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体育舞蹈课程教学开展和方法
2018-01-11罗姗
罗姗
摘要:随着21世纪现代化进程加快,现代化教育也不断得到发展。体育舞蹈作为时代新興的体育项目,是一种流行于国际的竞技性舞蹈,集多元特点为一体,在强身健体的同时也能陶冶情操、休闲娱乐,在我国备受喜爱。体育舞蹈教学也成为关注的焦点,如何根据现状分析展开有序高效的教学成为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体育舞蹈;教学;意义;人际交往;课程设置;建议
各大高校在不断发展中,不断引入体育舞蹈,但在进行体育舞蹈教学中,由于课程设置上存在诸多问题,加之学生对于体育舞蹈的学习意识不强,从而导致体育舞蹈教学没有达到预期教学效果,也不利于体育舞蹈的发展。只有明确教学意义,根据现状完善教学体系才能实现更好的教学,就此笔者展开分析:
一、体育舞蹈的教学意义
体育舞蹈作为时代新兴的体育项目,是一种新潮社会性舞蹈,流行于国际,运用于竞技。它历经多重演变成为社交舞蹈,风格多元,舞种多元。
体育舞蹈自身的特点和优点决定其教育意义:
(一)充实和丰富了学习生活
体育舞蹈课程的设置对于学习生活而言,一个轻松而又充实的过程。具有自由性和创造性,通过体育舞蹈的学习,使其在学习技能的同时,促进体能锻炼,身心也得到放松,使其学习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科学合理。
(二)促进人际交流,增强集体融入感
体育舞蹈属于社会舞蹈,又称“国际标准交谊舞”。在学习体育舞蹈的同时,要求社会交往能力,强调协作协调配合等。在进行教学时,有助于促进学生思想交流,增进友谊,培养团队荣誉感,同时,有利于今后的社会交往。
(三)强身健体,提高舞艺、舞技
随着健康健身意识的不断深入,全民健身热潮的兴起,使体育舞蹈备受青睐。体育舞蹈形式多样,在学习的过程中,强调与音律的协调,通过自如的舞步培养人的气质和形态,使身体匀称协调。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舞艺。
二、体育舞蹈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课程设置
由于许多高校对于体育舞蹈的教学意义认识不够,存在轻视忽略或者间断等现象,就像阳光体育运动一样,自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以来,各级各类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随着体育运动的热潮、营造浓厚体育氛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学校的有淡化的趋势。[1]从而体育舞蹈课时设置较少,教学效果不显著。
同时在对于教学时缺乏相关针对性教材辅助教学,且内容设置存在单一化,简单化问题,不满足学生需求。
(二)师资设置
据调查统计分析,大多高校的体育舞蹈老师并非体育舞蹈专业毕业,多以体育、形体、礼仪老师为主,导致体育舞蹈教学专业性降低。
(三)学生意识
教学过程尚未明确教学意义,导致学生对于体育舞蹈的意识性不强,存在过于放松,或单纯应付考核等心理状况,教学模式局限性甚至导致学生存在逆反或抵触情绪。
三、体育舞蹈的教学方法
(一)明确教学意义,完善教学体制
在推动体育舞蹈教学的过程中,学院方首先需明确教学意义,结合体育舞蹈项目的技术和教学特征[2]提高对体育舞蹈教学的重视程度,增加教学课时,完善教学体系,规范教学秩序,使学生也明白体育舞蹈学习的深远意义。
(二)加强师资力量建设 培养专业性师资团队
师资团队直接关系着教学效果,针对体育舞蹈教学上,学院方需加强师资团队的选拔,强调师资队伍的专业性,提高师资的业务能力,讲究动作的规范性,上课的感染性和传播力度,以及对教学效果做好定时反馈统计。
定期组织老师交流学习,多给老师提供提升学习机会,促进师资团队水平整体提升。
(三)完善教学模式 丰富教学内容
体育舞蹈教学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更加讲究寓教于乐,强调教学过程中的趣味性和感染性,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展现自我的自信。
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应该从慢歌逐渐过渡到快歌,采用一个循序渐进的节奏,让学生在感受音乐适应音乐中逐渐去配合音乐,使音乐与舞蹈相协调,给同学一个吸收和消化的过程,在华尔兹、伦巴等学习后不断过度到恰恰、牛仔等快节奏舞种,要做到多内容多层次。
其次,配合体育舞蹈教学,开展与之相关礼仪课程,使其学习更加全面更有深度。
(四)组织活动 丰富经验
在学习之余开展舞蹈表演,舞蹈比赛等,实现多形式的活动开展,丰富课余生活的同时培养学生兴趣,也为同学提供平台展示自己,这也是促进舞蹈水平提升的关键。
(五)做好安全预防措施
体育舞蹈作为竞技性舞蹈,在锻炼和学习上,易出现受伤状况。在推动教学安排时,加强伤痛预防工作,教学开展前做好安全预防宣传工作以及热身锻炼。
四、结语
时代不断进步,改革不断推进,高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效率、有效果、有效益的“三效”相统一的教学原则[3]体育舞蹈作为新兴的运动项目,由于自身特殊性使其教学意义深远,学习体育舞蹈有助于丰富生活,充实心灵,陶冶情操,培养气质等,高校在明确教学意义之后,在对教学模式的安排上要进行全面调整,使其教学达到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子强,卢春根,南昌市中学体育运动开展现状及对策[J] .江西学院教育学报,2008,29(6):60-62.
[2] 白建超.体育舞蹈的基本特征及其体育教学价值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2):115-117.
[3]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