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鄂君启金节的价值及意义

2018-01-11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17年7期
关键词:寿县铭文楚国

(安徽省寿县文物管理局,安徽 寿县 232200)

浅析鄂君启金节的价值及意义

徐家久

(安徽省寿县文物管理局,安徽 寿县 232200)

鄂君启金节又称“鄂君启节”“错金鄂君启铜节”,青铜铸造,它的形式像剖开的竹节,是目前我国能够见到的保存最好、时代最早的铜节实物。它的发现,不仅为研究楚国时期的商业贸易,而且也为研究楚国时期的文字,楚国冶铸技艺等方面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具有一定的历史文献价值和艺术价值。它对于楚国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交通等方面都有着巨大的研究价值。

鄂君启金节;文化艺术经济贸易;价值研究

鄂君启金节又称“鄂君启节”“错金鄂君启铜节”,青铜铸造,它的形式像剖开的竹节。“鄂”为地名,今湖北鄂州,“君”为封号,“启”为楚怀王弟。节,即節,竹約也。即用竹子进行约束。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合符釜山”的传说,已经反映出“合符”之意。符节,是我国古代社会朝廷传达命令、调兵以及用于各项事务的一种凭证,就形制而言,有虎形、马形、龙形、竹。从制度建设的方面上来看,我国符节制度的起源显然要比西方社会早得多,早在华夏民族的先民时期,出现文字以前,人们就已经开始使用契刻的方式来记录事件。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人发现在竹木上进行雕刻可以保存更长的时间,从而出现了将某种标志一分为二,放于多处,从而成就了信物与凭证的雏形。

《周礼·地官·掌节》: “凡通达于天下者,必有节, 以传辅之”。符节的材质有角、竹、木、金、铜、玉等,用时双方各执一半,把他们放在一块相合以后就能验证真伪。早期的节就是剖竹而成的,这在《周礼·小行人》中有记载。后来虽然用青铜铸造,但仍多取竹节之形。目前能够见到的保存最好、时代最早的青铜节实物就是在寿县出土的楚国的“鄂君启金节”。

楚怀王六年(公元前323年),怀王封其弟启为鄂君,对他颁发了“鄂君启金节”,鄂邑水陆商队货运楚国各地。可见“鄂君启金节”是楚王颁发给受封于湖北鄂城的鄂君启的水陆通行和免税通行凭证符节。

1957年4月,在安徽省淮南市寿县九里联圩护堤工程中,寿县八公山乡原寿淮农业二社两位农民李义文、徐世均到邱家花园取土,无意中发现一件金灿灿亮光光的“竹节”,后来紧接着又出土3件,一共出土了4件。这年冬季,安徽省六安专区文物普查工作队正在寿县开展文物普查工作,菱角小学教师朱则英动员他们捐献出来,交国家保管。经文物普查工作队初步鉴定,此4件器物为“鄂君启金节”。其中,车节3枚,舟节1枚。鄂君启节的出土,在文物学术界引起了热烈的讨论。在1958年9月17日,毛泽东主席在视察安徽省博物馆时,仔细观赏了鄂君启金节,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郭沫若老先生得知后,通过国家文化部和文物局,在调看了“金节”的照片和摹本后撰写了《关于鄂君启节的研究》。同时,其他学者专家也对该器物进行了认真的研究,殷涤非和罗长铭撰写了《寿县出土的“鄂君启金节”》,于省吾撰写的《“鄂君启节”考释》,谭其骧的《鄂君启节铭文释地》,商承祚的《谈鄂君启节铭文中几个文字和几个地名等问题》,谭其骧的《再论鄂君启节地理答黄盛璋同志》,黄盛璋的《鄂君启节地理问题若干补正》和《关于鄂君启节交通路线的复原问题》,朱德熙的《鄂君启节考释》等论文相继发表[1]。

从专家学者的研究论述中可以看出,“鄂君启金节” 不仅制作精美,集融冶、铸、镌、嵌等高水平工艺于一体,而且文字书法流畅,繁简并存,充分彰显了楚国文化的辉煌。它的发现不仅为研究楚国的商业贸易、冶铸技艺等方面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而且对于文字演化的过程和艺术价值的研究也有重要意义,对于探究楚国政治、经济、军事、交通等方面都有着巨大的研究价值。

1 文字艺术价值

寿县出土的“鄂君启金节”(图1)分为舟节(其形式、铭文、内容均相同)、车节(其形式、铭文、内容均相同)两种。其中,车节长29.6 cm,宽7.3 cm,厚0.7 cm,是陆路通行证(图2);舟节长3l cm,宽7.3 cm,厚0.7 cm,是水路通行证(图3)。车节铭文如下:大司马昭阳败晋师于襄陵之岁、夏○之月、乙亥之日、王居于茂郢之游宫,大工尹○以王命,命集尹○○,○尹逆,○令阢为鄂君启之○○铸金节。车五十乘,岁能返。毋载金、革、黾、箭,如马、如牛、如特,屯十以当车;车如棓(棒)徒,屯廿廿(二十)棓以当一车,车以毁于五十乘之中。自鄂往,庚昜丘,庚邡城,庚○禾,庚畐焚(或作埜),庚繁昜,庚高丘,庚下○(蔡),庚居鄛,庚郢。见其金节毋征,毋舍桴饲,不见其金节则征。舟节铭文如下:大司马昭阳败晋师于襄陵之岁,夏○之月、乙亥之日,王居于茂郢之游宫。大工尹○○铸金节。屯三舟为舿,五十舿,舿岁能返。自鄂往,逾湖,徒(涉)汉,庚邔,庚芑昜,逾汉,庚郢,逾夏,内囗,逾江,庚○(彭)○,庚松昜,内浍江,庚爰陵,徒(涉)江,内湘,庚○,庚○昜,内○,庚鄙,内○,沅、澧、○、徒(涉)江,庚木关,庚郢。见其金节毋征,毋舍桴饲,不见其金节则征。如载马、牛、差以出内关,则征于大府,毋征于关。

图1 鄂君启金节

图2 车节

图3 舟节

楚国地区从远古时代就已经有了具有文字性质的原始刻画符号,虽然称不上文字,也谈不上书法意义,但楚国书法艺术起码可以追溯到西周中后期的楚国青铜器上面的铭文。先秦楚国文字可总括归纳为楚隶、楚篆、修长楚线篆、鸟虫书和垂露篆等书体。垂露篆在历史上又被称之为垂露书,在著名的《初学记》中曾有过关于垂露书的记载,其中提到,垂露书的特点是“如玄针”,同时“势不起劲”,具有婀娜垂露之感。根据楚国时期出土的文物进行腿短,当时的篆书以及鸟虫书都是通过垂露书的笔法进行雕琢和描写的,所以这些字目也被作为鸟虫书的类别,由于其重在用墨,突出垂露为主要艺术特征和特点,故列为垂露篆。鄂君启金节就是属于垂露篆的书体,从该书体的表现形式来看,该书体具有一定的书法艺术欣赏价值。从书体上来看,《鄂君启节铭》作为商朝末期和西周之间的书体演变阶段的名作,其主要是通过肥笔书体演变出现的。特别是在商朝的末年,由于肥笔书法更重视浑然天成,并不会出现悬针垂露的感觉,而是更倾向于细线笔道。由此可见,将两者混为一谈十分不妥。后来随着该书体的不断发展,从而形成了后来的垂露篆。垂露篆细节突出,婀娜淡雅,被当时许多国家的人们所喜爱,甚至还影响到了其他篆书的演变[2]。

《王子午鼎铭》也是属于垂露篆的代表作品。下面就以这件文物上的铭文为主要依据,来研究其特点。从历史的角度上进行分析,《王子午鼎铭》作为春秋中期的优秀作品,不但是我国最早的书法艺术作品之一,更是楚国当时期最为优秀的作品之一。从细节上来看,该作品的字体不但继承了春秋中后期修长的笔法,更是将鸟虫书的特点发挥到了极致,再加上垂露体的特点与笔画特色,从而形成了独特的笔画风貌(图4)。

图4 王子午鼎

垂露篆的字体是用半点和圆点来作为装饰作用,表现出了露珠下垂时的各种形态,与线条的笔划形成鲜明的对比,二种书体相映成趣,有悬针垂露之感。

《楚王熊朏盘铭》的整篇文字就是用垂露篆的字体来书写的。从《楚王熊朏盘铭》字体看,垂露篆夹杂在正篆书体中,有明显的装饰作用,既具有垂露点化之美,又与正篆整体书法融为一体,增添了正篆的书体美。可见垂露篆发展到战国末年,达到了非常成熟境界,战国时期的垂露篆,字长与字宽约7倍,垂露点的上端尖下端圆,充分表现了点的下垂的状态。垂露篆是楚国地区,也是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特色,东汉章帝时秘书郎曹喜,工于篆书,善于用悬针垂露的书体来书写。

“金银错”是中国古代金属细工装饰技法之一,也称“错金银”,在青铜等作为商朝时期的青铜器制作工艺之一,金银错被广泛的应用于马具、兵器以及各种器皿之中,为了更好地凸显金银错的特点,金银错是金属丝镶嵌工艺的一种,也就是用金银丝通过錾刻的形式在器物的上镶嵌成花纹或文字。作为我国青铜时代晚期的工艺类型,金银错的出现时间相对较晚,从历史的角度上来看,其有历史记载时,青铜工艺已经在我国发展了千年之久,特别是到了春秋的中后期才兴盛起来。这个时期的人们对于青铜器的生产已经十分熟悉,也是古代科学技术发达的重要标志之一,该技术不但提升了青铜器的生产效率,更是大大降低了生产周期,提升了金银错的工艺水平,促进了行业的发展。

2 政治经济价值

鄂君启金节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关税证件[3]和免税通关证件,展现了楚国时期经济发展和处于萌芽状态的征税手段。可见“节”是战国时期一种重要的经济管理制度,是封建统治者借以实现经济管理职能的非常重要手段。

(1)对于免税的规定。春秋战国时期,商品经济得到不断的发展,各诸侯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比较频繁。当权者为了征集财富,维护统治者统治天下的需要,根据国家建设的需要,也就选择了“以九赋敛财贿”的制度,这种征税制度的特点就是将关税的收缴权力直接赋予司管等专门机构,然后通过司门进行负责的方式开展管理工作。也曾有铭文记载到,当时的内容主要涉及免征的税收与过境的关税,所以鄂君启节的免税情况必然是通过楚王授权给政府来进一步执行的。同时,也体现了楚国时期的税收执行的制度是非常严格的。

(2)对免税期限和额度的规定。车节和舟节都有“嵗一返”的规定,表明了鄂君启交返“节”的期限为一年,即免税的期限为一年。也就是说,一年的时间一到,要是继续享有这样的特权,还要经过楚王批准。对于免征的税收数额,鄂君启节铭文上有严格的规定:“屯三舟为一舿,五十舿,嵗一返”。“屯余车其千乘” ,即楚国时期三舟为一舿,五十舿则为一百五十舟,是一次贩运和经济贸易中行驶舟的数量,说明了所免的关税是是有数量的。在众多规定当中,车节的车五十乘规定最为严格,其要求只要从事商业贸易的车节,就可以享受免征额度为五十辆车的基本数量。另外,在铭文中还有提到牛马羊的出入关,只要是有关于牛马羊的经济贸易活动,都是直接由大府进行征税处理,而不需要在关口进行征税。

(3)对禁运的规定。金“节”对于违禁物品运输的规定也是非常严格的,这与现代严格控制军火等违禁物资相同的。车节铭文曰 “毋载金、龟、箭、革”,即不能载运和贩运“金、革、龟、箭”等兵器,尤其不能运到与楚国交战的诸侯国,从而确保楚国的军事利益,说明在古代封建王国经济服从国家利益的需要。

(4)对于节使用路线的规定。从鄂君启金节铭文的内容上看,当时的楚国对商人贩运的线路作了非常详细的规定,舟节中记载:“ 就○ 、就涢阳、就彭泽、就枞阳、 就爰陵、 就洮阳、就郴、就木关、就郢”;车节记载:“就阳丘、就方城、就象禾、就柳棼、就繁阳、就高丘、就下蔡、就居巢、就郢”。持有金节的商人只有沿着当权者的规定的水陆线路,才能得到免税的资格。此外,由节的铭文还可见楚国国君对封建特权的限制相当严格。《韩非子·和氏篇》记载,自楚悼王时起用吴起之法“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意思是封建君王只是对“三世”进行封赏,“三世”后就收回原来封赏的待遇。鄂君启与楚怀王的关系是非常亲近的。虽然是至亲, 但楚王对鄂君启在国内经济贸易“舟车”有不同的要求,包括数量的限制、载物量的限制,以及通行证的要求,如果不符,就必须要缴纳相应的税费。

(5)关卡与“节”的制度形成的历史原因。关者,要塞也。古代商人在在出入要塞和关口的时候,都要以“节”作为通关凭证,并且缴纳一定税收,充分体现出“节”在我国古代时期封建国家的经济管理职能。马克思认为:“赋税的出现就是国家存在的一种象征”。可见税收是随着国家公权力的出现而产生的,封建王朝为了维持这种公权力,就需要公民交纳税费。从上述内容看,关卡与“节”的制度形成有其客观的历史原因:①关卡和“节”是封建统治阶级治理国家的需要。古代社会自发展到战国时期,商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贩运以及经济贸易活动都必须要经过严格的审查才能够予以通行,这不但能够有效促进各地区之间的经济稳定性,而且对于保障诸侯之间的贸易往来也具有相对重要的意义。②关卡和“节”是封建统治阶级补充费用的需要。在东周前,关口的主要职能是检查货物、维持社会治安等作用。《孟子》曰:“古之为关也,将以御暴。”东周以后,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需要通过税收手段,对商业进行不断调整。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鄂君启金节”在文字艺术价值上充分展示了当时精美绝伦的书法工艺水平,在政治经济活动中体现了完善的通商贸易经济管理手段。同时,“鄂君启金节”的发现也证明了寿县在古代的政治经济地位。

[1]王子今.中国交通史研究一百年[J].历史研究,2002(2):174.

[2]西梁平女儿子博客.缄书札石渠藏:垂露篆、鸟虫书及修长楚线篆[EB/OL].[2010-10-24].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e92e0b0100m02c.html.

[3]张后铨.鄂君启节的价值与东鄂地望[J].鄂州大学学报,2005(3):51.

Analysis of the Value and Signi fi cance of Hubei E Junqi Golden Festiva

XU Jiajiu
(Bureau of Cultural Relics Administration, Shouxian Anhui 232200, China)

E Junqi gold festival is also called "Hubei jinchic Festival", "wrong EJunQi copper gold Festival", bronze casting, its form as cut bamboo. It is the best preserved and earliest copper object in China at present. It is found that not only for the study of the state of Chu during the commercial trade, but also for the study of the state of Chu during the text, Chu smelting techniques has provided valuable materials. It has certain historical literature value and artistic value. It is of great value to the politics, economy, military affairs, transportation and so on in the Chu period.

E Junqi golden festival; culture and art economic trade; value research

K87

A

徐家久(1977-),男,馆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文物保护与管理。E-mail:1498948521@qq.com.

猜你喜欢

寿县铭文楚国
巧用构造法求解一类抽象函数问题
启簠、启戟铭文小考
汉皎光镜铭文释考
《自相矛盾》扩写
恣意浪漫的楚国器物
寿县古城墙:千年守护御“洪兽”
君有远行镜铭文释解
小燕子
论楚国乐律的自成体系及其乐学实践
寿县朱家集楚铜器“前”字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