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社会发展论域中的“四个有利于”
2018-01-10朱虹吴楠
朱虹+吴楠
摘 要: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有利于”是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在全面深化改革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和发展。“四个有利于”在理论起点层面把改革与社会发展实际问题相结合,呈现出社会发展理论的批判性;在理论过程层面把改革与人民群众的意愿、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相结合,呈现出社会发展主体性和规律性的统一;在价值实现层面,把改革的效率与公平正义相结合,呈现出社會发展理论的价值追求。
关键词: 马克思; 社会发展; 四个有利于
中图分类号: D61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3411/j.cnki.sxsx.2017.04.021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次会议上,提出“四个有利于”的科学论断,为下一步改革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四个有利于”不仅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和指导,而且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只有把“四个有利于”放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视域中,才能深刻理解其科学内涵和现实意义。
一、“四个有利于”改革起点层面的社会发展批判性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是社会发展理论的基本问题。唯心史观从人的思想动机出发考察社会发展,否认社会存在的客观性,否认社会发展的动力来自社会内部的客观矛盾,陷入纯主观的唯心主义批判。旧唯物主义虽然回复了客观世界的权威性,但不懂得人对客观世界的实践能动性,尤其不理解社会存在的本质是人的实践,从而陷入形而上学观。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以实践为基础,既批判旧唯物主义只强调感性直观,忽视主体的能动性作用,又批判唯心史观只强调精神作用,忽视客体对主体的制约性。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的“实践”不是抽象的道德伦理实践,而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主体与客体的双向互动过程。“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变革的实践。”[1]59唯心主义不了解实践的双向互动性,把实践当作主体的纯粹活动,虽然他们也批判社会存在,但注定这种批判是不彻底的,最终沦为对既定社会现实的辩护。实践的主体是不是抽象的人,而是现实的人。“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1]67现实的人意识到外部世界无法满足他的需要,所以通过实践使外部世界向更有利于自身生存的方向发展。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把批判改造社会存在和人自身的受动性统一为革命的实践。
“四个有利于”在改革起点层面展开对经济发展动力、社会公平正义、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四个方面问题的实践性批判,把社会发展的主体性与实践双向互动的批判方法结合起来。
就“有利于增添经济发展动力的改革”来说,我国的改革开放释放了经济发展的动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也要清醒看到:“我国经济规模很大、但依然大而不强,我国经济增长很快,但依然快而不优。主要依靠资源等要素投入推动经济增长和规模扩张的粗放型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2]142老路走不通,新路在哪里?“就在科技创新上,就在加快从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发展为主向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的转变上。”同上。如何创新?谁来创新?“最要紧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2]143科技创新的主体是人才,“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2]149这样就把经济发展动力与社会体制机制创新、人民群众的智慧联系起来,对社会公平正义、人民群众的感受以及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提出新的要求。
就“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改革”来说,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带来物质财富的巨大增长,但社会发展的目的不是为了物,强调GDP的增长只是社会发展特定阶段的产物。马克思早已指出物的发展必然带来贫富差距和社会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社会发展必须要有价值维度,用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制约物的发展,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应有之义。
就“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的改革”来说,全面小康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目前的短板在民生领域,民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现实问题,保障民生给人民群众带来的获得感最强。保障民生不仅仅是扶贫和脱贫的问题,而且要注重机会平等。所以改革要打破城乡、地区、行业和身份等方面的歧视,维护劳动者平等就业的权利。
就“有利于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性的改革”来说,广大干部群众工作在第一线,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坚实力量。目前的干部队伍素质不断提高,结构明显改善,但同时存在“思想困惑增多、积极性不高”的问题。[3]125所以要把严格管理和关心干部结合起来,既要从严治党,约束权力,又要完善容错纠错机制,健全干部的激励保障制度,最大限度调动干部积极性,“激励他们更好带领群众干事创业”。[3]126
“四个有利于”是对我国经济发展动力、社会公平正义、人民群众的感受和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性等现实问题的全面审视和总体要求,意在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对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进行实践性批判和能动性改造,从而在理论起点层面呈现出社会发展理论的批判性。
二、“四个有利于”改革过程层面的实践主体性与社会发展规律性的统一
社会发展的主体是社会历史观的重要内容。唯心主义哲学家把社会发展的主体归结为人的理性和精神,突出辩证法思想和人的主体性。旧唯物主义哲学家把人的理性颠倒为感性的人,但抛弃了辩证法思想,压抑了人的主体性。马克思把实践和物质生产引进社会历史观,从而科学地说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首先,人的主体性以社会实践为基础。马克思批判费尔巴哈看不到曼彻斯特的工厂和机器不是原来就有的,而是工业和商业发展的结果。“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正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4]21人的主体性不是凭空站在理性的基础之上,而是改造外部世界的同时生成的。其次,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体。“历史的活动是群众的事业”,[5]104人民群众的生产劳动创造了人们吃穿住行等基本生活资料和从事政治、社会、文化、科学等活动的物质前提。人民群众不仅是创造物质财富的主体,而且是变革社会关系的主体。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但是生产关系不会自发地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改变,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推动作用。endprint
“四个有利于”改革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依靠人民群众来推动,体现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实践主体性。改革的动力决定改革的成败,所以“四个有利于”首先强调“多推有利于增添经济发展动力的改革”。唯心史观把改革的动力仅仅归结为天才人物的奇思妙想或者领袖人物的人格魅力,终究因为脱离人民群众的实践而必然失败。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改革的推动力量,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任何改革不可能成功。改革开放的伟大胜利归因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人破除思想与体制的障碍,尊重和保护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实践主体性。小岗村农民的包产到户和民营企业的发展并不是事先设计出来的,而是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历史产物。全面深化改革继承了邓小平改革开放的精髓,继续破除各种机制体制的障碍,鼓励人民群众大胆实践,在实践中找到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之路。
“多推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改革”是将改革成果公平地惠及十几亿人民群众,让人民群众在各尽所能创造财富的基础上共享改革成果,这是对人民群众基本权利的自觉尊重。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最大公约数。人民群众对改革的期盼首先是公平正义,改革需要顺应人民群众的要求获得群众基础。党和政府要确保改革的思想、管理、制度和机制等各方面始终在公平正义的轨道上运行,消除各种偏离公平正义的社会障碍,平等提供市场准入、教育、融资、医疗、就业等社会公共服务,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成果。“多推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的改革”是对人民群众主体感受的肯定。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的公平意识、民主意识、权利意识不断增强”。[3]77只有通过制度创新,保证人民的平等参与权和平等发展权才能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多推有利于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性的改革”是对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倚重。改革的落实贯彻离不开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任何改革措施必须要广泛听取干部群众意见,充分调动干部群众推动改革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但这种创造必然受到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表现形式也是不同的。改革不仅要顺应人民群众的意愿和感受,而且需要把握社会发展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当社会发展到特定阶段,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从基本适应变成了不适应,这就需要改革生产关系或者上层建筑,使之与生产力或者经济基础相适应,从而继续推动社会发展。
“四个有利于”的改革推进需要把握当前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多推有利于增添经济发展动力的改革”是其突出表现。目前我国经济增长面临下行的压力很大,当社会发展动力减弱的時候就需要调整与生产力不适应的生产关系以及与经济基础不适应的上层建筑,为社会发展增添动力。我国现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新时期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发生了巨大转变,尤其是对高质量产品的需要与日俱增。由于“市场体系还不健全,市场发育还不充分,特别是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还没有理顺”,[3]72有些企业无法根据市场行情的变化,生产出相应的产品满足市场需要,从而导致产能过剩,削弱了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革要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政府不好管的或者是管不好的领域交给市场,使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起决定性作用。市场不仅交换物品,而且交换物品的所有权,所以所有权的相互尊重和承认是市场经济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依法治国和从严治党就是要把权力关在笼子里,保护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的所有权,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多推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改革”是针对市场经济的弊端而发的。市场依靠价值规律自发地调整资源分配,但是完全放纵这支看不见的手,会导致贫富两极分化,影响社会稳定发展。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改革不能偏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改革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的改革。”[3]73党和政府要更好的发挥作用,及时弥补市场的缺陷,把握社会主义的方向,保证社会的公平正义,使资本始终为社会主义和劳动者服务。
“多推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的改革”和“多推有利于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性的改革”是针对特定历史发展阶段来说的。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实现共产主义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在共产主义社会,物质极大丰富,取消了货币,消灭了资本,人的劳动直接就是社会劳动。人不再为物质生存而忙碌,劳动不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人的第一需要。但具体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增强人们的获得感和调动人们的积极性还离不开物质利益的激励和驱使。综上可知,“四个有利于”改革始终体现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和社会规律制约性的统一。
三、“四个有利于”改革目标的实践价值意蕴
人类社会发展是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社会发展的合目的性内在包含两种价值取向:物的向度和人的向度。物的向度是指社会历史实践活动对客观外部世界的改造,表征社会发展目标的客体向度,主要衡量指标是效率;人的向度是指社会历史实践活动对人的满足,表征社会发展目标的主体向度,主要衡量指标是公平。两种向度都是以社会历史实践为基础和评价标准的。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并不是马克思的首创,只不过由于科学历史观的建立,马克思赋予公平效率以科学的内涵。古典政治经济学以人性假设为前提研究生产效率,亚当·斯密认为人性是自私的,自私的个人在市场中被看不见的手支配,使生产要素按照市场价格的指引流向效率最高的地方,在无意之中实现了社会利益。市场需求会带来专业化分工,分工进一步带来效率增长。但分工和市场会损害公平,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就认为分工导致工人的异化。“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然形成的,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就成为一种异己的、同他对立的力量。”[4]29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批判资本和市场的发展会导致垄断、剥削、贫富差距和经济危机等问题。“对直接生产者的剥夺,是用最残酷无情的野蛮手段,在最下流、最龌龊、最卑鄙和最可恶的贪欲的驱使下完成的。”[6]873可见,资本主义古典经济学是“从私有财产的事实出发,它没有给我们说明这个事实。”[7]50它把私有财产的不平等、资本与劳动的不平等看作是天经地义的。马克思用唯物史观取代了人性假说,从生产关系出发揭示公正缺失的原因,为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奠定基础。endprint
“四个有利于”改革内在包含了公平与效率协调发展的价值目标,“多推有利于增添经济发展动力的改革”是实现公平与效率统一的总体目标,其他三个改革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支撑点。
首先,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下行压力较大,2015年GDP增速跌破了7%。以前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科技创新在经济增长动力中的比重并不高。根据经济学的边际效应递减规律,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效率的降低是不可避免的。而对于出口来说,欧美市场出现很多不确定因素,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所以必须寻找新的经济发展动力,“多推有利于增添经济发展动力的改革”。习总书记指出:“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实施好,就能够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形成新的增长动力源泉。”[3]151原创的科学技术无法预知和规划,而是在公平的社会环境中竞争出来。必须严格贯彻执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重处罚侵犯知识产权的力度,保护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公平竞争的社会制度催生先进的科学技术,由此带来生产效率的提高,从而实现了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其次,改革开放之初,物质生产贫乏,人民迫切需要改善物质生活水平,所以改革的方向主要侧重于物质生产方面。投资驱动在提升物质生产方面的效率较高,在三十多年时间内,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投资驱动需要大量的生产要素,但人们获得生产要素的方式是有差异的,国有企业比民营企业更容易得到生产要素,这就带来公平的问题。国有企业掌握国家的命脉,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保证,需要做大做强。但是生产效率较低的国有企业需要改革,倘若生产要素掌握在这些企业手中,会影响经济发展的动力。对待非公企业不能戴有色眼镜,要坚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目前我国非公经济创造了60%以上的GDP,50%以上的税收,80%以上的就业,非公经济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力量。“多推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義的改革”就是要给予公有制企业和非公企业同样的待遇,让他们同场竞争,在竞争中提高各自的效率。
再次,在物质匮乏的时代,人们获得感的提升主要依靠获取物质,衡量物质生产主要依靠效率,公平只能摆在兼顾的位置。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公平意识、权利意识、民主意识、法治意识也逐渐增强。人们的获得感不仅来自物质上的满足,而且要求公平正义的环境,甚至公平带给人民的获得感更多。“不能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不能创造更加公平的社会环境,甚至导致更多不公平,改革就失去意义,也不可能持续。”[3]77经过制度安排,人民可以平等参与改革方案的讨论、谋划和制定,“多推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的改革”,保证人民的平等发展权。
最后,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顺利展开,是因为调动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改革开放恢复了法律制度建设,干部的权利得到法律上的保证;农村的家庭联产责任制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城市改革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容纳了更多的工人就业。可见,改革使各方面的效率都得到提升,广大干部群众都由此获益,提高了积极性,反过来又促进改革。目前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剩下的是难啃的骨头。改革不仅要敢于向多年积累的顽疾开刀,敢于触及深层次利益关系和矛盾,而且要最大限度地取得广大干部群众对改革的共识,这种共识就是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把全社会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必须有一套与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相适应并能形成广泛社会共识的核心价值观。”[3]189改革不是少数领导人的事,而是关乎全体干部群众利益的大事。只有取得共识,“多推有利于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性的改革”,才能凝心聚力,保证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任何困难都能被克服。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3]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4]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6]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7]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校对:党 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