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创建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市
2018-01-11连培华
文/ 连培华
武夷山市位于福建省西北部、闽赣两省交界处,前身为崇安县建置于北宋淳化五年(公元994年),1989年8月撤县建市,是“万里茶道”起点、福建省唯一以名山命名的新兴旅游城市。全市总面积2803km2,辖4个乡、3个镇、3个街道、4个农(茶)场,115个行政村,总人口24.29万。1999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
武夷山全市林业用地23.72万hm2,占全市土地总面积84.54%;生态林面积10.3万hm2,占林业用地面积的43.4%;森林面积22.54万hm2;森林蓄积量1911万m3;森林覆盖率80.46%。区内已定名的高等植物种类有267科1028属2466种。被列入《中国植物红皮书》(第一册)中的珍稀濒危、渐危植物有28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种Ⅰ级有4种,Ⅱ级16种。主要植被类型(包括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共分三个型组、五个植被类型、24个群系。主要植被有针叶林;常绿叶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竹林;经济林;灌丛;灌草;园林等。目前已知的脊椎动物有475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种Ⅰ级有9种,Ⅱ级48种;属于国际候鸟保护网的中日、中澳保护的物种分别为8l和和20种。武夷山国家森林公园植被类型多样,其集中连片的一千多亩保存完好的南方铁杉举世无双,非常珍贵。武夷山市古树名木挂牌保护单株古树名木620棵,古树群135群。
一、森林旅游资源概况
武夷山素以其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独树一帜的风光美景和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天人合一的和谐环境著称,享有“碧水丹山”之美誉。境内拥有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武夷山黄龙岩省级自然保护区、大安源景区、玉龙谷景区、武夷源生态旅游景区、武夷山齐云峰景区、青龙大瀑布景区、龙川大峡谷景区等。全市森林旅游地管理面积5.39万hm2,森林旅游地可游览面积4.96万hm2。森林旅游年收入192.63亿元,森林旅游从业人数59300人,森林旅游接待床位1.99万张,森林旅游接待餐位50951个,森林旅游从业人员5万多人。2016年,全市共接待森林旅游者1093.88万人次,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旅游收入占全市社会综合产值占全市GDP48%。先后获评全国十大文明风景旅游区、全国首批5A级风景旅游区、国家首批生态旅游旅游示范区、中华十大名山等荣誉称号,是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城市、最受海内外游客欢迎的旅游目的地之一。2006年大红袍被全国绿化委员授予“中华古树名木”。
武夷山市交通十分便利,前往武夷山旅游可乘坐飞机、高铁、汽车、火车等,也可经过高速路自驾游。在景区内,武夷山所有的景点都可以坐公交车到达。此外,沿途还有招手即停的旅游专线车,在主景区还有环保游览车。基础设施完善,有武夷山国家旅游度假——三姑渡假区,与著名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一溪之隔,距武夷山自然保护区40km,毗邻机场、火车站,距武夷山市区11km,交通十分便捷。目前区内基础设施完善,水、电、讯、路及有线电视网络布局合理,已建成各类宾馆、酒店130家,其中四星以上近10家,床位1.37万张。2011年以来,市政府投入几亿元为武夷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进行了立面改造,面貌焕然一新,度假区主街大王峰路和玉女峰路两边建筑物的整体立面将更加整洁、美观、和谐、统一。
二、多举措促进森林旅游
武夷山市坚持把森林旅游示范县创建工作作为全市重中之重的一项战略任务,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推动森林旅游示范县创建融入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全过程。
(一)突出融入经济,着力构建森林旅游产业体系。
一是充分发挥森林旅游功能带动作用,做强以旅游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深化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建设,启动国家全域化旅游试点建设,推进景区游客服务中心智能化、市民游客服务平台等建设,新创森林景观类4A级景区、3A级旅游景区各1家,新增主景区访仙问道慢游道、寻古探幽慢游道、度假区滨溪景观步行道等多条休闲慢道。持续减少山水观光旅游压力,推出茶文化之游、采茶体验游、暑期研学游、万里茶道茶文化体验游、乡村民俗游等特色主题旅游线路,完善提升印象大红袍实景演艺产品,武夷水秀投入运营并荣获世界主题娱乐协会2015年度“活动演出杰出成就奖”,开园运营美国冰雪王国之胡桃夹子主题乐园、香江茗苑、三木自驾游营地、航天体验馆、珍宝馆等,加快推进荣昌汇养生、云清美食街、奥特莱斯风情街、朱子文化森林旅游园、春舞枝花卉和神秘地球村等一批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全力推动旅游会展业发展,圆满承办第九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亚太旅游国际合作会议、第六届海峡两岸朱子文化节、国际马拉松比赛、国际骑游大赛、国际公路轮滑赛、全国青运会排球赛、全国女排冠军赛等会展赛事活动,入选“2015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精品线路”。创新实施“一元门票游武夷”和“低碳之旅·畅游武夷”旅游营销活动,大幅度提升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制定实施《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意见》,扶持文化创意、电子商务等服务业发展,连续两年成功获评全国电子商务发展百佳县。大力发展“养育养生养老”产业,制定“武夷娃”专属政策,开展“最美准妈妈”评选活动,着力打造“爱之都·孕育地”。加速三产与二产的融合,引导具备条件的工业企业建设观光工厂,建立了武夷星茶庄园、香江茗苑、遇林窑建盏等一批生产观光园。坚持走分类、分区域房地产发展路子,主城区加大建筑节能技术创新,努力打造“绿色房产”品牌;度假区、东部、南部地区着力发展养生地产、文化地产、农耕地产、温泉度假地产等项目,不断提升房地产特色化水平。二是做精森林旅游。在全市大力发展森林旅游的大背景下,做深做精森林旅游产业,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成效显著。开展开发森林观光、森林氧吧、森林浴、森林人家、民宿、森林山地运动等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依托的森林旅游业。
(二)突出融入自然,着力呵护和谐森林旅游系统。
一是严格管护森林资源。2015年武夷山黄龙岩获批省级自然保护区。严格执行限额采伐制度,规范采伐审批管理,对铁路、公路、河流两侧一重山和天然林实行禁伐。加大阔叶树种苗培育,改善林分结构。加大森林旅游公益林保护力度,累计划定森林旅游公益林保护区10.4万hm2;率先在全省建立县级森林旅游公益林,补助标准与省级森林旅游公益林一致,建立县级森林旅游公益林1.35万hm2。出台《武夷山市重点区位商品林收储实施意见(试行)》,2015年起每年由市财政自筹资金2000万元,通过“购买、租赁、合作”等方式,遵循“自愿、有偿、公开、优先”的原则,累计完成收储面积653.5hm2。认真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制,加强森林火灾预警监测和扑救指挥系统建设,建立健全市、乡、村三级森林防火指挥机构,建成市级扑火队伍3支190人、乡(镇)级扑火队伍28支700人,115个行政村都建立了20~30人的扑火队伍,至今,全市森林火灾发生率和受害率低于控制指标,未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大力开展古树名木挂牌保护调查,共调查单株古树名木620棵,古树群135群,合计古树名木3387棵。建立国家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对景区、东溪水库、兴田“三合一”水库等重点区域实行每日监测报告制度。及时完成森林病虫害目标管理各项指标,根据时节及时开展虫情调查,准确发布虫情动态。二是严守水土保持红线。坚持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审批和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加大对重点项目水土保持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崇阳溪干流及支流“河长制”,进一步明确我市辖区各流域各级各部门保护管理责任。制定河道采砂管理实施意见,停止河道采砂审批。
(三)突出融入城镇化,着力打造森林旅游宜居城乡。
一是建设森林旅游型城市。全面完成武夷大道、站前大道、武夷学院、崇秀公园、馒头山公园、武夷和园、小武夷公园、武夷广场等大型城市旅游项目,加快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垃圾中转站等硬件设施建设,完成市区污水处理厂、第二污水处理厂一期建设,建成星村镇污水处理厂,有序推进第三污水处理厂建设;改造传统垃圾中转站为压缩式垃圾中转站,垃圾二次转运站稳定运行。二是建设美丽乡村。大力整治农村面源污染,完成九曲溪上游、西溪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三清一示范”工程。“十二五”期间共新增乡镇、村污水治理设施77台套、配套污水管网69km,新增污水处理能力3093t/日,实现了乡镇建成区污水全收集治理。全面开展畜禽养殖场污染综合防治工作,完成8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污染治理,污染治理做到了设施化、制度化,达到粪污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清洁生产全过程。推进大安、五夫、横墩、后源等27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黄村村通过省级示范村验收。三是重拳打击“两违”。加强市容市貌管理,坚持“市乡联动、属地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原则,开展“两违”综合治理,以铁腕手段依法打击违法占地、违法建设行为。
(四)突出融入民生,着力释放绿色森林旅游红利。
一是保障饮水安全。建立饮用水源地森林旅游补偿机制,完成市区、度假区、星村镇、兴田镇自来水厂饮用水源保护区围网和绿化隔离带建设,落实辖区水源保护区标志牌、界牌、宣传牌、交通警示牌建设,全面解决农村不安全饮水问题,惠及人口近10万人。二是推进节能减排。积极推广清洁燃料,对新上项目执行严格的“禁煤承诺”制度。推广新能源汽车,更新电动公交车112辆、双燃料出租车34辆,发放机动车环保标志3.98万份。强化执法、重点监管。三是建设绿色交通。完成大王峰路改造、百花路、滨溪路慢行道、小武夷道路、文公路等项目建设,分段实施武夷大道(武夷大桥-机场)绿色景观提升建设,营造出“车在路上行、人在景中游”的意境。
下一阶段,武夷山市将继续把国家级森林旅游示范县创建工作作为森林旅游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纳入武夷山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加大工作力度、增加财政投入,强化和完善工作机制,使森林旅游市建设持之以恒地进行,并不断巩固、提高和深化,切实把武夷山市林旅游示范县建设提升到更高层次和水平,进一步丰富武夷山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内涵,努力实现“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森林旅游美”的目标任务,早日建成国际旅游度假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