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胺碘酮在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治疗治疗中的影响效果
2018-01-12赵全志
赵全志
(青海省民和县二医院内科,青海 海东 810800)
老年冠心病主要因血流受阻、脂质代谢紊乱,从而引起心脏缺血,进而引发心脏传导与冲动异常。为明确胺碘酮应用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本研究针对本院收治的患者临床效果予以分析,现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6年9月~2017年7月收治的患者200例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95例)男女比50:45,年龄65~80岁,平均(62.50±3.50)岁,病程1~5 y,平均(3.00±2.00)y;实验组(105例)男女比60:45,年龄66~81岁,平均(63.50±3.70)岁,病程1~6 y,平均(3.50±2.20)y;两组基本资料中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均行吸氧、抗凝、利尿剂与硝酸甘油等用药治疗;对照组予以盐酸美西片(生产于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3021318)口服治疗,200~300 mg/次,2~30次/d;实验组予以胺碘酮(生产于山东信谊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7021456)口服治疗,0.3 g/d,3次/d。
1.3 观察指标
于患者肘静脉抽取5 ml静脉血后,予以离心,在-70 环境下保存;采取免疫的一种比浊法检测(hs-CRP)超敏反应蛋白,同时,采取酶联式免疫吸附检测(NT-proBNP)B型氨基瑞利钠肽原。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头晕、肺毒性。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以SPSS 20.0的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血清因子对比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血清因子显著更优(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清因子对比(±s)
表1 两组血清因子对比(±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组别 n hs-CRP(mg/L) NT-proBNP(pg/L)对照组 95 15.0±5.1 845.6±78.4实验组 105 7.01±2.1a 500.3±45.0a
2.2 两组不良反应对比
对照组恶心呕吐2 0例(2 1.0%)、头晕1 3例(13.7%)、肺毒性0例(0.0%),实验组分别为5例(4.7%)、0例(%)、5例(4.7%),对照组总不良反应率34.7%显著高于实验组9.5%(P<0.05)。
3 讨 论
冠心病为老年患者较为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亦称为缺血缺氧性疾病。其主要发病机制是因冠状动脉梗塞或器质性病变引起心肌细胞缺血缺氧,从而导致坏死。该病主要临床体征为心律不齐,若心律起源位置、心搏节律、频率及传导等其中一项发生异常,均可发生心律不齐。为明确将胺碘酮应用于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故本研究针对本院收治的患者200例予以对比分析。
与对照组h s-C R P等血清因子相比,实验组(7.01±2.1)mg/L显著更低,表明将胺碘酮应用于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患者中,可显著改善患者血清因子状况。胺碘酮属于一种有效性的抗心律失常药物,该药物药理作用主要是经钾离子而实现。另外,其能够抑制钠离子通道,从而使心血管血液循环增加,扩张冠状动脉,从而能够改善患者血清状况。与对照组总不良反应率相比,实验组9.5%显著更低,表明将胺碘酮应用于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患者中,可显著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胺碘酮属于一种Ⅲ类的抗心律不齐药物,作用机制为降低动脉压力,从而可改善患者缺氧缺血等症状;主要是经尿道排出,对胃肠道反应较少,用药安全性高。盐酸美西片属于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该药血药浓度较高,故在用药期间常产生胃肠道反应等。受时间例数与外部环境等限制,关于将胺碘酮应用于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患者中的疗效未分析,有待临床进一步分析。
综上所述,将胺碘酮应用于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患者中,不仅能显著改善患者血清因子状况,且能显著提高其安全性,值得推广。
[1]杨振华.分析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的疗效[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2):3-4.
[2]陈明志,黄春林.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7,17(3):311-313.
[3]杨忠华.分析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的临床效果[J].中国伤残医学,2015,8(8):128-129.
[4]王昱霞.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的临床疗效[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24(18):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