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实施休闲体育教育的必要性及对策探讨
2018-01-10李学
李学
摘 要:休闲体育是具有鲜明时代气息的一种社会文化及存在形式。休闲体育教育为学生从“为体育的生活”转变成“为生活的体育”架起了桥梁。高校休闲体育教育的宗旨是“健康第一”,其重视学生健康、关注学生发展,可推动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态度、意识与习惯,为其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奠定了基础。本文就高校实施休闲体育教育的必要性及对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高校;休闲体育教育;必要性;有效对策
随着健康意识的增强及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越来越渴望在生活及工作之余,可参与一些兼具健身及娱乐性质的体育活动,以达到释放压力、强身健体的运动效果。这就使得人们对休闲体育教育更为关注,从而使得休闲体育教育也逐渐成为高校体育教育的主要内容与形式。那么,如何有效开展高校休闲体育教育活动,是教师需要研究的关键问题。
一、高校实施休闲体育教育的必要性
在高校实施休闲体育教育是教育改革的必然结果,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有效途径
终身体育意识是确保人们身体具有较高健康程度的主要因素,而怎样让社会体育、学校体育及家庭体育实现一贯化与一体化,学校体育发挥着关键的承上启下职能,尤其高校是学生踏入社会之前的重要教育环节,其教育情况对学生是否能形成终身体育意识产生巨大影响;另一方面,高校具备雄厚的师资力量、浓厚的体育文化氛围及齐全的体育器材,这就是开展休闲体育教育活动的有利条件,有助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快速形成与发展。
(二)由高校学生的身体特点所决定
高校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具有自主性与随意性的特点,该特点的形成和其心理特点之间关系密切。从心理学方面来讲,大学生的心理发育主要是从感性向理性过渡的时期,因此大学生是否愿意参与休闲体育教育活动的关键因素是其兴趣。但是,兴趣属于一种不稳定的因素,如果兴趣转移或丧失的话,就无法形成体育习惯。基于大学生的这一特点,就需要高校在休闲体育教育中充分发挥激励、引导与督促作用,以推动其体育习惯的快速养成。
(三)休闲体育功能决定
社会及学校给予了大学生各种压力,让他们存在各种程度的潜在或明显攻击性倾向。这都无益于大学生的快乐、健康成长,严重的话还会给社会与学校带来恶劣影响。有大量的研究表明,休闲体育运动可对人的情绪发挥调节作用,可减缓应激反应,能防治心理疾病。因此,在高校开展休闲体育教育,可为学生提供一个不良情绪宣泄的最佳渠道。
二、高校实施休闲体育教育的对策
(一)实现公共体育课程的休闲化
由于高校传统体育课程与休闲体育课程之间有明显差异,因此要想显著提高休闲体育教育效果,就需要对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进行大胆改革。在具体的改革传统体育课程的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游戏原则。体育源自游戏,所以高校体育教学可将体育项目归还于其游戏本质,让学生在玩耍中体会到体育运动的愉悦性,从而在体育项目思想性与教育性的熏陶中,逐渐形成科学的体育观;2.创造性原则。休闲体育的典型特征就是参与主体应具有较高的创造能力。所以,在高校休閑体育教学中,师生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与能动性,结合具体情况,设计有新意的教学活动。比如,保龄球式的铅球玩法、橄榄式的篮球玩法、跑垒式的足球玩法等,都是富有创新色彩的休闲体育活动;3.能接受原则。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大胆摆脱竞技体育的束缚,将体育项目的一般规则稍作改变,降低参与难度,兼顾学生特点,从而使得体育课程可满足多种体育技能及体能学生的运动需求,最终显著激发大学生参与休闲体育教育活动的兴趣。
(二)充分发挥教师的组织引导作用
体育教师是高校休闲体育教育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其自身的品行习惯、人格素质、知识水平等对于学生综合素质、体育观、技能知识等的高低及正确性产生很大影响。因此,为了更好地迎合高校休闲体育教育新形势,教师应积极彰显自身的创造性与主观性,努力做好如下几点工作:1.调查学生的体育需求,掌握学生热衷的体育项目及时下流行的休闲体育项目。2.加大休闲体育教育宣传工作,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休闲体育运动习惯、提高学生的休闲运动能力。3.依据学生特点,选编出形式多样的休闲体育教材,努力推动选项、分层教育方案。4.借助课余时间,在俱乐部、社区、学校等从事指导休闲运动人员的各种咨询工作。5.有针对性地制作实用性强、趣味性足的教学课件,以推动教育效果的优化。6.结合教学目标及学生特点有计划性地组织休闲体育运动理论知识讲座,大力宣传休闲体育教育的价值。7.积极学习各种休闲体育技能与知识,以不断提高自身的休闲体育专业知识及教学水平。
总之,在高校开展休闲体育教育,不仅可帮助学生养成终身体育意识、增强身体素质,而且可提高心理健康程度,有助于高校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及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因此,高校体育教师应大胆创新传统的体育课程,充分发挥自身的教学引导与组织者作用,最终推动高校休闲体育教育有效性的大幅提升。
参考文献:
[1]赵茜.基于文化社会学视角下普通高校休闲体育文化创新体系研究[D].山东大学,2016.
[2]吴淑君.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生课外休闲体育的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6.
[3]宋蕊.贵阳花溪大学城大学生休闲体育态度、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