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教学对广场舞的接纳与发展

2018-01-11戴雨露

体育风尚 2018年2期
关键词:广场形式教学内容

文/戴雨露

广场舞属于一种都市大众类的舞蹈,其动作简单易学,并且更适合集体群舞。这一舞蹈形式不受器材场地等诸多客观因素的限制,并且具有很强的锻炼价值。在高校体育教学实践中,如果能够恰当地融入这一形式,不仅有利于充实和丰富体育教学的内容,而且能够更好地风度高校大学生的表现力、美感以及欣赏能力。文中先分析广场舞纳入高校体育教学的必要性,然后探讨高校体育教学接纳并发展广场舞的具体路径。

一、广场舞纳入高校体育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一)利于高校体育教学内容体系的拓展和增容

截至目前,实现同社会体育的融合与发展已经成了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趋向和主流。相应地,高校的体育教学也应持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强化其同其他类型社会体育形式的交流和接触,即通过有效整合并植入多样化的社会体育元素来对其教学内容体系进行内容创新和拓展[1]。广场舞是当下备受大众青睐的热门体育活动和项目,如果能够有效的对其进行接纳,将利于极大地丰富高校的体育教学内容,进而实现对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拓展及有效增容。

(二)顺应全新的社会发展形势给高校体育的必然诉求

从本质上来看,高校体育同社会体育间具有高度一致性,且在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如果能够有效的接纳并融合广场舞,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形势所需,同时还符合社会发展形势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诉求。从一方面来看,高校体育依托对大学生进行系统化的体育技能和体育理论的培养,让高校学生掌握更完备、系统的体育素质能力体系,最终基本上实现终身体育思想这一价值目标。从另外一方面来看,社会体育又可被视为高校体育教学同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的重要场地,校内学生的体育素养是否得到了切实提升,可以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进行有效检验。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如果能够有效接纳广场舞这一形式不仅能够使广场舞的发展领域得到有效拓展,同时还利于更好地开创广场舞发展的新局面。

二、高校体育教学接纳并发展广场舞的具体路径

(一)建构系统、完善的高校广场舞教学体系

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体育运功项目,其产生、发展和普及的过程都需要有相应的受众群体,并且需要受众全体的大力支持和广泛参与[2]。广场舞也是如此,要想将其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得到较高地普及和应用,最首要的是需要受众群体的建构及培养,这就需要高校体育在接纳并发展广场舞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这一运动项目同体育教学中的健美操、太极拳等项目的同质特征,同时依托高校这些项目教学的资源保障来有效建构高校广场舞的教学系统,借此来向学生推介广场舞的相关知识理论和运动技能,这样能够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广场舞综合素养发展和提升。

(二)善于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并发展广场舞活动

要想对某一体育运动项目进行有效衡量,通常可依托其常态化的发展态势来决定。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接纳并发展广场舞这一运动形式,并不是单纯地为了充实教学内容,同时还为了使其能在高校校园中得以全面普及并对其进行创新发展。相应地,在对这一运动形式进行接纳和推广时,应将促进其在高校校园内的常态化视为最终目的。普遍意义上,广场舞具有对一些基础设施项目需求较低的特点,其受参与人数限制不是很大,并在在运动频率和运动时间方面自主性更强,为了使这一运动项目能够更好地在高校实现常态化发展,就应善于利于学生的闲暇时间和课余时间,组织并开展丰富多样的广场舞活动,诸如校园广场、教室以及林荫甬道等都可被视为开展这一活动项目的场所。

(三)组织并建立高校校园内广场舞俱乐部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接纳并发展高校广场舞并不是无章可循的,也不能太过零散,为了保证并提升广场舞活动发展形式的组织性和计划性,还应切实提升并规范其发展程度。具体来说,可采取诸如高校校园广场舞俱乐部和团队等形式,来保障其开展的规范性。其中,广场舞团队具体负责的是对校园内广场舞活动的推介和宣传,借助于多种宣传形式来有效提升大学生参与这一运动项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组织并创建广场舞俱乐部主要是为了有效发挥其组织的凝聚功能,俱乐部通常都有其自身的规范化的准则,这些利于给学生参与这一活动提供相应的制度规范的参照,同时对于所出现的不良现象和行为能够给予规制和约束,进而来保障活动开展的实际效果[3]。创建广场舞俱乐部还有利于广场舞活动向着规模化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还有利于促进校园广场舞活动向着常态化的趋向发展,进而更有效推动这一运动在高校校园的深入普及和全面发展。

三、结语

综合上述分析,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恰当地接纳并发展广场舞这一活动形式不仅有利于充实并丰富高校体育教学的内容,而且还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同时利于更好地贯彻终身体育教育意识。

[1]马利超,关雅兰,陈智军.广场舞作为大学体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可行性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5(9):91-93.

[2]倪静芬.将广场舞纳入高校体育教学范围的可行性分析[J].科技资讯,2017,15(15):195-195.

[3]郭颖.广场健身操舞在高职体育教学中推广的可行性分析与应用[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6,24(12):112-113.

猜你喜欢

广场形式教学内容
春天的广场
在广场上玩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
广场上的大钟
圣诞暖心逛店之屯门市广场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