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之本味
2018-01-11李娜
李娜
冬日的夜,是那么长、那么冷,但同样是那么五彩斑斓、那么温暖人心。刚过五点,日头便无精打采地准备打道回府了。渐渐昏暗的都市,于夜色中焕发出了别样的生机。街灯盏盏,照亮了上班族、学生们的回家路。家里那顿丰富的晚餐,和幸福温暖的亲人共聚时光,让人们顾不得迎面来风的刺骨冰冷,拉紧领口,裹严围巾,压低帽檐儿,快速蹬着单车往回赶。
这顿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吃饱肚子)和精神意义(抚慰心灵)的饭菜的核心指标是丰富,而非丰盛。现代人的收入涨了,眼界宽了,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吃饭不追求大碟子、大碗的数量,也不需要大鱼大肉的丰盛,而是要丰富,要营养,要安全,要能满足自己舌尖的偏好,要吃得“健康”,吃得“舒心”。
天津静海产的青麻叶大白菜叶子多、菜帮少,水分足,鲜见费牙口、难咀嚼的菜筋,表面核桃皮一般的纹路俏皮又好看,因为叶绿素含量高,呈现出天然的淡翡翠色,开锅就熟,清香脆嫩。用它来搭配秋天买回家冻在冰箱里的渤海对虾,做成大虾熬白菜,只加蒜片、料酒、少许盐,就可令一家人满口甘甜。“大师傅”特意将一两一只绯红色的对虾摆在翠绿的白菜上面,是显摆挑选食材的眼力,也是在炫耀高明的烹饪手艺。不放水淀粉勾芡,为的就是留下菜汤儿,好和饭。天津人吃带鱼讲究吃“本地”的。来自舟山渔场的本地带鱼,相比于“国外同行”,个头儿虽小,但是肉质细嫩,颜色鲜亮,口感好。取窄窄的一条儿,切成半掌长的段儿,略用油煎,断生去腥,定好型。另起油锅煸香葱、姜、蒜,放入煎好的鱼,加面酱、糖、盐、酱油、水做成碗汁,在中小火上慢慢咕嘟。鱼肉肉质紧密,咸甜适口,就连里面的葱蒜都能下饭。炖魚的工夫,将出产自辛口镇的卫青萝卜洗去泥土,连皮一起切薄片,单用一味姜来炝锅,大火爆炒,放酱油入底味,加水烧开,放入提前烫好的红薯宽粉。火旺锅热,“赛鸭梨”的卫青萝卜经过炖煮彻底摆脱了那一点点恼人的辣与涩,水果般的香味随水蒸气渐渐氤氲了整个厨房。等到汤汁浓稠,色如牛奶,便随手撒进去点盐和白胡椒调味。上桌前,点两滴香油,放一小把嫩绿水灵的芫荽,它们是冬天里熨帖老人孩子肠胃的暖食利器,也是带着些许俏皮春意的暖心点缀。
两菜一汤,食材花费不贵,却能帮大人、孩子赶走一天的劳累,驱走令人手脚冰凉的寒意,以及各种工作、学业、生活琐事堆砌起来的疲惫感。一家如此,户户皆然。区别不过,你盘子里装的是长白山的蘑菇,我碗中的是云南的紫米,张大哥锅里炖的是产自江浙的冬笋咸肉,而王阿姨的饭后水果则是西安周至的猕猴桃。
这些看似平凡的食材,却因出产于最“适合”的地域——无论是海拔、土壤、温差,还是降水量、光照都对其生长最为有益,因此才能聚集最为丰富的营养,形成令人回味无穷的口感。它们,是我们的食物,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从眼前利益考虑,在最“适合”自己的家乡故土长成的食材,因为“适合”当地的生态环境,才会带给人们鲜、香等味觉体验,数十年甚至上百年来受到无数老饕的追捧;而从长远来看,也是因为“适合”,才会有利其所属的局部生态环境的稳定与和谐——不仅不会伤害身边的花花草草,还能做到“邻里互助”,成就可造福子孙的青山绿水。
我们今天的生活富足了,选择更多了,但吃东西却往往不求最好,只求贵、求新、求时髦——购买食材的标准不是口味、营养需求,而是挑广告力度大的,新、奇、特的,被各路“专家”冠以养生噱头的。看不上貌不惊人的猕猴桃,要买外表更加体面的新西兰奇异果;嫌弃樱桃的个头小,一年四季网购车厘子;即便冒着买到假货的风险,也只吃阳澄湖大闸蟹,却不知嘉兴湖、邵伯湖、高邮湖所产湖蟹滋味各有特色;被“科普”说藜麦营养丰富、能减重、降三高,于是即便数十元一斤,也要一窝蜂地去购买,却对同为主食,富含膳食纤维,能有效降低餐后血糖的小米、红薯不屑一顾。当然,市场上食材丰富,消费者尽可以选择自己想吃、爱吃的。但日常饮食丰富多样、适量均衡、互为补益不仅是满足味蕾之欢、护卫人体健康的根本,也会因消费导向驱动产业发展,保护地方自然环境。
我国幅员辽阔,是地理条件、气候条件、生态环境最为复杂多样的大国之一——从高原到盆地,从热带雨林到沙地,从季风气候到高寒气候,年降水量从几十毫米到上千毫米,差异极大。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孕育出了无数可供食用的野生动植物品种。而除了土生土长的“国货”,还有诸如黄瓜、胡椒、洋葱等“异国友人”随着历史发展、商贸往来和文化交融,在中国找到了适合自己生根发芽的新家乡。数万种口味各异、营养丰富、吃法多样的农产品,是我国几千年来农耕文明发展的硕果,也成就了旖旎多姿的地方菜系与饮食风格。
食之本味的美与妙,从重新看待与认识食物开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