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探究

2018-01-10牟翠翠

祖国 2018年22期
关键词:中学数学新课程教学策略

牟翠翠

摘要:新时期下,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新课程的全面实行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新要求,数学作为初中教育体系的基础学科,也要迎合时代的发展和新课程的要求,对课堂教学进行不断的创新与改革。在此背景下,本文主要针对新课程背景下中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进行分析和探究,希望给予我国相关教育同仁以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新课程 中学数学 高效课程 教学策略 探究

在新课程全面实行的背景下,教学改革成为了时代的主旋律,数学是我国义务教育的基础学科,初中数学相较于小学数学,其知识更加抽象复杂,对学生的数学思维、逻辑思维以及空间能力要求较高,很多学生在学习中都存在一定的困难,如果长期在课堂中无法理解和掌握知识,会对学生的学习信心带来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是进行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前沿阵地,是学校开展一切教育活动的最主要组织形式,课堂教学质量高低,与提升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具有直接关系。因此,数学教师要充分把握当代初中学生的特点,合理利用课堂时间,在实践中加强教学创新与改革,为学生打造高效优质的数学课堂,在满足新课程要求的同时,实现学生数学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重视备课环节

备课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工作,备课不仅仅是单纯的编写教案,更是备学生、备教材,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理解教材、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结合教学重难点内容,根据当代初中学生的性格特点和认知规律,找准教学的切入点,为课堂教学的有序高效奠定基础。

(一)钻研教材

数学学科具有逻辑性强、思维严谨等特点,因此,作为一名数学教师,需要秉承数学学科的特点,在备课中对教材进行认真钻研,包括參考书、教科书以及教学大纲,对教材进行全面而深刻的理解。首先,教师要掌握教材的基本概念和基础思想,以教材为导向开展教学活动;其次,教师要掌握教材的重难点知识以及教材结构,对教学中需要补充的知识做到了然于心;最后,教师要将个人的教学理念与教材充分结合,以教材为导向开展课堂教学活动。

例如在“平行线及其判定”这一节课教学之前,教师要通过备课掌握该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即:掌握平行线的概念、两条直线平行和相交的位置关系、会使用符号语言表示平行推论等。通过明确教学重难点内容,才能够明确课堂教学的方向,进而提升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了解学生

新课程指出,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在开展一切教学活动中,都要以学生作为中心。因此,一名合格的数学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较强的教学能力,还要善于了解学生,在备课环节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知识储备,熟悉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对学生可能在课堂学习中遇见的问题进行提前预测,然后制定解决方案,带领学生突破教学重难点内容。

例如在“有理数”这一知识点的教学中,该内容是初中数学教材初始内容,学生都是刚刚步入初中,对初中生活和初中数学知识还较为陌生,因此,教师要结合初中新生的能力特点、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进行备课,进而在课堂教学中缓解学生由于入学而产生的紧张心理,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选择教法

新课程提出要求教师在实践中要不断创新以及改革教学方法,进而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因此,教师在备课环节中,需要结合当代初中学生的特点,合理为其选择教法,在确定教材的过程中,还要考虑学生的数学能力和学法,包括课后作业、课堂学习以及学生自习等多个环节。

二、营造和谐环境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在课堂中创设和谐环境,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完成知识传授,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因此,数学教师要更新个人的教学理念,与学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营造和谐的课堂环境,进而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一)尊重学生

当代初中学生多为家庭中的独生子女,从小受到父母和家中长辈的宠爱,自尊心和独立意识较强,如果教师在课堂中以自我为中心,不尊重学生,很可能导致学生对教师出现抵触情绪,进而不喜欢数学课堂。因此,教师要给予学生尊重,尊重和包容学生的个性化观点,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二)表扬学生

教师在学生心中是神圣且公正的,教师每一个鼓励的眼神或者赞扬的话语都可能带给学生莫大的鼓舞,进而以更加积极和端正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因此,教师要注重在课堂中表扬学生。首先,教师要改变自己严厉的形象,对学生的回答和想法给予表扬,使用激励的语言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信心;其次,教师要在课堂中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引导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无论对错教师都要鼓励学生,促使学生感觉到教师的关注和肯定。

(三)关心学生

教育是一项充满爱的事业,想要构建高效课堂,需要以爱心作为基石,因此,教师要注重关心学生,这种关心不仅体现在知识的传授中,更要融入到课堂以及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当学生遇见不懂的问题而不好意思提出的时候,教师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困惑,并且耐心为学生解答,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平易近人和和蔼可亲;又例如,当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的时候,教师要以趣味的方式提醒学生,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使命就是学习。

三、设计实践活动

新课程要求数学教学要突出其实践性特点,学生作为数学课堂的直接参与者,数学教师要在课堂中为学生设计相关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促使学生明白数学的价值,进而更加积极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一)融入学生生活

数学作为思维的体操,通过数学学习能够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以及逻辑思维,因此,教师在设计实践活动中,要以新课程为指导,将数学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通过实践活动促使学生明白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明确数学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而保持更加持久的学习动力。

例如在学习“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这一知识点的时候,其教学目标为正确识别圆锥、圆柱、球体、椎体和椎体等立体图形,形成立体空间思维,提升学生的识别图形能力,养成善于观察和热爱生活的好习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要求学生联系实际说出生活中哪些事物为圆锥形、圆柱形、球体等,在带领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的同时,认识到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积累知识经验

学生在书本上学到的知识都是前人在经过实践后总结的经验,学生只有将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才能不断积累自身的知识经验,进而完成能力的提升和思维的锻炼。因此,教师在设计实践活动时要融入生活中常见的问题,通过具体问题引发学生思考。通过实践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更能够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进行锻炼。

四、创设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是新课程提倡的新型教学方式,同时也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在课堂中创设情境,通过情景教学引发学生的思考。

(一)创设情境

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当代中學生的生活经验和年龄特点,为其创设具有趣味和教学价值的情境,引导学生在教学情境中完成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学习“平行线”这一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火车铁轨的情境,以具体的情境引领学生开展知识探究。

(二)情境提问

教师可以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提出问题,促使学生更加主动的思考。例如在学习“负数”这一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返老还童》这一电影情境,人都是越成长岁数越大,而《返老还童》中的男主角是越成长岁数越小,如果人正常成长为正数,那么男主角这种逆生长应该叫什么?通过这一有趣的情境问题,可以引发学生更加积极的思考。

五、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要以当代初中学生的特点为基础,通过各种有效方式为学生构建和打造高效课堂,提升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学生未来的学习与发展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曾繁思.情感影响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A].十三五规划科研成果汇编(第一卷)[C].2017:5.

[2]黄锦.构建乡村中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A].《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八卷)[C].2017:3.

[3]林葵.农村高中实施数学高效课堂调查分析——以黄冈团风中学为例[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4,(06):70-74.

[4]彭立勃,陈谦.激发灵活性 打造开创性——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课程整合的高效课堂之我见[J].学周刊,2013,(25):152.

[5]李如德.基于减负背景下中学数学高效课堂的三点做法[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三卷)[C].2012:2.

(作者单位:山东省德州市禹城市辛店镇中学)

猜你喜欢

中学数学新课程教学策略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