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促进新动能加快成长

2018-01-10张帅

祖国 2018年22期
关键词:工业服务发展

张帅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常态要有新动力,网络经济在这方面可以大有作为。推动互联网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发展,以信息流带动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物资流,促进资源配置优化,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推动创新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发挥积极作用。

创新助力“互联网+”城市服务生态繁荣

11月7日,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致贺信。习近平指出,当今世界,正在经历一场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为世界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迫切需要我们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推动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向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迈进。

会上,全国首个城市服务生态联盟——爱城市网发展联盟正式发布。该联盟由爱城市网倡导发起,与人民视频、苏宁易购、摩拜单车、通联支付、齐鲁晚报、齐鲁银行、天元数据等行业领导者共同发布,创新助力“互联网+”城市服务生态繁荣。

爱城市网打造一站式城市便民服务平台。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与普及,市民移动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如何打破信息孤岛,优化资源配置,从而更好地提升城市公共服务精细化水平,成为城市管理面临的新课题。目前,国内城市服务产品繁杂冗余,各自为政,难以协同,不但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也使得市民被迫面对海量服务工具,消耗过多精力筛选自己所需服务。针对当前城市服务现状,全国首个一站式、全天候的城市公众服务平台——爱城市网应运而生,借助浪潮“云+数”的力量,整合政府与社会数据与服务资源,通过移动端快捷应用呈现给市民,让市民直接享受智慧城市发展红利。发布会现场,爱城市网运营公司总经理罗森对爱城市网的平台意义进行了阐释,他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爱城市网如同一个魔方,容纳万千,市民所需的政务服务、民生服务、质量服务、金融服务、医疗服务等一系列城市服务,犹如魔方的每一个截面,集中在一起,“装进”市民口袋。通过资源整合,爱城市网利用一个城市服务平台,提供多城服务、多面服务,解决了市民所需。触手可及的“互联网+”城市服务,让市民轻松享受“一刻钟生活圈”,城市生活变得便捷智慧。同时,爱城市网倡导城市共治模式,链接市民、平台与城市,重构人与城市的交互关系。据罗森介绍,市民通过参与“质量链”、“啄木鸟行动”等城市共治任务,在城市顽疾治理、城市形象提升、市民生活质量提高等多方面貢献个人智慧,有效提高了城市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

“互联网+”城市服务新业态迸发蓬勃生机。作为全球互联网年度盛会,互联网大会聚焦了世界互联网发展趋势和前沿技术,历年来都是业界关注的焦点。此次大会上,爱城市网发展联盟的隆重发布对于“互联网+城市服务”领域来说,又有什么特别的意义?罗森用“生态联盟”四个字来阐释爱城市网发展联盟的定位。在他看来,爱城市网培育的是一片城市服务的“土壤”。通过浪潮“云+数”技术,借助“互联网+”的东风,爱城市网汇聚分散的政府服务、公共服务、社会服务资源以及政民互动渠道,让这片土壤变得日益肥沃。而此次发布的爱城市网发展联盟,则更多地担当了发展生态、繁荣业界的重任。合作伙伴可以在这片沃土上源源不断地栽下城市服务的“种子”,并通过相互的合作支持、交融碰撞,实现城市服务“硕果累累”。罗森希望,“爱城市网”能够成为城市服务的代名词。届时,无论是企业、政府还是个人,都可以在这片沃土中“收获”自己想要的服务,同时也可以通过完成城市共治任务,为这片土壤“浇水施肥”。如此,人与城市真正能实现共建、共治、共享,共同创造一个崭新的“美丽家园”。

我国将建先进工业互联网骨干网络

万亿市场空间或开启。“当前,互联网创新发展与新工业革命形成历史性交汇,互联网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快速延伸,工业经济由数字化向网络化、智能化深度拓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陈肇雄11月7日在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工业互联网的创新与突破”论坛上表示,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是事关我们能否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战略问题。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高翔指出,工业互联网作为互联网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是支持新工业革命的关键基础设施和推进“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石,是实体经济特别是工业转型和创新发展的关键依托。在浙江省省长袁家军看来,工业互联网发展成为各国竞争的焦点。发达国家围绕核心标准、技术和平台,加速布局工业互联网,构建数字驱动的工业新生态。“中国是全球制造业和产业发展的大国,中国的工业互联网企业在赋能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政府管理的前景巨大,有望达到万亿市场。”

央地协同迈入政策年。2018年2月,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宣布设立“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此后,工信部先后发布了《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等系列文件,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由此驶入快车道。今年以来,地方发展规划也在紧锣密鼓出台。如吉林省提出,到2020年初步建成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初步形成各有侧重、协同集聚发展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初步建立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体系,力争形成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浙江省提出,到2022年建成全国工业互联网发展先行区,到2025年建成全国工业互联网发展示范区。要加快打造1+N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产业支撑体系、网络基础体系、安全保障体系等。湖北省提出,通过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3年内让3万家制造企业“上网触云”。“下一步要加强网络技术标准、体系架构的统筹规划、有机衔接,构建先进的工业互联网骨干网络,推动形成统一的工业数字化互联接口标准,引导支持工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部署新型网络技术。”陈肇雄透露。

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将成发力重点。“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在应用创新和模式等方面发展迅速,但在技术发展等方面距离国际先进水平还有明显差距。”高翔指出。陈肇雄指出,下一步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建立工业互联网共性技术体系。“以关键核心技术为主攻方向,加强5G工业应用、边缘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协同攻关。面向生产制造新需求,加强网络化协同制造、智能制造、云制造等应用技术研究,形成技术研究和产业应用互促互进的良好局面”。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将成为发力重点。高翔指出,要抓好技术链核心环节,特别要加强对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关键技术的研发,打造布局优化、系统协同发展的工业互联网核心技术生产链,更好地支撑传统工业全方位、深层次、革命性转型发展。陈肇雄表示,要促进人工智能与云计算、大数据、5G等技术交叉融合,深化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工业互联网、智慧工厂建设。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刘烈宏看来,在工业领域,物联网的感知、控制、决策等能力要素正加速渗透上下游各环节,从而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预计在2025年全球将会有近140亿个工业物联网连接,中国将是非常重要的物联网市场,市场规模达到40亿。”GSMA首席执行官洪曜庄说。

持续力倡实现互联互通,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新篇章。世界互联网大会已经成为全球互联网界的盛会,中国不断向世界发出深化互联网与数字经济交流合作的新邀约。在“地球村”里,互联互通逐渐成为一种常态。早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如何建设一条更顺畅的数字丝路,已经成为互联网大会上的一个热议议题。从G20杭州峰会制定《二十国集团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到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形成《“一带一路”数字经济国际倡议》,数字经济时代,一条正在筹划中的“数字丝绸之路”,能让要素在“弹指一挥间”完成流动。此外,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等关键词,彰显着中国发展数字经济的决心。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作为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后中国举行的一场重要的国际会议,聚焦“数字经济”,强调“开放共享”,积极推动数字经济发展进入新的篇章,让互联网经济发展成果造福人民。

李克强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

就在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召开后的第二天,11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就当前经济形势、谋划明年发展听取意见建议。会上,黄益平、何德旭、魏尚进等专家学者和浙江荣盛集团、紫光集团、智联招聘等企业负责人围绕宏观经济运行和政策、民营企业发展、技术创新、就业市场形势等发了言。李克强同大家深入交流讨论,希望广大专家和企业家围绕促进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破解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积极出良策提建议。

李克强说,今年以来,全国上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积极应对各种困难挑战,经济在高基数基础上保持平稳运行,新动能蓬勃发展,城镇新增就业提前实现全年目标,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但国内外环境错综复杂变化给经济运行带来了新的下行压力,实体经济困难增加,地区、行业走势出现分化,矛盾和问题不容低估。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定信心,未雨绸缪,做好应对困难的充分准备,精心谋划好明年发展,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更好发挥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等优势,培育壮大新的支撑力,确保经济平稳运行在合理区间、向高质量方向发展。

李克强指出,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密切跟踪国内外形势变化,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加强预调微调,提高政策的协同性,更加精准施策,营造稳定可预期的宏观环境。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补短板促升级,更大力度减税降费,采取有效措施努力让民营企业、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状况有比较明显的改善。把就业优先放在宏观政策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对重点群体就业服务力度,引导多种方式灵活就业,保持比较充分的就业,创造更多社会财富。

李克强说,促进发展一个关键环节是要为企业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围绕企业关切和诉求完善政策,设身处地帮助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克服困难。要在深化改革上下功夫,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进一步减少审批事项,扩大民营企业市场准入,鼓励和支持他们进入基础设施、基础产业等领域,保障公平竞争。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抓手支撑更多就业,支持各类企业瞄准市场需求攻克关键技术难关,不断增强自身竞争力,促进新动能加快成长。要在扩大开放上下功夫,对国有、民营、外资等各类企业一视同仁,使他们投资兴业更加便利、合法权益得到更好保护。

“互联网+”助力现代农业快速发展

“能交水电话费,能查询市场信息,还能订购种子化肥,销售农产品……”日前,在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宜城街道张巷村益农信息社里,信息员小倪正为村民讲解信息平台的功能。

“帮我查查南瓜有哪些新品种,现在捂秧还来得及吗?”村民杨更生向小倪提问。小倪轻点鼠标,很快就查出有关南瓜种子的信息:从品种介绍,到育种护秧,到田间管理,再到采摘收获,都一一展现。老杨看后连声赞叹:“益农信息社真的方便了农民!”

“益农信息社是由农业农村部授权挂牌,并在农业农村部网站统一注册管理的信息进村入户试验点,旨在统筹城乡均衡发展、缩小数字鸿沟,将农业信息资源服务延伸到乡村、农户。”丹徒区农委综合科副科长张军介绍。丹徒区推进信息进村入户以来,88个行政村完成信息社建设任务,实现了村级全覆盖。全区共建成标准站78个,示范站10个,区中心站1个,形成了立体式信息进村入户体系,“互联网+”助力现代农业快速发展。

据了解,丹徒区中心站除具备服务功能外,还承担着辖区所有益农信息社的管理、资源共享、物流集散等工作,并对接开展农产品上行相关服务。标准站、示范站则全部实现“六有”,有场所、有人员、有设备、有宽带、有网页、有可持续运营能力,为村民提供公益服务、便民服务、电子商务、培训体验服务等。

“进一个门,能办百样事,让小农户顺畅连市场。”辛丰镇新型职业农民韩树林说,有了电商平台,不仅能方便购买农资,还为基地生产的有机稻米打开销路。“解决从生产到销售全过程的问题,公司的稻鸭共作基地越来越大。”韩树林高兴地说。

下方村村民朱玉梅,通过终端一体机查看农资价格,发现这里的农资价格便宜。“平台上买农资能货比三家,今后生产成本能省下不少钱。”

“目前丹徒区益农信息社进入提档升级阶段,依靠‘互联网+推动绿色发展,为现代农业插上腾飞的翅膀,让农民得实惠、企业得发展、政府得民心。”丹徒区信息进村入户示范工作小组组长窦峰云说。

信息化带动,丹徒农业迈向品牌化、精致化发展。在上党镇敖毅村,建成集生产、销售、旅游为一体的黄桃基地。目前基地年产黄桃1500多吨,亩均产值上万元。每年举办黄桃节,休闲旅游延伸了农业产业链,成为强村富民的示范。

在外打工的敖毅村农民刘国锦夫妇返乡创业,家门口种瓜菜,一年能有十几万元收入,不比在外打工差。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留住了鄉愁,让越来越多的农民鼓起了钱袋子。

猜你喜欢

工业服务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工业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工业4.0”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