关于人的需要理论的最基本观点。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持久有效的前提是既满足社会需要,又满足个体需要。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要重视大学生个体内在价值发展的需要,把挖掘大学生的个人价值放在首位,引导他们实现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另一方面,我们需要提升大学生的主体价值观与社会主导价值观之间的整合度。要通过各种形式加强社会主导价值观对大学生主体价值观的“吸纳”功能,[9]促进大学生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从而实现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三)价值重构:以促进人的发展为落脚点
我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社会思想文化呈多元多样多变态势,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面临着多元文化思潮的冲击和多元价值观的严峻挑战。当今大学生的价值观正处于一个亟需引导期,这是进行价值重构的前提和背景。价值重构是在已有的价值体系之外重构符合新时代人的实际和发展要求的价值观的一种价值诉求,不同于价值主体对已有的多元文化的价值观的价值选择和价值整合。社会转型必然要求文化转型,文化的现代化就是文化转型的实质,而文化的现代化从根本意义上说就是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的根本就是价值观的现代化。所以,价值重构根本上是建构价值主体现代化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导向的价值观念的一种尝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立足于大学生全面自由发展的现代诉求,我们要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的内容,从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开始,用这种价值观武装大学生,把国家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使社会变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它们之间是一体的,互为条件、相互融合,共同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引导大学生重构合理价值,在多元价值主体和多维价值观念之间寻找平衡,在实践中占有自身的本质,进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志尚.人学原理[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5.
[2]韦兆钧.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继承和发展[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1):5-7.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和恩格斯选集(第l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6.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2-123.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2.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82.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3.
[8]王涛,戴均.改革开放30年来大学生价值观变迁的轨迹及其规律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9(10):6-13
[9]杨德广.中国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