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园问题的成因与法律防范思考

2018-01-10于子超

祖国 2018年22期
关键词:成因

于子超

摘要:随着我国校园问题事件的频发,日益受到了社会各领域的高度重视。校园作为学习的净土,在當前各类因素的影响下已经有了很大变化。校园问题事件发生以后,除了会对社会造成严重的影响以外,也严重损害着学生的心理健康,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对我们高中生来说,校园问题比较常见,其引起的因素众多,不仅需要政府与学校加强监督与管理,也需要我们自己学习法律知识,有效规避校园问题,顺利完成在校学习任务。本文将简述校园问题常见形式分析,并分析了校园问题的成因分析,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法律防范策略。

关键词:校园问题 成因 法律防范

校园问题是当前学校教育中需要面对与解决的问题,对学生的学习与成长都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并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对此无论是社会、学校还是我们自己,都应该深刻认识到校园问题带来的巨大危害,需要积极行动起来,采取合理措施应对校园问题。笔者作为一名高中生,在我看来应该在法律层面上对校园问题制定明确要求,通过加强对学校法律风险的防范,避免出现校园问题,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当然我们高中生来要知法、懂法和守法,坚决抵制校园问题的出现,努力完成自己的学业。

一、校园问题常见形式分析

校园问题主要是恶意利用肢体、语言和网络等手段对他人生理、心理、名誉和财产上实行侵权行为,常见于学生之间的欺凌和压迫,也有教师与校外人员实施的侵权行为,最后会让被欺凌者变得无助,从而陷入了弱势地位。从已经出现的校园问题中,不仅造成了人身伤害,对让受害者在心理上受到摧残和煎熬,其中校园问题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对受害人进行肢体与言语等方面的伤害,肢体上则为校园凶杀、打架斗殴等,施暴者对受害者身体造成伤害,目的在于让受害者畏惧自己。并采取嘲讽、辱骂和诽谤等方式让受害者心理产生害怕与无助。另一种与肢体、言语等有形伤害形式不一样,其属于一种无形的伤害形式,校园中常见形式有建立小团体或拉帮结派、散布谣言,刻意地冷漠、疏远、孤立他人,在某个团体排除受害者。近年来互联网发展速度很快,网络问题作为一种新型问题形式越来越常见,从根本上来说,网络问题结合肢体、言语等伤害形式,利用互联网呈现在大众眼前的一种侵权形式。如网络问题一般表现为利用QQ、微信和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将受害者相关视频和照片发布出来。只要出现校园问题,必然对人的身心健康造成巨大威胁,需要我们多方面加强防范,利用法律的武器解决校园问题的出现。

二、校园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当下社会的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风气较重,道德正义被轻视,生活中经常出现以违法手段解决问题的粗暴方式,学生会在生活学习中受到影响。学校周围环境相对恶劣,网吧、KTV等普遍分布于学校周围[1]。使得学生们经常出入这些地方,从而染上不良的习惯,极易因为钱财问题,用不正确手段解决问题。在社会生活中,学生选择学校比较突出,有些优秀的学生和丰富经验的老师集中于“名校”,素质相对较低的学生也相对集中于较差的学校。

(二)学校方面的原因

学校的教学和管理系统的形式化,学校不能从根源上改变教学的思想。学校一直实行的是传统教育,忽略素质教育,单一最求升学率、忽略道德教育的思想依然存在,素质教育很难跟上时代的进步。然而有的学校即使是实施所说的素质教学,大致内容仍然局限于在培养学生各种技能和考试技能方面,对待如何培育学生人品、如何让学生学会怎样生活、如何拥有健康的心态等方面没有重视[2]。在此之外,有很多存在校园问题的学校都害怕媒体的曝光揭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脱节。

(二)学生自己的原因

学生正在处于少年期、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都发生了改变,心理上的发展正处在叛逆期,对自身的认识不足,容易性格暴躁、做事不计后果,面对学习、谈恋爱、工作等问题,极易出现不良心理倾向,付诸于行动,对自身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来说,学生的心理与生理原因容易引起校园问题,既需要社会与学校的及时疏导,也需要清除了解自身原因,认真学习相关法律知识,避免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三、校园问题的法律防范策略

(一)完善校园问题相关法律体系

第一,对现有的有关学校问题的法律进行修改:最先针对刑事诉讼法中的刑事责任年龄的划分,已经相对落后于当代社会的发展,刑事诉讼法中的年龄规定对很对施暴者来说是一个漏洞,他们存在侥幸心理,在造成对他人的伤害后,又逃脱了法律的约束,使违法者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其利用年龄的划分可以为所欲为。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应该将责任年龄适当的改小,就像民法对名事年龄的修改一样,了解当代社会未成年人心理的成熟程度。刑事诉讼法用来规定对待校园问题引起者的戒尺,以此达到震慑未成年人的目的。第二,制定相关的针对校园问题的立法:我国现有的法律中虽然有不少的针对校园问题的法规,相对而言都不完善缺乏针对性。如果制定一本专门针对校园问题的法规,从明确学校问题的内涵、有效预防校园问题的出现、惩戒学校施暴者、有效的保护受害者等全方面制定一个比较完整的方案,从而有效的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有了明确的法律法规,办案机关和司法机关也有法可依,惩戒的尺度、法律法规的震慑力也将大幅度提升,从而降低犯罪行为。

(二)改善校园问题施暴者纠治方法

对于对嫌疑人的预防,可以从下面两方面进行有效的整改:其一,校园是问题发生的高发区,应当从防范和惩罚两个方面进行,从防范的角度,法律法规的宣传讲解方面不可或缺。预防学校问题的有效方式就是让学生能够强烈感受到犯罪所带来的不可磨灭的严重后果,起到对校园问题实施者的震慑作用。从惩罚方面,学校如果发现有不良行为,迅速做出反应,对危害性相对较小的学校问题,对实施者进行口头教育及书面的通报,并通知其家长严加管教;危害性相对较大的行为,学校要及时出面与公安机关交流,第一时间拒绝再次出现不良的行为[3]。社会方面。主要是监所外的执行和社区矫正管理制度的完善。应当加强监外执行机关和社区矫正机构的职能,发挥其管理的作用,而且可以创新其不完善规章制度,坚持有效的防范和惩罚有别的制度,既要创新性的构建相关的规章制度,加大法律宣传,及未成年人的普及,又要对学校施暴者设立相应的惩戒制度,以达到惩戒震慑的作用。

(三)监管部门应加大执法力度

执法机关应当加大执法力度,为未成年创造良好健康的生活氛围。执法机关应当加强学校周围的安保工作,有效的开展针对未成年违法的活动,改善学校环境。对存在于学校周围的网吧、KTV等娱乐场所,执法部门应该不定期突击检查,对于违反章程的场所,相关部门必须加大惩罚制度。有关部门还应该加大对性文化用品的查处,从而减少这些文化对未成年造成不利影响。同时,教育相关部门还应加大安全保障工作,增加校园安保,从而减少校园问题的发生。因而,对于学校问题的发生,公安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加大惩戒力度,只有采取多元化的有效措施,才能够产生应该有的震撼作用,对于那些第一次参与违法案件中的未成年,公安机关应当给予他们改造的机会,对于惯犯,公安机关应该严惩不贷。

(四)注重法律知识的普及

促进学校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就要积极创建法制社会,定期对群众进行法律法规的宣传。学校应该多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未成年的成长有着独特之处,男女身心有别,法律法规编写者在编写教科书时应当考虑到这一点[4]。同时,法律教科书的内容不能太繁琐,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学习,法律教科书的内容应该是通俗易懂的,学生才能更好的学习与理解。同时,学校还应该与时俱进创新法律教学模式,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让学生到拘留所参观学习,也可以在课堂上开展相关的法律知识竞赛,在学习中开展模拟法庭,这些都有利于学生法律知识的学习与理解。在校外,家长也应该对学生进行法律知识的传输,家长作为孩子的引路者,在平时的生活中要时刻注意自身的一言一行,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在此,家长也应该增强自身的法律意识,积极带领孩子学习法律法规,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从而避免校园问题的出现。此外,未成年要积极主动学习法律法规,用法律手段保护自身,从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四、结语

总之,在社会经济发展与社会转型改革的过程中,校园环境逐步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校作为学习的净土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导致校园问题频繁发生,如现在我们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都會在新闻媒体上看到与校园问题相关的报道。现阶段校园问题逐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成为了社会的热点问题,如何有效防范校园问题,对法律法规的完善是关系。对此需要政府部门对法律法规作出调整与规范,明确校园问题的责任,同时也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只有了解与掌握更多法律知识,也不会以身试法,将心思与精力放在学习上,为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翟高远,孙明泽.论校园欺凌的协同治理[J].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8,(02):48-51.

[2]王军.探究校园暴力行为之规制路径[J].法制与经济,2018,(06):187-188.

[3]陈琳琳,王彬.我国校园欺凌现象的应对与治理[J].法制博览,2018,(17):52.

[4]王久硕.从校园暴力事件频发引出的法律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8,(13):159-160.

(作者单位:广州市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成因
千年蝗虫灾害的暴发成因
晕纹石成因解读(上)
翻译实践问题及成因
信用风险的诱发成因及对策思考
山东主雨季突变特征及成因
“酒”类语符两个修辞场及其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