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茧成蝶 涅重生── 张家港联合铜业公司践行绿色发展、实现企业转型升级纪实
2018-01-12
创建于1996年的张家港联合铜业公司,是铜陵有色集团公司当时在长三角地区发展实体经济的一块“试金石”。随着大烟囱的拆除和脱硫塔的成功运行,不仅成为联合铜业转身绿色发展的缩影,更代表着企业一个传统时代的过去,象征着一个崭新时代的到来。
2月20日,经过半个多月的拆除,一座耸立在张家港联合铜业公司厂区中央50米高的大烟囱彻底倒下。这座伴随着该公司创立和发展20年的大烟囱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巍然矗立在蓝天白云下正在袅袅冒着白汽的脱硫塔。大烟囱的果断拆除和脱硫塔的成功运行,犹如破茧成蝶,涅槃重生,不仅表现出企业有“壮士断腕”的气概和魄力,更代表着该公司一个传统时代的过去,昭示着一个崭新时代的到来,使企业在加快转型升级的进程中实现了华丽转身。
“企业要转型,环保技改必须动真格!”
创建于1996年的张家港联合铜业公司,是铜陵有色集团公司当时在长三角地区发展实体经济的一块“试金石”。经过20年的滚动发展,从当初一期电解工程基建开始,先后进行二期、三期、四期、五期改扩建,使电铜生产能力由投产之初的1.5万吨增加到目前的30万吨;销售收入从几千万元已跃升至超百亿元规模企业,在长三角地区崛起了一座具有行业影响力、单体精炼跻身国内大型铜精炼企业行列的冶炼厂,并成为铜陵有色集团公司在长三角地区重要的铜精炼基地。
曾几何时,该公司作为张家港市重点骨干企业,高耸的烟囱,熊熊的炉火,轰鸣的机器,成为企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标志,也一度成为当地的纳税大户,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有色金属行业加快了战略性重组和转型升级步伐,长三角地区更是走在全国城市转型的前列。传统生产和环保工艺的铜精炼企业已不能适应环保要求和社会发展。多年来,该公司虽然进行过大大小小的环保改造,但由于生产工艺落后,设备老化,厂区内烟气低空污染现象时有发生,不仅厂区内种植的绿化和植被难以存活,也使得周边居民时常上访,一直困扰着企业的生产与发展。
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倒逼企业加快转型升级。2013年9月底,刚刚出任张家港联合铜业公司主要负责人的吴立成,当看到厂区内六台工艺和设备落后的阳极炉,仍然较为粗放的生产组织和同行业企业咄咄逼人的竞争态势,作为企业掌门人的吴立成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坚定地说:“企业要转型升级,环保技改是先决条件,必须动真格,实打实,环保的标准不仅是治理污染,还应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企业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进入“十二五”以来,该公司由生产粗放型向集约环保型转变,由加工贸易型向资源综合利用型转变,由生产规模型向综合效益型转变。面对行业的发展新常态,社会对企业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不断提高,该公司把环保技改升级、推动技术进步作为传承企业“工匠精神”、加快企业转型的有力抓手。该公司先后投资近5000万元,采用先进的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实施大小技改项目100多个、环保项目30多个,完成了一批技术含量较高的节能环保示范项目。
“环保综合治理为企业赢得了生存与发展的先机”
“大力推进能效提升,加快实现节约发展”是《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十大重点任务之首。从2014年开始,张家港联合铜业公司不断加大对节能减排科技攻关的力度,率先打响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节能减排攻坚战。从2014年开始,该公司通过对阳极炉炉体结构进行优化,将原先的两台阳极炉合并为一台,单炉和日产量较改造前都提升一倍以上。同时,该公司合作开发并成功研制出国内首家重油全氧燃烧工艺,重油单耗由过去的77千克/吨铜左右下降到目前的34千克/吨铜左右。新上的阳极炉燃烧阀组全部采用DCS控制系统,阳极炉烟气、氧气均实现在线控制,提高了阳极炉工艺技术和自动化控制水平,不仅现场环境和环保效果大幅改善,而且岗位员工减少三分之一以上,劳动效率大大提高。
建立企业能源管理体系是构建节能长效机制的一项重要措施。张家港联合铜业公司狠抓能源体系建设,制定和完善了能效对标管理办法,对主体运行设备实施在线监测,并进行单系统、单炉次考核,集成化管控,实现了科学用能的精细化管理。进一步加强能源管控中心建设,对能源输送、生产和应用等控制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充分发挥能源中心的电力、动力等专业调度台作用,使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进行实时管控分析,真正做到摸得清、管得住、降得下。通过对阳极炉升级改造,该公司全厂综合能耗指标在同行业处于领先水平,并成为全国8家工业能效促进示范企业之一。
为切实打造绿色工厂,张家港联合铜业公司本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发展理念,采取“以新带老”措施,全面打响环保整治攻坚战。该公司结合PC电解一期工程建设,切实加大节能技改升级力度,废除4台燃煤锅炉,将生产供热系统改由沙洲电力公司余热供汽。仅此一项,全年可减少二氧化硫36.96吨、减少烟(粉)尘排放量8.8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量64.68吨。该公司成为工信部第三批符合铜、铅、锌行业准入规范条件企业。此外,该公司按照现代化工厂的标准,水、电、风、汽等综合管网及配套设施进行了规范化整治,有效遏制了跑冒滴漏现象。厂区道路按人行横道线进行规范性标识,实行人车分流,实施了美化亮化工程;对管网进行地面桥架综合管网规划和改造;对全厂排水系统统一改造,雨污和清污彻底分流,水循环利用率达到97%以上,污水实现闭路循环。2016年年底,随着阳极炉精炼尾气脱硫系统的成功运行,使该公司阳极炉烟气低空污染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得到了苏州市政府环保督查组的充分肯定。督察组认为:“正是因为张家港联合铜业公司抢抓了环保技改和转型升级的先机,才赢得了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先机!”
吹响“二次创业”号角,加快企业向中国制造2025全面转型
当前,有色金属行业的产业优化升级和自动化、智能化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也是张家港联合铜业公司加快全面转型、打造具有行业核心竞争力铜精炼企业的关键时期。新时期赋予了张家港联合铜业公司新的责任与使命。站在“十三五”新的发展起点上,该公司全面吹响了“二次创业”的号角。阳极炉节能环保升级改造完美收官,开创了国内精炼炉技术改造的先河;PC电解一期工程已实现达标达产,电铜产能已达到30万吨。同时,随着该公司“两化”融合的深入推进,能管中心的建立和能源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企业由机械化逐步向工业自动化、智能化转变,并借助沪通铁路的建成通车和临江近海的区位优势,大力实施“工贸结合”和“产融结合”,超前谋划好以“工厂为基础,以金融贸易为纽带,以物流、仓储和稀贵金属综合贸易为配套”的多元化发展思路,努力拓展新的发展空间,打造新的发展优势,加快企业向中国制造2025全面转型。
未来几年内,该公司将紧盯行业发展前沿,通过依托作为苏州市废杂铜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这个平台,加强与科研院校的合作,继续发扬新时期的“工匠精神”,进一步对新工艺的应用研究和实践,使铜电解制造技术更加完善;同时,通过对外技术交流、内部人才培养、行业培训等形式和载体,在行业和地区成为技术创新的基地,成为长三角地区电解阴极铜工程科研、中试、市场化推广、规模化生产的工程技术平台,使张家港联合铜业公司在打造“成本领先、指标一流、管理卓越、绿色环保”现代化铜精炼工厂的征程中越走越宽。一座现代化“花园式”工厂将赫然矗立在长三角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