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域下体育产业商业模式研究
——以掌播体育为例
2018-01-11唐夏芳
文/唐夏芳
一、掌播体育的发展背景
为进一步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2014年10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文件,2015年5月,国家体育总局发布了《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重点指出体育传媒业要鼓励发展多媒体广播电视、网络广播电视、手机APP等体育传媒新业态。截至2015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88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3951万人。
互联网普及率为50.3%,较2014年底提升了2.4个百分点。中国新媒体建设起步较晚,但成长迅速,产业规模巨大,市场前景广阔。湖南掌播体育科技公司(以下简称掌播体育)正是在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中应运而生。在以创新为竞争优势的企业战中,商业模式的创新较之新产品或新服务更替,能给企业带来更长的寿命。本文尝试根据互联网环境的特征,结合元模式和互联网行业具体模式探求无限接近实况、具有完备逻辑关系的商业模式,在既保留元模式的指导意义的同时,增加可操作性。结合魏炜与朱武祥教授提出来的六要素商业模式和郭勤贵提出的需求定位商业模式,从定位、关键资源能力、业务模式、收入模式四个要素对掌播体育进行分析。
二、掌播体育的商业模式
(一)定位
企业的定位应放在一个行业的高度进行选择,而对企业的业务进行定义则是定位一个很好的开始。掌播体育面向广大在市公司、体育公司、广告公司和运动项目协会,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提供不同层次的新媒体服务。主要可谓分为三大类:(1)直转播。作为目前掌播体育的主要业务。主要是为体育赛事活动进行直播、转播服务,包括执行、字幕、信息、视觉包装;(2)新媒体全案服务。一站式的新媒体推广解决方案,包括平台搭建、专业直播、创意活动、原创内容、全媒体推广;(3)平台化建设。结合硬件与软件,提供不同价位的信号网络及直播服务的易体播应用系统。
除此之外,掌播体育避开以已经成熟的大型IP赛事为内容,转而瞄准大众体育。这样的选择不仅减少了进入行业的市场壁垒,也相应扩宽了市场、降低了交易风险,为争取媒体伙伴做好了铺垫。
(二)关键资源能力
企业掌握和使用一整套复杂的有形和无形资产、技术和能力,我们称之为“关键资源和能力”。经笔者访谈得知,掌播体育不存在固定的线下资源,由于其业务的特殊性,主要侧重仍是线上盈利。通过一系列运作,为客户带来流量,但不依赖流量为生。以独特的大众体育内容,吸引众多线上媒体合作,主要有新华网、人民网、搜狐、央视网、企鹅直播、腾讯体育等30多家主流媒体,再加上自身运营的媒体平台,独一无二的大众体育赛事内容,坐拥“内容”与“流量”。
除了上述资源优势之外,掌播体育员工构成博士学历的高学历人才占比超过10%,拥有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与优秀的执行团队及资金。
(三)业务系统
业务系统是指企业达成定位所需要的业务环节,各合作伙伴扮演的角色以及利益相关者合作与交易的方式和内容。我们可以从企业内部价值链以及相关利益者两个层面来理解业务系统的构造。[1]
企业内部设置五个中心:(1)综合管理中心,统筹公司整体业务,下设行政部门和财务部门;(2)技术中心,负责业务的技术方面,包括美工视觉和数据后台,分为两个业务模块,一个侧重技术开发,钻研企业未实现的技术;另一个偏向常规业务,立足于企业已十分成熟的技术,进行方案转化;(3)执行中心,也就是将综合管理中心下达的业务进行实现的部门。负责内容包括客户接洽、为客户提供直转播链接等业务交接;(4)策划中心,是企业的大脑。一般业务不会涉及到这一个部门,只有当IP级赛事活动、大型客户或特别客户的需求涉及到进行品牌形象包装或创造流量、提供方案等内容才会出场;(5)市场中心,日常工作包括市场开发、客户维护和搜集客户需求等内容。
业务系统的建立关键在于对行业周边环境和相互作用的经济主体的通盘分析。掌播体育根据不同客户(企业、运动协会、IP赛事)的不同层次的需求(直转播需求、全媒体方案需求、平台化建设需求),运用两种不同的业务流程进行满足。
(四)收入模式
一切商业经营行为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盈利,它是商业经营行为的根本目的,而收入是盈利的根本保障。掌播体育的收入与业务流程相对应。短期、小体育赛事实行一步到位收费模式,即签了合同后一次性付清所有费用;大型、特殊体育赛事活动根据完工周期的长短,分为预收款和结尾款两个步骤。根据周期的长短,预收款的次数可以相应地增加。另一项收入来源则直指掌播体育的技术研发,通过出售平台化建设的硬软件设备,即易体播应用系统获取收入。
三、掌播体育商业模式竞争力分析
(一)独特的定位是企业制胜的关键
独特的定位使企业产生独特的价值,在整个市场的价值网络中独具一格。掌播体育为流量和客户之间构建桥梁,满足以客户的需求为基准提供服务,减少闲置资源的产生,又以软资产输出为主,降低交易风险。然而,一个企业的定位是不可能亘古不变的。在公司成立的两年间,同质竞争对手的缺失使掌播体育独占市场蛋糕,不断提升的服务品质也使企业在行业中树立了一定的品牌形象,但这种情况并不会永远保持,掌播体育唯有响应市场变化,及时调整定位,充分利用企业市场中心的职能,对市场的趋势进行预判,才能在守住独特定位前期带来的红利,保持消费粘性,保持长劲发展。
(二)软硬资源兼容是未来发展趋势
掌播体育依据顾客不同的需求,提供不同层次的解决方案,而这些都是具有轻资产的属性。掌播体育轻资产的经营特征取决于企业核心资源能力倾重“软件”,在以信息经济为主流的现今看来这似乎是可以被理解的。徐志翰指出,真正的新经济时代应是传统产业与知识经济、虚拟经济和网络经济的全面结合。掌播体育要在行业中立于不败之地,仅靠轻资产是不足以长立于林的,必然调整自身的资源能力结构,软硬资源兼容将是未来发展趋势。
(三)创新是保持竞争力的最佳途径
技术创新一直是企业追求的创新方式,相比新产品或新服务,技术创新能够与商业模式创新相互驱动。掌播体育吸引客户的自然是能提供为客户解决问题的各种专业化方案以及服务,然而这些优势都会在出现同质竞争者之后不再极具吸引力。因此,单纯依靠互联网进行推广营销只是“互联网+”的皮毛,要真正构建“互联网+体育产业”的商业模式要从战略出发,不断创新,摆脱传统商业模式的掣肘任重道远。
四、结论
本文的研究是以前人对商业模式的研究为基础上,根据案例选择商业模式基本要素进行性质评价,批判性地反思掌播体育模式的隐忧。在聚焦于众多IP体育赛事的体育企业中,掌播体育以其独特的大众体育服务对象成为近两年的新兴力量,不仅充实了新媒体的内容,还为体育行业挖掘了全新的潜力,由于开发资金等限制在商业模式上还存在资源以及创新力上的不足,然而,这是一个尝试的时代,掌播体育走在前面,必然也会受到不确定性的制约,如何降低各种不确定因素所带来的风险,是今天乃至明天掌播体育必须考虑的。[2]
[1]魏炜,朱武祥.发现商业模式[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3.
[2]荆林波.阿里巴巴集团考察[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