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班级文化建设

2018-01-10苏杰

新一代 2017年14期
关键词:三位一体文化建设班级

苏杰

摘 要:建设和谐融洽、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是现代教育艺术的重要体现,也是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教师班级管理综合能力的重要体现之一。

关键词:班级;文化建设;三位一体

1990年,高占祥主编的《论校园文化》一书的出版,标志着校园文化热在我国的兴起。90年代末,随着管理的柔性化趋势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组织文化管理理论开始向班级管理领域发展。作为学校教育和教学最基本的活动单位——班级,它既是一种教育制度,又是一种文化模式,其核心内容就是班级文化。班级文化建设是组建班级的核心,犹如人的灵魂与思想。

下面我就自己班级文化建设的几个方面和大家进行交流。

一、物质文化

我班围绕“自爱、自主、自强、自立”的四自班级目标建设班级良好的文化氛围,做好对学生进行表层影响和熏陶的教育。

文化展示:1.公告栏:合理规划使用,将班级事务展示其中,让学生们明确本周的工作重点;2.书香园地:展示孩子们的优秀作品,起到表彰优秀,激励进步的作用;3.家长寄语栏:汇聚了家长们发自肺腑的对孩子的期望,字字含情,句句是爱;4.小组风采展:阳光灿烂的笑容在这里荡开,自信的小花从这里悄悄绽放;5.整齐划一的储物柜静静地展现着我们四班自立、自强的风采。

二、制度文化

班级制度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保障,班级文化制度起着观念的导向作用。

(一)“操行精细化管理”。建立切实有效的班规,强化学生的规范意识。我班每个学生每个小組都有相应的行为积分,以积分来量化孩子各方面的表现。在每周五的时候我们会对积分进行汇总,对积分靠前的同学进行奖励和经验分享,同时对于积分暂时落后的同学也给予及时的帮助和鼓励。

(二)“人本意识”。科学技术和知识的飞跃发展已经把人类带进知识时代,现代企业管理的中心是知识的管理,特征是创新管理,其核心内容是人本管理。这和现代教育理论中学生主体论和合作学习理论不谋而合。在班级管理中借鉴先进的企业管理人本意识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1.建立有效的班干部队伍,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管理模式。在校训“健康、多元、自信、卓越“的指导下,孩子们走上讲台毛遂自荐,为班级管理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这力量虽然微薄,但却满满的都是收获。文化展示:班干部竞选、班干部角色定位、每周例会、每日小结、末位淘汰制、学生表彰。

2.在锻炼学生适应能力时,就可以借鉴日本大荣公司的“人才盘点”。“人才盘点”强调的是对人的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一个人在一个岗位呆久了,容易麻木僵化,看什么都“习以为常”,反应迟钝。改变一下,换一个岗位,让他们站在一个新的岗位上,他们就可能萌发新的从未有过的想法。同时在新的岗位上,每个人还可能遇到许多新的课题,这就迫使他们钻进去学习,汲取新知识,以使自己实际工作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在不同的时间给每个学生不同的舞台展示自己,锻炼自己,完善自己。

三、精神文化

古语说:协作是船、自信是帆、精神是源、舆论是风。一个好的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是因为企业自身有着强大的精神文化作为支撑。同样的道理一个人的精神垮了,生命的力量将不复存在!如果我们的学生丧失了与困难作斗争的精神,就等于失去了力量的源泉,犹如一艘没有动力的航船,最终只能葬身茫茫大海。所以精神文化建设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内容,它是一个班级的本质、个性和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

(一)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营造团结友爱的班级氛围。美国惠普公司的“邻桌原则”它鼓励每个员工在干自己工作的同时,看看邻桌的人正在干些什么,是不是遇到困难了,想想自己是不是有更好的办法能帮他们顺利解决难题。每个人都想突出自己,尤其希望通过施展才干来突出自己。本班的小组建设借鉴了惠普公司的“邻桌原则“,充分发挥了每个成员的主观能动性,人人都是强者、能者,互相关爱共同进步。

(二)要建设一个有机的班集体,必须有丰富的文化建设内容,去深刻文化建设的内涵。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从中不断显现特定的文化价值,使班级成员在参与活动中受到陶冶和熏染,增强协作精神,才能促使其在认识、情感和行动上逐渐趋同于班级文化的预定文化价值,从而达到形成稳定的团体文化的目标。

文化建设不仅在物质文化中展现,更应该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一个孩子。我借鉴了当前很火的综艺节目《见字如面》和《我是歌手》,根据本班的学生特征做了调整,没想到却得到了所有孩子的追捧,大大提升了他们的自信力和表现力。

(三)数字化网络管理对精神文化建设的助推作用。将现代的信息技术应用到班级管理中来,摆脱班级管理的地域性和时间性的限制,大大提高管理效率。班级的很多日常事务都会通过网络作业或网络投票等方式展开,同时我也充分运用自媒体平台(如:微博,朋友圈,QQ动态等)对班级文化的建设进行及时的宣传报道,孩子们的自豪感和荣誉感油然而生。

四、“三位一体”的班级文化建设管理机制

一个班级要健康的成长,需要多方面的滋养。三位一体的思想:即学生、家长、教师共同参与到班级建设中来,形成多元的管理模式。

学生(主体):班级文化的建设者。

老师(主导):班级文化的设计者,掌舵人。

家长(总后勤):如果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家庭是主战场,那么家长就应该是总后勤,没有后勤的保障一切都是空谈。

文化展示:班主任素养提升计划、家访、家校共育交流会、亲子活动重视班级文化建设,能够焕发在学生心灵的空间储藏着的大量的再生性资源——精神。学生个体才能在浓厚的班级文化氛围中,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自然融入班级共同的价值目标和取向中,获得创造的自由,发展的自由。endprint

猜你喜欢

三位一体文化建设班级
班级“四小怪”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不称心的新班级
基于“三位一体”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途径研究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论“有趣、有用、有效”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在商务礼仪课程中的运用
浅析高职院校三位一体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班级被扣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