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博时代下的社会网络舆情传播研究
2018-01-10李康安
李康安
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国正式进入互联网时代,从Web1.0时代到Web2.0再到如今的微博时代,网络舆情已日益成为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把握其影响方式对于有效管理网络舆情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基于网络舆情与微博舆情的概况,重点分析了微博时代对于社会网络舆情传播的影响,以供参考。
关键词 微博时代;社会网络;舆情传播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7)199-0149-02
网络舆情能够最为真实地接收民意、表达民意以及反映民意,这一概念的诞生是社会大众话语权得到解放的象征,更是公众言论自由权能够实现的基础,而微博时代的到来更是大大推动了网络舆情的发展。但与此同时,网络舆情也是一把双刃剑,因而只有深入掌握其影响机制,才能更好地管理和引导网络舆情。
1 网络舆情与微博舆情的概况
1.1 网络舆情
所谓的网络舆情,就是指将网络作为传播平台而形成的舆情,其是传统舆情基于现代信息平台的发展和延伸,同时其也是社会大众借助网络平台,利用語言或其他多种形式对某一公众事务发表看法和意见的特殊的舆情方式[ 1 ]。相较于传统的舆情形式,网络舆情具有主体隐蔽性、分散性、丰富性、多元化、复杂性、难控性以及快捷性等诸多特点,因而其具有强大的信息、导向、沟通和监督功能。随着网络媒介技术的持续发展,网络舆情也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第一,Web1.0时代,该阶段虽然传统的新闻报道仍占据主导地位,但BBS平台的而建立使得网络舆情初步形成;第二,Web2.0时代,这一阶段网络的社会结构开始形成,各类网络平台的相继出现大大推动了网络舆情的发展;第三,微博时代,亦称为Web3.0时代,该阶段个人之间的联系越发紧密,信息表达形式趋于多样化,传播速度也大大提高,可以说,如今网络舆情已成气候并对社会事务有着重大的影响力。
1.2 微博舆情
从本质上来说,微博就是博客的缩小版,用户可借助微博平台及时发布自己的一些想法或意见。2009年8月,新浪微博创立,其后各大微博网站相继成立,由此我国正式进入了微博时代。目前,微博已成为广大民众进行必要信息获取、意见表达以及人际交往的重要网络平台,是进行社会舆情传播的关键媒介,同时也日益成为政府部门和企业应对公众舆情的核心渠道。通过对微博舆情的分析可得,微博舆情具有以下5项特征,分别是:发布和接收信息方便、信息传播快速且互动及时、传播方式呈裂变形式、去中心化、去中介化以及意见领袖话语权强大。
2 微博时代对社会网络舆情传播的影响
据相关数据显示,截止到2016年9月,我国微博的月活跃人数已达到2.97亿,较2015年同期数据相比明显增长了34%。随着视频、直播等业务形式的爆炸式发展,作为热门社交媒体的微博平台性作用不断突显,用户数量的不断增长,使其影响范围已经覆盖到全社会的方方面面,而其对网络舆情传播则保持着绝对的影响力。下面,将重点分析一下微博时代对于社会网络舆情传播的影响。
2.1 传播内容
相较于以往的BBS平台或者博客,基于微博平台所发布的内容的字数被限制在140字以内,一方面,被限定字数的内容不仅能有效压缩信息发布时间,而且也能让接收者进行快速浏览和转发,从而大大加快了网络舆情的传播速度。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内容过于简短也极易导致个人语言表达不明,使接收者不能有效理解他的意思,从而导致了谣言或流言的出现,但随着微博的长微博功能的不断开放,这一现象也能逐渐得到改善。与此同时,微博除了能发布文字之外,也包括有图片、视频或直播等多种信息传播形式,从而使得传播的内容更趋于多样化和丰富化。
2.2 传播工具
由于微博内容的简单化,除了借助于计算机之外,微博更适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如iPad等移动终端设备,而传播工具的便捷化和多样化使得微博的稳定用户和上线时间大大增长,从而使得基于微博平台的网络舆情的传播速度更快、传播范围更广。因此,从信息数据的收集以及传播速度这两个角度来看,微博具备了传播媒体所不能比拟的优势,这是因为其具有显著的4A特性,即Anyone(任何人)、Anytime(任何时间)Anywhere(任何地点)以及Anything(任何事宜)[2]。
2.3 传播者地位
对基于人际传播理论的社会网络舆情传播方式进行研究发现,普通社会大众已逐渐从单纯的信息接收者身份转变为信息传播者和接收者兼备的身份,而网络段子手或者草根博主等来自于平民阶层的信息发布者的出现更是证明了一个事实,即通过利用微博等网络媒体工具,普通大众同样能够拥有与传统大众媒体同等规模的忠实读者群体。而随着微博平台的逐渐发展成熟,其凭借着强大的信息发布和接收优势,使得网络段子手或者草根博主的数量以及社会影响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大,部分博主的舆情影响甚至超越了传统新闻媒体,如微博搞笑排行榜、papi酱以及同道大叔等博主都拥有极高的人气,关注人数都可达千万。
2.4 传播模式
在社会网络的信息传播过程中,最基本的传播形式还是基于用户之间社会关系的人际传播模式,而对于微博恰恰是对网络平台中人际传播模式的一种极致使用。每一个微博博主所发布的信息内容只会被关注用户接收到,这就证明了微博的信息传播方式具有明确的指向性,虽然每个用户的粉丝数量是有限的,但每个粉丝又能将自己所看到并感兴趣的用户内容进行转发,因而该内容又能被自己的关注粉丝看到。基于该种传播模式,一条微博的接收人数的数量会呈现出一种指数缓增长的发展趋势。
2.5 用户关系
通过深入分析Twitter平台中各个用户之间的following关系可知,任何两个使用用户之间的平均人数距离为4.12,也就是说每一个人都能通过联系不到5个人就能找到目标对象,而这种距离甚至要远远小于六度分割理论中的距离[3]。基于上述分析可得,基于微博平台的人与人之间的关联程度要比现实生活中的社交网络更为紧密,人际之间的信息传播路径更短。
2.6 关注人数
一般情况下,如果一条微博的发布者所拥有的粉丝群体越庞大,那么经过粉丝转发能接收到该微博内容的用户也会越多,但该种增长趋势并不会无限地持续下去。根据相关资料显示,绝大部分的微博都有众多的间接浏览者,即使发布者的粉丝人数不到10个,但其平均的间接浏览者人数也会超出100。但是当发布者的粉丝数量超过1 000个之后,间接浏览者的人数并不会随着粉丝数量的增长而持续上涨,其会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是否能继续上涨往往由微博内容的吸引力决定,也就是说是否还有新的接受者愿意转发该条微博。
2.7 转发速度
在微博内容的整个传播过程中,不仅接受者人数会呈现指数增长态势,而且内容的扩散速度也相当之快,据相关数据显示超过一半以上的微博在其发布后的第一个小时内会被转发,75%的微博在其发布后的第一天内会被转发,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的微博内容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实现扩散。
2.8 热门话题
对于微博平台上的热门话题讨论层面,不仅要关注参与的用户人数和内容扩散速度,也应关注其持续时间,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大于一个活跃期的微博热门话题达30%,活跃期时间小于1天的微博话题只占总量的31%,大多数的热门话题都会持续数天。
3 结论
总而言之,微博时代的到来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必然趋势,其突破性地改变了传统意义上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打破了阶级间的界限,每一个人都能利用微博平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其对网络舆情的影响力是无法忽视的,因而做好微博对网络舆情传播的影响研究,对把控和管理微博舆情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赵金楼,成俊会.基于SNA的突发事件微博舆情传播网络结构分析——以“4.20四川雅安地震”为例[J].管理评论,2015,27(1):148-157.
[2]王晰巍,邢云菲,赵丹,李嘉兴.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移动环境下网络舆情信息传播研究——以新浪微博“雾霾”话题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5,59(7):14-22.
[3]史墨祎.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微博舆情传播主体分析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