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钟鼓楼

2018-01-11余明祥

乡村地理 2017年3期
关键词:钟鼓楼平坝楼阁

文/余明祥

“四川有个峨眉山,离天才有三尺三。平坝有个钟鼓楼,半截还在天里头”。这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平坝县城流传的民谣,如今,很多平坝人对此仍能朗朗上口。民谣纵然是使用了夸张手法,但这座平坝旧城的楼阁建筑,在当时却是实实在在的凌踞于其他民间房舍和楼堂之上,算得上是县城很高的一幢建筑物。

《平坝县志》记载,平坝西街钟鼓楼,系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建,光绪六年(1880年)重修,迄今已逾二百三十年之久。当初,这座钟鼓楼选建于县城西街(信泉路)中段,西门坡坡脚,一间石门硐上面。石门硐高宽均约十余公尺左右,门硐深约十公尺左右;为上下街通道。左门硐上建有两层三大间十余公尺高的砖木结构楼阁,屋面盖以青瓦,屋脊中间塑有一个如花篮式的宝瓶相与衬托,远观尤感别致。解放初期,人们自东街(复兴路)步行上西街,每上孙家坡二十七道石坎,向西仰望,钟鼓楼耸入云霄的壮观景象展现于眼前,显得更为巍峨雄伟。

钟鼓楼又名水星阁,系一佛教寺庙。传说当初庙内塑有一尊水晶娘娘(亦称水晶菩萨)佛像。旧社会时,有的人家曾去向这尊佛像乞求保佑生儿育女,也有去供奉还愿的。由于庙堂不宽,未用作办理其他佛事活动。庙内由地方人士和部分市民捐资金铸有一座大钟。这座大钟钟声十分宏亮,每一敲响,其声传遍全城。平时不允许乱敲,只是遇城中大街小巷发生火灾时,即敲响“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之声,接连不停,用以报火警,告知人们速往失火现场去灭火,直到火被扑灭钟声方止。由此,有人便叫这座钟为“指挥钟”。1937年至1945年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平坝县政府曾用这座大钟作传达防空警报用器。当时通知县城全体市民如遇敌机侵袭县城,则用钟鼓楼大钟敲响专司报警。记得当时规定,空袭警报:敲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之声,以示敌机侵入县境;解除警报:敲打“当!-当!-当!-当!-当!-当!……”之声,以示敌机已飞离县城。此间,钟鼓楼的钟声为市民防空避难曾起到一定作用。庙内还置有小钟盘、木鱼、鼓等法器,专供僧人信众早晚礼佛敲用。曾有一段时间,每逢农历初一、十五两日,早晚都敲响小钟盘十八次。人们曾说:“钟鼓楼敲的小钟,是紧十八、慢十八,初一十五敲十八”。由于钟鼓楼地处较高,所以,附近周围住户都能听到钟盘声音。

钟鼓楼寺庙建成后经百年之久,开初以来住持僧人,因年久失记法名不详。建国前后寺庙多是女僧人妙月经管,有一徒弟相伴。上世纪五十年代期间,女僧人连胜、连海两姐妹亦曾在寺庙住持数年,后离开外出。平坝解放初期女僧人何光荣、妙月、妙香、连净、净胜、连海和信众邵继莲、朱萍、张某某等人曾组成一个织布组集中在庙内织布一段时间,以维持生活。平时这些僧人、信众则是在楼阁下面右侧约有一亩的菜园种植蔬菜、苞谷等作物添补生活之需。由于庙宇日渐残破,有段时间无僧人住管。上世纪九十年代,信泉村村委曾暂用此处办公。

县城西街钟鼓楼,历来与其下面相继数十公尺的明代建筑“锁钥重臣”石牌坊齐负盛名,堪称平坝一处重要文物。鉴于该楼阁虽经二百余年仍尚能基本保持旧貌,经县文化部门报请平坝县人民政府于1982年公布为平坝县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政府拔专款进行了维修,钟鼓楼基本得以恢复原貌。

迄今已有230余年历史的钟鼓楼,植根于一代代平坝人的记忆深处。(雷国建/摄)

猜你喜欢

钟鼓楼平坝楼阁
平坝区委老干部局开展“送学上门”活动
紫檀木边嵌玉 石楼阁图挂屏
他用筷子搭起心中的楼阁
西安钟鼓楼下论飞行(第五站)
平坝区委离退局组织离退休干部参观考察活动
钟鼓楼下的素简时光——北京藏素企业总部会所
亭台楼阁知多少
平坝区关工委开展清明节扫墓活动
在钟鼓楼上回望——宾川县州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