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学专业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8-01-10李连璧
李连璧
摘 要:结合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从构建紧跟时代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多元化的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等方面,研究互联网+背景下广告学专业“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路径。
关键词:互联网+;广告学;以学习者为中心;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34-0003-01
随着移动互联网迅速普及,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与以往大不相同,广告行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媒体时代的广告学专业需要注重培养能够满足行业需求的、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和应变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这就要求高校注重转变角色,重建教学关系。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为互联网+时代广告学专业的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构建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切入点。
一、“互联网+”时代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目前,国内已有三百多家本科院校开设了广告学专业。面对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冲击,广告学专业的人才培养面临以下几个问题。首先,人才培养进化速度与行业不匹配。互联网时代广告行业的快速更迭是以月为单位,而广告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却以几年为一个周期。最新的广告理念和广告技术无法迅速进入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也没有相匹配的师资资源,这种不匹配一定程度上导致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脱节。其次,师资力量稀缺。一方面表现在专业教师人数的不足,另一方面也表现在教师实践经验的不足,缺少行业一线的从业经历,难以将最新的理念和知識技能传授给学生。再次,实践教学效果有待提升。一些高校地处偏远,当地广告业不发达,广告学专业实践教学多为模拟操作,教学方法单一,存在闭门造车的现象,难以将理论转化为实践中的生产力。
二、广告学专业“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路径
1.构建紧跟时代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
面对瞬息万变的广告业,广告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需要在完整覆盖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体现一定的包容性和前瞻性。要根据行业需求的新变化适时调整课程体系,以适应新媒体、大数据、数字营销等重大行业趋势。黑龙江大学广告学专业2015版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目标中明确提出要突出以新媒体与大策划为核心的专业特色,依据行业需求设置网络与新媒体概论、数字营销等课程,增加新媒体有关课程的学分和课时量,并在选修课中增加融媒体制作相关课程,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修读课程,以增加对互联网与新媒体的接触和熟悉程度。三年多的实践证明,这一人才培养方案在帮助学生掌握广告行业前沿动态,学习新技术和新理念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广告学专业教学体系更加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除了讲解理论知识之外,还需要引导、鼓励、支持学生参与课堂互动,参与专业实践。互联网的普及让信息的共享更加顺畅,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地域差异,给地方高校广告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带来巨大的想象空间,黑龙江大学广告学专业在这一领域进行了较多的探索和尝试。黑龙江大学广告学专业提出“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教学理念,把国内外的广告创意大赛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针对大赛中的真实广告命题进行策划、创意和设计,教师则给予全程指导。专业教师持续三年采用这一教学模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生团队先后获得2017年One Show中华青年创新竞赛银奖、2018年最佳金犊奖(全场大奖)、2018年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春季赛金奖和全场大奖入围资格。
3.构建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效果评价体系
传统的课堂教学效果评价以任课教师为主体,评价方式较为单一。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应整合各方资源,引入多个主体,更加客观地呈现教学效果。在黑龙江大学广告学专业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评价、学生互评、业内专家评价、网络数据评价都是较为有效的评价方式。教师评价着眼于学生对本门课程知识和能力的掌握程度以及实践作品的创新性和完成度;学生互评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参与感和责任心,可以采用同班同学评价、跨年级同学评价等方式,通过规则的建立规避非理性的评价倾向;业内专家评价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可以采用邀请本地传媒和广告、公关行业人士走入课堂,参与学生实践作品的讨论和评价的方式;网络数据评价适用于网络传播的广告作品,评价者可通过视频播放量、文章及图片点击数等精确数据来衡量传播效果,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综上所述,“以学习者为中心”代表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方向,在互联网时代这一理念更加具有现实意义。这一领域的探索,将为未来广告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新思维和新方法。
参考文献:
[1]沈月娥,马俊华.高校广告学专业教育现状及特色发展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09).
[2]贺武华.“以学习者为中心”理念下的大学生学习力培养[J].教育研究,2013(03).
[3]刘献君.论“以学生为中心”[J].高等教育研究,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