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相声如命的李文华(二)
2018-01-11姜昆
姜昆
三、我要当干部早当了,何必等今天呢。
在开往张家口方向的列车上,李文华老师少了我和他商量合作时的平静,似乎有点兴奋。他在餐车上买了二两白酒,就著一包花生米和我聊天。我第一次和李文华老师在一起待这么长时间,我把耳朵伸得长长的在听。
“办你来说唱团时,是我搞的外调。”李文华老师告诉我,“咱们团设在广播部里,这里是一级保密单位,所以出身不能有问题,最起码得清楚。”这事我不知道,如果没有和李老师在一起合作,他可能永远也不会对我说。“我和你爸爸聊了半天,知道你是隆福寺、东四牌楼附近长大的,这地方我太熟了。冯乐福、孙宝才、王长友、王世臣都在这儿撂过地,我没事就去‘听蹭儿(不给钱站在边儿上看艺人表演),因为每天都和我爸爸上猪市大街等着找工作去。那儿原本是猪市,卖肉的,后来成了人市,失业的都在那儿等活儿。‘人歇工,牙挂队,肠子肚子活受罪。我爸爸找着了活,我们就吃两天饭,找不着活儿,就饿两天。我是在东四牌楼小烟囱胡同那儿生的,后来搬到前拐棒胡同。我认得这点字全是小时候背《三字经》《千字文》得来的。也许是守着隆福寺,对相声、快板特感兴趣。大街上看着要饭的在店铺门口耍着牛骨头数来宝,准停脚,瘾头儿大了。那要饭的词儿编得好:
……我求掌柜的给了吧,
时间长了你省不下。
要省您从大处省,
省个十顷带八顷。
要算您从大处算,
算个十万带八万,
我老傻也能算,
算来算去要了饭。
别看要饭耷拉头,
要饭不在下九流……
“就这要饭的词儿,我听一遍准会,好像天生的穷命。后来小日本鬼子到了北京,在灯市口有个教会学校,暑假的时候招生,穷孩子免费上学。我去了,踏踏实实地学了点知识,念了两个学期的书。有一天,大中午的,学校同学们用大板凳在操场围了一个圈,忘记了是搞什么活动来着,我一看这个圆圈,想起隆福寺艺人撂地那场子来了。不知上了哪股邪劲,我跑到中间学习起相声艺人高德明来了。我给同学们唱相声里的柳儿:
哐里个哐,哐里个哐,
闲来无事我出趟城西,
有一个古庙盖得出奇。
……
里面住的不是僧来不是道,
里面住的是三个小幼尼。
……
大徒弟名叫人人爱,
二徒弟名叫万人迷,
数着师父的名字好,
人送外号叫掉了把的烂酸梨。
……
李文华老师学得惟妙惟肖,把我乐得前仰后合,我哪儿听过这个呀!他呷了一口酒说:“那时候十多岁,哪儿懂学校的规矩?同学们听了也乐,我也得意忘形,手舞足蹈起来。坏了,一位穿黑衣服的老师就站在旁边,大伙乐,他瞪眼睛。他把我叫了出来,问我哪儿学的?我说隆福寺听来的,他说我们学校教学生,不教要饭的,把我给轰出来了。轰出学校我不敢回家,上哪儿去?干脆,上隆福寺听相声去!”我听入迷地笑了,李文华苦苦地笑了。猛然间,我想起一个问题:“您办公室的工作怎么办?您这主任一走,这办公室……”“我这主任根本不是正式的。我不和你一块出来,上级的正式任命就下来了。昨天我给王团长打电话,我告诉他您调我到说唱团是说相声的,要当干部,我在工厂就当了,何必等到现在呢!”
四、您可别当干部,我跟着您好好学说相声吧。
调李文华来说唱团这事,我听王力叶团长讲过。1946年,李文华当了七十兵工厂的油漆工。这个工厂在1949年就为解放军生产枪炮了,改名为五四七厂,也叫兴平机械厂。李老师爱相声,爱说唱,自然是工厂里的业余文艺骨干。在工厂当学徒工的时候,一身破衣服,总穿没有后跟的破鞋,又爱说爱唱,加上胸前佩戴有“技工”字样的佩章,大家给他起外号叫“小济公”。这个绰号一叫响,更增添了李文华本人的风趣色彩。
全国解放以后,李文华老师如鱼得水。他上夜校补文化,到工人文化宫参加业余文化活动。演话剧,演京剧扮演小花脸,唱快板,说相声,1956年和1960年两次参加全国职工汇演。第一次表演相声获得了一等奖,并结识了马季;第二次和董凤桐合作为他捧哏表演相声《女英雄》时,加演了一段刚刚由当天报纸改编的相声小段《艾克答西方某报记者问》,在大会上造成轰动效果,一时间电台、报纸一通报道。
就是在1960年,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侯宝林的老搭档郭启儒先生年事已高,准备告别舞台,中国广播艺术团老团长王力叶同志决定选李文华去接郭启儒的班。
“我是在两年之内,四请诸葛。”王力叶同志谈起这段往事很激动:“发现李文华这一难得人才之后,我马上和马季同志商量,请他探听李文华的工作单位和职务,以便下手去‘挖,生怕行动迟了,被别人抢走。马季说:‘这人我认识,1956年全国职工业余曲艺汇演时,他也参加说相声,我们俩都获得了表演一等奖。他是北京兴平机械厂俱乐部副主任,共产党员,为人挺老实。我说:‘请你找到他问问,愿不愿意到我们团工作。如果愿意,我们就去商调。马季很快完成了任务,并告诉我:‘他愿意,就怕厂里不放。有了这个底,我立即向上级领导和人事部门写了报告,并征得侯宝林先生的同意。第二天,我便和另一个同志前往李文华所在的北京兴平机械厂。”
“这是个保密工厂,厂区不能随便进入,而俱乐部则在厂外面。于是,先到工会俱乐部。真巧,见到了李文华,并说明我们的来意。文华是个办事谨慎的人,他说:‘这事我得装着不知道,以免厂里以为我在活动跳槽,给你们的工作带来不便。我问:‘你个人的态度坚决不坚决?他爽快他说:‘我是共产党员,一切服从党的安排。如果不同意,我仍要安心搞好本职工作,是工厂把我培养起来的。他告诉我们到传达室先打电话,找党委宣传部,里面同意了,才能进去。宣传部领导的接待是热情的,但结果却令人遗憾。我一再强调李文华到广播说唱团为侯宝林先生捧哏的重要性,将来厂里出了这样一位演员,也是厂里的光荣,等等。部长说:‘按道理我们应该支援中央单位。不过,我们培养一个文艺骨干也不容易。他是我们厂里的先进工作者,曾作为文艺代表出席过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并于1958和1960年两次出席北京市第三届和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他不是一般的文艺骨干,他是我们厂的政治骨干,这样的人我们是不能轻易放走的。不过,我们可以把你们的要求向党委汇报,过些天给你们答复。就这样,我本想看看李文华的档案,摘抄一些材料便正式上报审批,这个打算落空了。”endprint
“回团后,我左等不见答复,右等不见回音,知道情况不妙,于是第二次来到兴平机械厂。上次见面的那位部长不在,由另一位同志接待。他很客气地递过一杯开水,抱歉他说:‘这事我们向党委汇报了,经过慎重研究,都不同意李文华同志调走,请你们谅解。我预感到会是这样的结果,要求直接见党委书记或厂长,当面陈述我们的理由和要求。接待人员婉转地讲:‘领导正在开会,我可以把你们的意思转达给领导,不过,这事看来不太好办。就这样,我第二次碰壁而归。”
“回来后,我想了两个办法:一是请马季找李文华,劝说他向厂里提出请调报告。可文华觉得这样做不妥,容易给领导造成不安心工作的印象。但他一再表示,只要厂里放,他是愿意到广播说唱团工作的。二是请当时的中央广播事业局(现在的广播电影电视部)干部处派人陪我再去一次,以提高商谈的级别。俗话说‘事不过三,这次还真有进展。除那位宣传部长外,还有一位厂领导出面接待。我们再三申述李文华作为侯寶林捧哏的重要性之后,厂领导说:‘我们很理解。只是现在找不到合适的人代替李文华同志的工作。这样吧,你们不要着急,要有一个过程,一方面让李文华再为我们厂培养一批文艺骨干,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有个时间物色接替他工作的人。等条件成熟了,我们一定放他走。但希望在这期间,你们不要直接和李文华接触,以便他安心工作。我问这个过程大概需要多长时间,厂领导回答:‘怎么也得一年半载的吧!话说到这份儿上,我们也只能表示感谢了。”
“两年过去了,我们仍得不到厂方同意放人的信息。于是,我又第四次出动。这次我带去两件‘礼物:一是为了感谢厂方对我们的支持,拟派马季等演员去厂慰问演出;二是向厂里领导表示,我们愿意承担厂里文艺骨干的辅导工作。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通过慰问演出,感动了厂领导,特别是马季现身说法,使厂领导当场表态,同意李文华调广播说唱团。自此李文华从业余走向了专业,成为一名他梦寐以求的专业相声演员!”
我像个孩子似的问这问那,也把王力叶说的“四请诸葛”的事讲给他听。他笑着回忆:“那时候我当俱乐部主任,如果想当干部现在怎么也混个副厂长喽!不过,也别说,也不净是好事。‘文革中工厂有人揭发我当过特务,那时候,我正在干校当司务长管伙食,我都不知道这事。结果,组织上外出调查了一个多月,纯属无中生有。后来,我知道了这事以后说:‘你们也是瞎调查,我要真是特务,我早在饭锅里下毒了!”李文华的幽默把我逗得“咯儿咯儿”乐个不停,我心里想:您可别当干部,我跟着您好好学说相声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