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要搬新家了”
2018-01-11刘爱玲江苏省如皋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实验幼儿园
文/刘爱玲 江苏省如皋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实验幼儿园
“幼儿园要搬新家了”
文/刘爱玲 江苏省如皋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实验幼儿园
课程游戏化过程是课程改革的过程,我园利用幼儿园要搬家这个大事件,生成全园性主题课程,构建适宜幼儿园实际的活动内容和形式,通过研究和实践,逐步实现课程的适宜性,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幼儿的全面发展。
一、课程审议——身边资源,生成课程
新学期开学,传来一个消息:我们幼儿园将整体搬迁,政府异地新建的幼儿园楼房已经破土动工。下学期,幼儿园要搬新家了!
喜讯传来,老师们首先是开心:孩子们终于可以告别狭小的教室,到宽敞明亮的活动室学习、游戏了。接着马上又想到:幼儿园要搬新家,意味着每个孩子都要换一个新的环境。这对幼小的孩子来说,是他们生活中一件天大的事!孩子们知道这个消息后,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担心、害怕、不舍还是欣喜、盼望?
那几天,幼儿园要搬新家变成了我们幼儿园最热门的话题,老师们议论着、憧憬着,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一致认为:幼儿园搬新家,是与每个幼儿息息相关的大事。在辞旧迎新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仅要经历环境的变化,还要有一个心理适应的过程。幼儿是幼儿园的主人,哪有家里搬家主人不知道的道理?只有在搬家的过程中,让主人“当家作主”,参与进来,才是尊重幼儿,以幼儿为本的体现。所以我们应该好好利用这个资源、做一个主题课程。
二、课程预设——全园参与,班有特色
幼儿园搬家和每个孩子都有关系,全园的每个孩子都会亲身经历搬新家的历程,我们不能遗忘一个幼儿。因此,本次主题活动适合全园性开展。同时,因为,小、中、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各有不同,每个班孩子对搬新家的关注点也各不一样,所以,我们的主题课程以幼儿园的大活动为主线,引领全园的幼儿共同参与;班级的活动作为幼儿园活动的配合和补充。
三、课程目标——立足儿童,促进发展
幼儿园搬家是幼儿生活中一个具有独特价值和代表意义的节点。不管从儿童发展的意义层面还是从幼儿园课程的价值层面思考,作为幼儿在园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它绝对不应该是一个精彩活动的简单呈现,而应该是基于儿童立场价值思考的课程研究行为。因此,我们将总目标定为:让每一个幼儿都全程参与、亲身体验搬家的过程 。一是在搬家过程中表现自己、主动关心幼儿园里的大事;二是通过参观新园、告别旧园仪式等产生对旧园的怀念及对新园的向往;三是在活动中体验“幼儿园成长,我也在成长”的快乐。我们从感知、体验、抒发、想象、表达五个方面对小、中、大班年龄阶段的关键经验进行了梳理,确立了各年龄段目标,每个班都开展相应的辅助活动。
四、活动实施——分段进行,追随孩子
基于孩子的年龄特点和经验基础,活动预设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参观新园;第二阶段不舍旧园;第三阶段再探新园。
幼儿园搬新家,从老师的热点,变成了孩子的热门话题,又变成了家长们的热门话题。从孩子们的问题可以看出,孩子们迫切地想知道新幼儿园的样子,家长们对新园也充满探究的欲望。顺应孩子们的想法,带着家长们的问题,我们开始了“参观新园”的活动准备。
参观前,老师们多次到工地现场踩点,幼儿园召开了“家长志愿者见面会”,各班开展了“工地上的安全”、制作新园祝愿卡、设计参观路线等活动,全园家长和孩子都参与到活动前的准备中。参观的这一天,孩子们戴着头盔,怀着开心、激动的心情从安全通道进入,参观新幼儿园。他们有问题随时来问老师和家长,将自己的祝福卡挂在新园,给工人叔叔送上水,感谢工人叔叔的辛勤劳动。
参观新园活动使孩子们对搬家这件大事有了更深的体验,在老师们的帮助下,大班孩子制作了搬家倒计时牌放在幼儿园大门口。“搬迁倒计时”让孩子们直观地感受到在旧园的时间已经越来越短了,孩子们对旧园突然有了依依不舍之情。
怎样使他们的这种依依不舍之情得到释放呢?对于幼儿来说,游戏是他们的基本活动,体验是他们认识世界的最好的方法。因此,在“不舍旧园”课程活动中,我们通过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一系列体验和游戏活动,在情境中体验对旧园的不舍和对新园生活的期待之情。
怎样才能留住对老幼儿园的美好记忆呢?孩子们想出了不少办法:把老幼儿园拍下来、画下来,和幼儿园一起留个影,编一首园歌,在老幼儿园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追随孩子的兴趣,在这个阶段,幼儿园开展了以下活动:共唱一首园歌,共挂一棵园树,共留友谊身影,共住一个晚上,共享一个仪式。
在众多的歌曲中,我们和孩子一起选择适合全园合唱的歌曲,最终选择了儿歌《祝福》,将其改编成了我们的园歌:《二幼,我永远祝福你》。这首歌成了孩子们平时最喜欢唱的一首歌,孩子们活动的时候唱的是这首歌,来了客人表演的时候唱的也是这首歌。不仅是大、中班的小朋友能准确地、有感情地唱,小班的小朋友也会萌萌地唱。孩子们用歌曲抒发对幼儿园的热爱,歌词是重复单调的,孩子们对幼儿园的热爱是饱满和丰盈的。
幼儿园有一棵老师和孩子们共同创作的树。树上的每一片“叶子”都是不一样的,是孩子亲手制作的,代表着我们幼儿园每一个孩子。孩子们把代表自己对旧园的不舍、对新园的向往挂上园树。
“老师,我们离开幼儿园了,还可以回来看吗?”“我想幼儿园了怎么办呢?”把幼儿园画下来,和幼儿园喜欢的玩具留个影。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对幼儿园的依恋不断升温,孩子们舍不得离开他们朝夕相处的幼儿园。幼儿园的大型玩具有着他们成长的印记,长长高高的大圆桶滑梯从害怕它到亲近它、喜欢它,留下了欢乐的呐喊;小帐篷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户外小乐园……
刚开始进行这个主题时,小班幼儿刚刚入园,对老师和幼儿园都没有太深的情感,还处在对家长的依恋阶段。在活动进入到学期结束时,有的孩子回家哭了,对爸爸妈妈说:“我舍不得我们的幼儿园。”有的时候班上有物品坏了时,孩子们会说:“没事,我们马上要搬新家了。”在玩“娃娃家”时,孩子们会说:“布娃娃,你别怕,我们会把你们一起带到新幼儿园去的。”
大班的孩子与幼儿园的感情最深,“我想和小伙伴、老师一起睡在幼儿园,把幼儿园留在我甜甜的梦里头。”在孩子们的提议下,我们和孩子一起做起了留宿计划,组织全体大班幼儿进行“毕业留宿”活动,让幼儿尝试离开父母,在幼儿园留宿一夜,给孩子的幼儿园生活留下一份美好的回忆,进一步锻炼幼儿的独立性和自理能力,培养幼儿勇敢、坚强的品质。
在学期结束的时候,全园开展了成长仪式“我和幼儿园共成长”活动,看幼儿园成长纪录片、朱砂启智活动、唱园歌、送祝福,感恩、祝福、成长、喜悦,孩子们在成长仪式中,拥有积极的心态,获得幸福完整的体验,在活动中成长。
在一次次活动中,幼儿对老园的不舍、对老师的感恩之情、对同伴的友谊更加深厚。孩子们学会了爱,从爱周围的伙伴到爱幼儿园;学会了表达爱,知道了可以通过语言、绘画、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学会了关心自己身边的事。
小朋友的爱也感染到了家长,住在新园附近的家长经常主动去新园看一看,时不时来汇报新园建设的情况:幼儿园室外墙面已经装修完工了,教室内的地板已经全部铺上了,教室里没有味道呢!
家长的行动启发了我们,我们和孩子们共同商量,每个班都把住在新园旁边的小朋友组织起来,成立了班级“新园通讯组”。
新园通讯组的人员只有几个孩子,但是参与的是全班的孩子。每次活动前,班上幼儿会共同商讨、制定计划。被推选的孩子会带着大家的希望,和家长一起从各个角度拍下新园的照片。一开始是家长和孩子一起拍的,后来是孩子自己用手机拍的。拍的照片第二天和全园的孩子一起分享。
随着新园整体建筑的完工,孩子们对新园的向往越来越强烈了。我们又开展了“我为新园来设计”的活动。在新园的设计中,有弯弯的小桥、潺潺的流水,有丰富的玩具,还有和他们一起和谐共处的各种动物。他们不是专业的设计师,但经过了半年的活动,新园早已是他们心中熟悉的家园了。当孩子们真正住到新园时,他们会自豪地告诉小伙伴们“这里是我的设计”。
在主题课程实施过程中,老师和孩子一起制定规则,参与活动,在观察幼儿、了解幼儿的基础上捕捉教育契机,这样的课程是孩子喜欢的。在主题实施过程中,家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是历次活动中最高的。因为这样的活动是基于孩子的关心、了解家长的心愿而产生的。这样的课程也是老师愿意去做的,无论是幼儿园的大活动还是班级的小活动,老师能够追随孩子的脚步,关注孩子的兴趣和情感。在实施过程中孩子得到发展了,老师也更自信了。
若干年以后,当孩子看到与幼儿园的一张张合影,心中不由自主地哼唱一段旋律,走过当年他们的老“家”和新“家”时,一定会记得他们经历的某一个画面,脸上会涌起不由自主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