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海绵城市理论在城市绿地系统中的主要运用
2018-01-10李鸿儒
李鸿儒
[摘要]: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绿地规划已成为了影响城市发展的核心因素,不仅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甚至还会对城市未来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西北城市绿地规划现状的分析,提出构建海绵城市的必要性,并结合“海绵城市”理论内涵,详细阐述西北城市绿地规划优化措施,以此来为西北地区构建海绵城市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关键词]:海绵城市;城市绿地系统;应用分析
[引言]:
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的发展在带来经济社会红利的同时,也造成水循环过程的畸变和区域性气候演变,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各类水、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及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2015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明确:“通过海绵城市建设,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2015年12月,《甘肃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发布,“海绵城市”这一概念进一步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近年来,不难发现相关研究多围绕以LID技术、水敏感性城市规划与设计等为代表的生态雨洪管理技术而展开。因此,笔者将结合“海绵城市”理论内涵,详细阐述西北城市绿地规划优化措施,以此来为西北地区构建海绵城市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1西北城市绿地规划现状分析
1.1城市绿地规划流于形式化
结合近些年来我国西北部分城市绿地规划建设成果来看,存在重视审美需求,而忽略绿地功能性的问题,对于城市绿地系统的认识过于浅薄,存在大规模、浪费性的城市景观植被重复布置的现象,认为城市绿地规划集中在景观植被的搭配上。同时,利用大量雕塑、廊厅等人造景观,来提升城市绿化的观赏性,这样以来浪费了大量的城市绿地空间,甚至为了突击应付上级检查,将假花、盆景等形式,应用于城市绿地规划中,这不仅没有起到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优化,反而破坏了城市自然环境,导致城市绿地系统没能充分发挥景观效益和生态效益。
1.2垂直绿化效果有待改善
我国西北城市垂直绿化总体上是比较落后的,方式也较为单一。近年来,主要在企事业单位、住宅楼、道路两侧边坡及公園内通过建筑墙体、围墙、桥柱、廊架等种植景观植物形成城市景观。绿化植物主要以攀缘植物与一二年生草本为主,绿化形式较为单一;加上垂直绿化施工起来技术要求高、维护成本高,导致城市垂直绿化档次不高。在量方面,虽然少数城市已经实施了垂直绿化, 但是垂直绿化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 垂直绿量较少。在质的方面, 进行垂直绿化时生态学的应用层次浅, 合理的绿地网络结构尚未形成;对垂直绿地群落发育的生物过程和生态过程重视不足, 垂直绿化植物群落有待进一步优化;垂直绿化的长效管理机制不够健全等。
1.3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城市绿地规划不仅是一个口号,同时需要科学的决策、理论以及技术的支持,在这方面我国西北地区做的仍有较大的不足。一方面,对于城市绿地规划建设的相关理论和技术研究起步较晚,缺乏系统的理论体系支撑;另一方面,规划决策者本身较为狭隘的规划目的与目光限制了在城市绿地规划中,对相关理论和技术的采用。比如部分城市的绿地规划根本没有考虑城市本身的气候条件、植被类型等因素,大幅度降低了城市绿地的功能性,存在过于追求表象、想当然的主观决策失误。
2 建设海绵城市的必要性
如何更加科学合理地解决城市规划建设中的水、生态、环境等问题,也是对园林建设者的一个严峻考验,而“海绵城市”概念的提出为其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风景园林作为城市重要的小型调节媒介,在规划时可以借助自然优势,将园林规划和雨水处理系统相结合,进而提高透水性、增加绿化覆盖率、合理控制径流系数。此外,风景园林应该具有蓄养水源的作用,所以如果遇到突发状况,可以短时间的为城市供水。因此,在海绵城市理念下,进行绿地规划就是通过对城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来为城市绿地提供充足的灌溉水资源,确保城市水循环的流畅与地表径流的良性发展。
3海绵城市背景下城市绿地规划的优化措施
3.1园林水景规划设计
在以往的园林规划中,对于水景规划一般都是固化池壁和池底,因此整个水池都处于封闭的状态,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换水和管理非常便捷,但是因水池处于封闭状态也存在弊端,所以水体不能够做到与外界自由的交换和渗透。这种用传统方式设计的水池,在干旱或者平常需要外界为其不断的补充水资源,以保证需水量,只有在降水非常多的情况下才能保证不需要外界补充,所以这种水池是对水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将海绵城市的理论应用到风景园林规划中,设计工作者应该综合考虑地势条件和人工条件,在比较低洼的地区设计园林水景,降水会自然向低处汇集,既做到了水池蓄水的目的,又有利于节省水资源。对于岸边和水底的建设需要保持一定的渗水能力,在这方面可以借鉴人工湿地和生态河岸,这样有助于水体自身的净化功能,同时这也是建设海绵城市的最终目的。在进行风景园林规划时,基于海绵城市的理论,处理好景观设计和雨水储存之间的关系,对于提升生态效益是重要的内容。
3.2人工湿地规划设计
在海绵城市理论应用风景园林规划时,一方面是要做到保护自然湿地,另一方面就是要合理的进行人工湿地的规划,同时人工湿地规划也是城市建设中不可忽视的环节,湿地对城市生态的调节作用是其他任何一项建设规划都不能够替代的。在进行湿地规划时,需要全方面的考虑。人工湿地兼具净化水体、集水蓄水、减缓洪涝灾害、调节城市小气候为主要功能的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必然在海绵城市的建设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利用湿地资源营造的居住场所水环境,结合绿地系统和交往空间规划,提高居住的景观环境和生态质量,从而营造高品质的城市生活环境。
3.3垂直绿化
在进行城市规划和设计时,除了对地面进行改造,还要注重立体空间绿化的打造。在雨水处理中,立体空间绿化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可以充分利用现成的一些建筑,例如平屋顶等,进行绿化的设计,从而打造一个绿色的屋顶。对于原来的护坡结构,可以把原来的石砌护坡改造成植被护坡,从而使得雨水得到减排和净化。垂直绿化的打造可以使得不达标的绿化面积得到改善,同时促进城市空气质量的提高,还可以消除城市中的噪音。
4 结语
海绵城市理论有助于生态保护和建设,是当前城市规划中的重点内容,建设海绵城市可以实现雨水的回收与利用,这是海绵城市理论的重点内容。风景园林建设作为一个城市生态建设的重点内容,其中包含了水景规划、垂直绿化、人工湿地规划等多项内容,所以想要实现风景园林建设的海绵特性,则设计工作者在设计之前需要全面掌握涉及到的诸多学科知识,结合海绵城市理论进行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参考文献]:
[1]俞孔坚,李迪华,袁弘,等.“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J].城市规划,2015,39(6):26-36.
[2]车生泉,谢长坤,陈丹,等.海绵城市理论与技术发展沿革及构建途径[J].中国园林,2015(6):11-15.
[3]刘合拴.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实践构想[J].中华建设,2015(12):80-81.
[4]彭明.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实践构想[J].建材与装饰,2016(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