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的比较
2018-01-11刘鹏飞
文/刘鹏飞
本文仅就以下几点作一简略比较分析:(1)奥林匹克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差异;(2)奥林匹克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容性。通过比较分析,进一步诠释“人文奥运”精神,为借奥运之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找到切入点。
一、林匹克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差异
奥林匹克运动在西方的文化背景下产生,古希腊文明和文艺复兴运动对奥林匹克精神产生了重要影响,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奥林匹克文化具有很强西方文化色彩。在人文精神方面,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与西方的人文精神由于源自不同的母体文化而表现出很大的差异。中国的人文精神代表着东方的人文思想,这种人文思想的核心内容是集体主义的。而西方的人文思想强调的是个体。比方说,人文思想“以人为本”的人,中国的理解是一个大写的人(集体),西方的理解是一个小写的人(个体)。
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在对人自身价值的认识上,中国与西方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在中国,人与人的关系突出“礼”的观念,而西方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在中国,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被完全融入社会之中,而西方,个人的行为从社会整体中分离出来,成为超越社会的力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东方重集体,西方重个体;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东方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而西方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即人对自然的改造和征服。西方的这种文化思想在奥林匹克竞技场上有一定的体现,例如过分强调个人竞技能力的表现,甚至一些比赛角逐与对抗的激烈程度使其偏离了人性的轨道,一些近似于非人性的比赛不断促进非人性化运动训练的发生。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的相容性
运会期间所展现的世界多元文化,虽然百虑殊途,但并不对立,并不排斥,反倒是并行而不相悖,并育而不相害,体现出和谐共存、相互包容的特点。而强调和谐又是中国文化的特质,中国文化在这方面特别能为世界做出贡献。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方块字“武” 的写法,就代表了中国人对于和平的理解。
三、借奥运之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作为有5000多年文化传统的文明古国,只所以能够接受明显带有西方人文思想的奥林匹克运动,是因为世界各民族文化之间虽然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但也有相容之处,奥林匹克主义的“更高、更快、更强”,追求人精神的最佳境界的思想,与中国的“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的思想是一致的,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民本思想及和平思想与奥林匹克精神也是一脉相承的。这些相通之处,使中国能够接受奥林匹克精神,并加入到奥林匹克运动之中。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与奥林匹克文化也有着很好的结合点。中国人在本原论上持气一元论,同时又从阴、阳的对立来理解气的构成和运行。中国人崇尚辩证思维,认为阴阳的矛盾运动推动了气化流行,在对矛盾的理解上,中国哲学崇尚和谐的精神最充分地表现出来,中国人不认为对立是事物存在的最终归宿和人类行为的价值取向,而是认为“仇必和而解”,矛盾双方的融合、和解才是最后的结果和最高的目标。孔子是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它所倡导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作为“全球伦理”的基本原则和人人都应恪守的“道德金律”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恰是指导人类达成和谐思想的行动指南。当代中国的思想家们,他们把握住我们时代的文化课题,进一步开发中国和谐思想资源,发展中国和谐哲学,提出“和声”、“和处”、“和立”、“和达”、“和爱”的和合哲学,以期人类能够达成一个和谐美好的未来社会。这样一种理想和精神,又恰是奥林匹克主义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
奥林匹克体现着全球不同国家、民族、文化和文明间的共同理想。友谊、和平、信义、公平竞赛、更高、更快、更强,体现着人类对文明和进步的共同追求。另一方面,全球文化又是丰富多彩的,呈现出千姿百态的多元格局。奥
奥运会提供了一个任何其他组织和活动在规模和活动目标上都无法比拟的世界人民情感与文化公开表达和交流的机会。然而,长久以来西方文化在世界处于强权状态,东方文化处于劣势,东方文化的悠久与灿烂没有在世界得到展示与弘扬。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为实现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促进人们对东方文化的认识,展示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为西方了解东方,搭建一个平台。这一平台将改变一百多年来东西方文化交流与对话的不平等。
中国在筹备2008年奥运会中,树起了“人文奥运”的大旗。人文奥运,即文化的奥运会,是指东西方文化的交融,特别是源自于古希腊的奥林匹克文化与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人文奥运体现东方文化特别是中华文明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开拓与发展。和平、和谐、和爱、和美所包含的天人合一、以人合天的和谐自然观的观念,是对奥林匹克更高、更快、更强的竞技文化的生动补充。充分开发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展示中华文明,尽显东方神韵,创造性地实现奥林匹克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在奥林匹克文化造福中国社会的同时,积极地以中国文化精华来补充和发展奥林匹克文化,积极倡导“和平、和谐、和爱”的精神,能够丰富和发展奥林匹克文化。
[1]张岂之.中国传统文化[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2]张岂之.中国思想史[M].西北大学出版社,1993.
[3]顾建华.中国传统文化[M].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