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文物修复工匠的非遗体现
2018-01-11
(四川美术学院,重庆 401331)
试论文物修复工匠的非遗体现
陈佳星
(四川美术学院,重庆 401331)
从《我在故宫修文物》中所记录的文物开始进入研究,文物工作者所修的文物可能是名贵的物,也有许多是在我们认知观念中普通的物,但不论贵重与普通,它们都是当时社会的反映,也承载着历史的发展与变迁。文章从修复技艺的继承扩展到对修复精神的传承,对师徒传承制、“修旧如旧”的文物修复方法、修复师们所独有的工匠精神进行探讨,并将这种文物修复的内在精神也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
文物;修复技艺;师徒传承;匠人精神;非物质文化遗产
最近,有一部十分流行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①《我在故宫修文物》为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纪录片,重点纪录故宫书画、青铜器、宫廷钟表、木器、陶瓷、漆器、百宝镶嵌、宫廷织绣等领域的稀世珍奇文物的修复过程和修复者的生活故事,整个纪录片共3集,与该纪录片同名电影于2016年12月16日上映。,这个纪录片既让我们了解了一批伟大的“普通人”,又让我们体会到了文物修复的严谨与不易(图1)②引自《我在故宫修文物》海报。。这些文物修复师所掌握的是一门手工艺,它脱胎于普通的手工艺,但又由于手中之物的特殊,使其使命超越于一般的手工艺。这种对文物的修复不仅是技艺在古物上的重演,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担负着传承一种流传千年文化的使命,一种“格物”③格物,意为穷究事物的道理或纠正人的行为,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概念,最早出自于 《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精神,一种匠人精神,他们不仅是要恢复历史的遗存,更重要的是对文化的重塑,对文物修复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
图1 《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海报(来源: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16-06/13/c_135432379.htm)
1 穿越千年的器物
“文物是最有价值最为真实的历史资料。在漫长的岁月流程中,以其自身的形象,记录了某个时期参与过的种种社会生活,有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文化的、科技的,乃至日常琐事活动。通过文物的名称、质地、形象和用途等,阐述它们在当时社会中的特殊作用,从而去再现千百年前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而寻找出某个历史阶段的社会普遍现象。”④朱启新:文物物语,中华书局,2006年,第1页。[1]一件文物的珍贵,既是因为它身上所留下的时光的印记,更是因为它们所承载文化的延续和保存。从古至今,社会制度发生了变化,生活习俗也已转变,审美观点也有较大的差别,这会使后人在对文物的认识上产生了较大的差异。但是,不管我们与文物的距离有多远,它都是对当时文化与社会背景的体现,是对一段时光的承载。
古代的物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名贵的物”;另一种是日常用的“普通的物”,他们都是穿越千年,能够体现我国传统文化的物。
1.1 名贵的物
不同年代,不同用途,不同工艺使得每一件文物都有不同的价值,在文物中有许多是“名贵的物”。它们的工艺价值高,主要服务于王公贵族,或因存世数量少,或因它们在产生时代就较为名贵稀缺。对于这些文物的修复工作,一定是精益求精的,一幅古画,一件残破的青铜器、漆器、金银器、玉器、瓷器,一尊不完整的佛像、陶俑等,它们从发掘出来就受到考古学家的重视,自然会得到及时的修复。许多古物陈列在博物馆的橱窗中,不论是刻意保留一些修复过的痕迹,还是尽量抹去修复过的痕迹,都不会降低它们“名贵”的身份(图2)。
图2 钟表修复过程(来源:《我在故宫修文物Ⅰ》爱奇艺·纪录片视频截图)
1.2 普通的物
随着考古发现的不断增多,除流传下来的名贵之物和墓葬中的珍贵陪葬品外,还有一些用于陪葬或日常生活流传下来的普通之物。也许它们并不为人重视,可能置于收藏室的某一个角落无人问津。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这些普通器物也逐渐显示出自身的价值。它们是墓葬或古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透过它们会使我们更加了解古人的生活与丧葬习俗,因此修复师们也将它们视为珍宝,在对它们进行最大限度地修复,如故宫中被常年置于角落中的炭盆上的金属罩、木家具上的金箔(图3)等。这些作为实用之物,虽“普通”,但它们是古代日常生活的缩影,也有较为重要的研究价值。因此,这些“普通的物”既普通又不普通。
图3 家具上的金箔(来源:http://android.tgbus.com/download/wallpaper/201612/557987.shtml)
2 物之于人是启发——对修复技艺的继承
文物修复不是现在才有的职业,在清朝宫廷中便有许多文物修复师,在内务府的档案中经常能够看到对于文物修复的记录,可见那时的故宫便已积累了许多文物修复方面的技术手段。在现代的文物修复中,大多是采用中西结合的修复方式,两种不同的修复方式相互结合,亦能标本兼治,使得已经暗淡的文物重现光彩。
孙承枝是20世纪著名的古书画修复专家,他曾主持修复了传世名作《五牛图》⑤刘江伟,李韵:《故宫文物“起死回生”的传奇》,《光明日报》2015年10月10日。。白水浇到画上,黄汤流溢下来,孙先生用排笔蘸热水反复刷洗画面,画面破损依旧,但其纸色、墨彩、印鉴、题跋已焕然一新,针对千疮百孔的蛀洞,孙先生又用与原纸较为接近的故宫藏纸裁割拼对,粘连缀合,补口均匀不留痕迹(图4)。《五牛图》得到了重生,文物修复的技艺也得以流传。其实,在现代文物修复,尤其是书石质文物等文物修复中,开始引入西方的修复技术,西方的修复方式自然是采用一些物理、化学手段,但不论是运用物理手段还是采取化学分析的方式,都已不是中国历来的传统。而许多文物,如书画、钟表、丝织品等的修复过程,还是要采用中国传统的修复方式。中国传统流传下来的修复手艺是一种技艺的传承,也是中国文物修复的精髓,这才是唯一属于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西方文物修复技术所无法代替的。
图4 《五牛图》局部(来源:https://tieba.baidu.com/p/2376714572?red_tag=1213962688)
3 人之于物是相知——技艺传承的精神
故宫文物修复部门聚集着国内顶级的文物修复专家,他们不仅用自己的手艺来“拯救”一件文物,更重要的是想让这件文物发挥更为重要的文化价值,因此可以说这种技艺的传承不仅是对技艺的传承,更是对文化的传承。
3.1 师徒传承制
文物修复发展到现在所体现出的是一种代代传承的技艺。由于文物修复的特殊性,从一开始这个行业便不像其他行业那样大张旗鼓地培训、招聘,他们需要的是一种能够传承的手艺[2],在精不在多。因此,现在中国传统的文物修复手艺还在采用师徒传承制[3]。这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传承方式,师傅带徒弟,徒弟出师后尊为师傅再带徒弟,就这样一代一代地把手艺传承下来。比如,故宫中的模印技法便是这么三代单传(图5)。技法、手艺的传承固然重要,但这种特殊的师徒传承方式何尝不是一种特殊而独有的传承方式,何尝不是一种属于古老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图5 师徒传承(来源:https://movie.douban.com/photos/photo/2310163426/)
3.2 修旧如旧
在文物修复中,经常会听到一个词“修旧如旧”,即对于有文化底蕴的古物的修复,在修复完成后也要保持它原有的旧面貌[4]。以青铜器为例,目前对于破碎的中国青铜器,只能用中国传统的文物修复技术来修复,即使已经引进了国内外先进的科技和仪器,但它们也只是辅助工具。其实“修旧如旧”的原因很简单,即一件古物最重要的还是要再现历史,不能用主观的想法改变古物原有的面貌,复原、修补的部分要做到与其他部分相仿。国外的修复技术固然精准,但它可能改变了青铜器的表面颜色,这其实是对文物的破坏。因此,“修旧如旧”也是中国传统文物修复中流传下来的古老技艺所具有的特色(图6)。
3.3 匠人精神
匠人是对我国古代从事手工艺制作的一类人的称呼,他们做事踏实,认真对待每一件物品,而随着包豪斯所开创的现代设计,我国也开始了大规模流水线的生产方式,这也使得“匠人”这种用传统工具,手工制作器物的职业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远。然而文物修复是需要精细的手工技艺,需要这些文物修复师依然踏实、认真地修复着每一件古物的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一种用手艺演绎着让古代器物发挥的“匠人精神”,这也是一种对古人工作方式的继承。
我们看到那些文物修复师,并不会让人想到他们是脱胎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顶级的手艺人,他们的外表和穿着、装饰可能很普通,他们的性格内敛、平和,做事认真,一丝不苟,不会急功近利,更不会马虎做事,这也许就是他们能够做一名文物修复师所必须的素养(图7)。那些遥不可及的古物,对我们来说,也许是中国传统文化见证的物品,而对文物修复师来说,也可能只是手中的日常,但文物修复过程中需要的恰恰是修复师们那种“匠人精神”,这种“匠人精神”[5]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遗产就是他们一代一代继承下来的内敛、沉稳、平和的精神。
图6 用传统工具对文物进行修复(来源:https://movie.douban.com/photos/photo/2310173234/)
图7 故宫里的文物修复师(来源:《我在故宫修文物Ⅰ》爱奇艺·纪录片视频截图)
3.4 非物质文化遗产
前文中已提到文物修复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也许与普通的文化遗产有许多不同之处,但这种技艺也是与许多民间美术的技艺,如剪纸、刺绣等手艺有许多相似之处的,只是这种手艺的对象有些差别。然而文物又是文物修复师手中的日常,从这点上看,文物修复与民间美术的技艺似乎又没有太大的区别。
通过对古物的修复,为我们深入了解这件古物背后的文化提供了便利,每件古物是我们深入了解一种中国传统文化的最直观的方式。“物之于人是启发”,“人之于物是相知”,这种修复的技艺现在看来便是一种文化遗产,且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论是其“师徒传承制”,亦或是匠人们所遵循的修旧如旧的原理,还是匠人们所具有的内敛、沉稳、平和的心态,都是属于我们现代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通过《我在故宫修文物》这个纪录片,我们看到了一群朴实的人,在做着一些伟大的事情,这是一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敬仰,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这种手艺也是属于我们的特殊的文化遗产。虽然这种文化遗产之前很多人并不了解,但是,通过《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热播,会使更多的人了解到文物修复这个特殊的职业,也希望更多的人对文物修复这个极少数人从事的职业产生兴趣。
4 结论
文物修复在许多博物馆中都存在,但如果不是通过看这些纪录片与文章,则参观博物馆时我们会很少注意到文物修复这种技术的存在。当我们凝视展柜中的书画、印章、青铜器、金银器、陶瓷、漆器等文物时,很少会留意它们是否被文物修复师们修复过,也很少会联想到它们出土时的面貌。与他们手中穿越千年的器物相比,这些文物修复师只能算是“普通人”,但是文物修复师们又不是一般的普通人,它们的技艺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他们手中的日常,便是我国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他们掌握的技艺,他们所具有的匠人精神[6],他们一代代的传承方式,也是属于我们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1]朱启新.文物物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尹晓宇,胡程远.文物修复那些事儿[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06-06(02).
[3]吴雯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角下的师徒传承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6.
[4]邓锋.传统书画中的“修旧如旧”[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06.
[5]贾文忠.无形文化遗产:中国传统文物修复技术[J].中国博物馆,2002(4):64-67.
[6]安猛.论《我在故宫修文物》中传统手工工匠的精神气蕴[J].电影评介,2016(20):104-106.
On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Craftsmen in the Restoration of Cultural Relics
CHEN Jiaxing
(Sichuan Fun ArtInstitute, Chongqing 401331, China)
The main research object of this paper is the cultural relicsm in the film Masters in Forbidden City. The artifacts they have cultivated may be valuable, and many are ordinary materials in our cognitive ideas, but no matter they are precious or ordinary, they are the reflection of society of the time with the marks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In addition, this article extends the discussion from the inheritance of repair skills to the inheritance of the spirit of repair.Meanwhile,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institution of inheritance from that from the teacher to the students, the repair method of "repair the old as ols", the unique craftsmen spirit, and finally this inner spirit of cultural relics restoration is also included in the category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cultural relic; repair skill; inheritance from master to apprentice; artisan spirit;intangibile cultural heritage
G122
A
陈佳星(1993-),女,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美术考古与文化遗产。E-mial:sxcjx884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