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拼多多火线阻击大空头

2018-01-10

中国经济信息 2018年23期
关键词:财报营收报告

【如果此役胜利,拼多多或许会成为全球闻名的沽空机构难以攻克的“碉堡”。】

各大媒体围追堵截,不仅没让拼多多折戟沉沙反而愈战愈勇。最近,更是传来有国际空头机构疯狂围剿,但是拼多多也没事。很多人都在疑惑,这家遭到全球做空,却似乎像个打不死的小强一样依然坚挺的公司到底牛在哪里了?

2018年7月26日,成立不到三年的拼多多在美国纳斯达克完成上市,成为今年国内最受人瞩目的互联网企业。在拼多多上市之后,其是否还能继续保持之前的高速成长,是业界较为关注的一个话题。

评估为“不能投资”

2018年11月20日晚,拼多多发布了在美国上市之后首个季度(2018年7月1日-9月30日)的财务报告,这份财报一定程度上打消了外界关于拼多多未来成长性的诸多顾虑。

拼多多三季报财报数据显示,相较二季度,年度活跃买家数新增4200万,平均月活用户新增3700万,表明平台在维持用户高速增长的同时,实现了极高用户留存率。截至2018年9月30日,拼多多活跃买家的年度平均消费额为人民币894元,较二季度763元环比上涨18%。

高速增长的活跃买家数量以及年均消费额,证明拼多多在保持用户高速增长的同时,也维持了极高的用户留存率与用户黏性。但值得一提的是,在三季報发布前,11月14日,知名做空机构Blue Orca发布了一份针对拼多多的做空报告,质疑后者交易规模、员工人数、营收等数据存在造假行为,并据此称拼多多每股只值7.1美元,这和前一天拼多多的收盘价相比折价约59%。

但Blue Orca对拼多多的做空却没有收到预期效果。11月14日,Blue Orca发布报告当天,拼多多股价却大涨11.66%,此后连着两个交易日持续上涨,到11月16日收盘,累计涨幅达到了21.04%。11月20日,拼多多发布的第三季度财报,更是对Blue Orca等做空机构的强力回击。有私募人士分析认为,做空拼多多的机构或已出现爆仓。

这家做空机构是什么来头?

以往,Blue Orca曾无往不利。凡是被他盯上的公司,要么长期停牌,要么退市,大部分都遭遇到灭顶之灾。

如果要了解Blue Orca为何如此战绩彪炳,则要先了解两个关键人物:Soren Aandahl和Matthew Wiechert。

Soren Aandahl是哈佛大学的法学博士。Matthew Wiechert则做过投资银行家。这两个顶级金融家先是共同成立了一家名为Glaucus的做空机构,目的是戳破那些“看起来好得不像真实情况”的机会,以便提醒投资者和监管者,一些公司提供了有误导性的公开信息以及不准确的财务报告。换句话说,这一家机构并非纯粹为了利益,倒是颇有正义感情怀的一家金融大鳄。其后,Glaucus创办人Soren Aandahl新成立的沽空机构Blue Orca Capital。所以在Blue Orca的报告中继续引用Glaucus的做空案例。

正因如此雄厚的学术背景,再加上具有提醒投资者的情怀,因此Blue Orca跟其他做空机构不同——Blue Orca不但胜率极高,而且做空证据全部来自于公开数据,通过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来进行。

2014年,港股旭光高新材料被Glaucus发起做空。指旭光高新材料销售数据有夸大之嫌,并给予“强烈沽售”评级,目标价为零。结果直接导致该公司2014年3月25日起停牌至今。

2018年5月24日,Blue Orca又盯上了箱包领袖新秀丽。认为新秀丽通过大量借债来推动收购,从而掩盖其增长放缓的趋势。导致新秀丽股票价格跌至14个月以来最低。两天内市值蒸发102亿港元。2018年8月9日,万国数据遭遇Blue Orca做空。受此影响,万国数据股价当日暴跌37.2%。

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一旦被Glaucus和 Blue Orca做空,那基本上打一个准一个。从2011年出手做空开始,他们已经导致2家退市或进入破产程序、3家长期停牌、所有遭遇器做空的公司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暴跌,仅只有一家反击胜利。

拼多多的投资逻辑

2018年11月14日晚。Blue Orca发布了42页针对拼多多的做空报告。

其报告显示,Blue Orca认为拼多多夸大了公司营收和GMV,并少报了人力成本及亏损额,其估值低于市场价值。Blue Orca发布做空报告的时间经过精心选择,还有6天才发布财报的拼多多迅速回应,强调“善意解读的价值永远大于恶意揣测”。其中所列举的指向性内容与事实完全不符,将在11月20日三季度财报发布当晚的分析师电话会议时,回答相关提问。

显然,Blue Orca不了解拼多多以及其展现出来的战斗力。拼多多让人惊艳的三季度财务数据显示,营收33.7亿,增长了697%;在线服务增速超过9倍,大幅超过市场一致性预期。过去一年,GMV(总成交额)同比增长近4倍,达到3448亿。年活跃用户单季度就增加了4190万,达到3.86亿。第三季度月活用户为2.317亿,超过了京东,就用户量而言,已是第二大电商平台。

2018年11月23日,拼多多以22.50美元收盘,市值超过230.75亿。根据美国SEC文件,高瓴资本2018年Q3清仓了百度、网易等公司股票,同时还大幅度减持了阿里、奈飞仓位,欢聚时代、Facebook等公司也遭到了高瓴资本不同程度的减持,其新入拼多多、耐克、苹果、哔哩哔哩、谷歌、亚马逊、MSCI指数等。

高瓴资本用脚投票的举动,也释放出一些耐人寻味的信号。

拼多多创始人黄峥在IPO接受采访时候说过一个三阶段发展论,大意是先有足够的用户,然后再商业迭代,然后是平均每个人的消费上涨。

拼多多现在处于黄峥定义的仍然在获取足够用户,同时在进行商业迭代和提升ARPU值的阶段,拼多多获取用户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后者则仍然在完善和提升中。

如果未来拼多多采取产业互联网模型深耕三线城市消费市场,通过拼工厂、拼供应链等模式,为消费者提供更头牌、更高性价比的货物,未来拼多多年ARPU翻5倍、流量增长两倍是可以期待的,在此基础上,拼多多未来仍有5至6倍的增长空间。

猜你喜欢

财报营收报告
No.2 知乎2021年全年营收29.59亿元,同比增长119%
乐高2020年上半年财报:收入同比增长7%
车企财报:几家欢喜几家愁
一图看懂十九大报告
PPG公布2017年第二季度财报
恒安国际2015年实现营收 244.5亿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