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的途径和方法
2018-01-11邓芳萍
邓芳萍
【关键词】 小学;德育;途径;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
22—0031—01
当前,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是实效性差,缺少魅力,德育很难打动学生的心灵,不少学生对德育表示厌倦,其深层原因是教师的德育观念陈旧,缺乏道德创新精神,对德育对象的新变化缺乏敏感,对新形势下的德育如何操作缺乏方法上的调整,德育过程中的情感投入不足,因此,要构建充满活力和魅力的德育,就必须进行德育创新,将德育引入新的境界。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在升国旗、唱国歌的活动中,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为了增强小学生的爱国情操,学校要建立健全升国旗、唱国歌的制度,把每周一的升旗、每周五的降旗当成是教育学生爱国的最好契机,让学生在升国旗活动的鼓动下,了解国旗、国歌的由来,了解国旗、国歌的诞生过程,使学生能真正在学习、了解中,在升旗、降旗的活动中认识到伟大的国旗是由无数革命先烈的鲜血染成的史实,让学生在轮流升国旗的活动中感受国旗的庄严、神圣,从而增加学生热爱祖国的热情。当然,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在国旗下进行深情的升旗演讲,充分利用《校园升旗演讲词》一书,了解一些小学生不熟悉的、应该牢记的历史,如,“难忘国耻九一八”、“国旗的卫士”等,这些文章涵盖历史内容,不但具有感染学生、教育学生、激励学生的作用,而且还能使学生充分了解、学习革命先烈英雄事迹,进而感受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使学生更加珍惜生活,热爱祖国。
二、在课堂教学中进行道德教育,让德育走进学生心灵
课堂教学活动是道德教育的最好途径,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有利的途径,在教学的过程中用讲故事、说人物的方法融入道德教育,让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比如,在语文课堂上,我们可以利用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对学生有意无意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感染。《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为此,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提炼德育素材,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如,在讲解《狼牙山五壯士》一文时,我们要让学生在了解了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后,学习抗日英雄们热爱人民、仇恨敌人,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又如,在学习了《石灰吟》这首诗后,我们要让学生懂得诗人不与那些恶势力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高尚品质等等。
三、在实际活动中融入集体主义价值观教育
当下我们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不是少爷就是公主,这致使大部分的孩子变得自私,没有集体观念,更别说集体主义价值观了。鉴于此,我们要在学校开展一些集体主义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大公无私的精神。如,“环境保护人人有责”、“我不能让他掉队”、“为班级争抢流动小红旗”等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为集体献计献策,为集体的荣誉出一份自己的力,从而让学生在体验集体荣誉感的同时,认识到个人与集体、国家的关系,培养学生肯于奉献的精神,使学生在班级、学校都能体现主观意识、参与意识、主人翁意识,从而充分发挥其自身的特长为集体荣誉而努力,并在活动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努力做一个对他人、对社会有用的人。
我们都知道,注重实践活动是道德教育的基础,也只有在实践活动中能使学生的个性充分展现出来,让教师能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缺点、特长和个性,进而进行有效的德育引导和教育。因此,我们要为学生创设多层次、多渠道、多功能的实践活动,使课堂理论学习和课外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品德学习和品德践行有机地结合起来。比如,发挥小广播的作用,进行宣传;实行班长转换制,锻炼学生为他人服务的能力;组织小记者,把一些学生的先进事迹和道德生活事实以作文形式报道出来,作为墙报,进行感化教育。只有科学、合理地组织这些关乎集体的实践活动,才能有效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教育,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和道德品质。
编辑:郭裕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