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初探

2018-01-10郭伟东

新一代 2017年14期
关键词:就业导向中职语文教学改革

郭伟东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对人才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进而促进学校教育的综合成果能够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其中,中职语文作为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重要课程,对学生的教育教学更应该以未来就业为目的和导向。因此,本文将着重阐述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的背景下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为教育事业发展切实做出贡献,也为关心这一话题的人提供参考。

关键词:就业导向;中职语文;教学改革

简单的书本教育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于现代人才能力的需求,为了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在未来社会竞争当中适应和成长,在学校教育中需要切实考虑到未来的就业需求,本文通过阐述在以就业为前提的情况下,中职语文课程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具体的改革策略,通过可落地的手段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其具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

一、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就业导向性

由于大多数学生在经历中职教育后会直接步入社会工作,这就要求在中职教学当中需要帮助学生在未来能够更好更快地适应社会生活,以就业为导向,学生制定适合自己情况和符合未来发展需求的学习计划,切实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当中,就业导向性前提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二、学生就业导向性之下,中职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对中职语文课程的重视程度不足

在职业学校的教育中,对各项专业技能的培育重视程度相对高,而语文作为学生学习中的主课程却被逐渐冷落,学校和教师对于语文这门在生活和工作中广泛应用的学科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在日常的教学和科研活动中对语文课程的实施效果缺乏监督和管理,进而影响学生在此学科上的学习效果,影响在日后的就业中对语文学科知识的应用。正是由于在职业学校的教学中,语文学科成为一门副科,而专业技能课程尽管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掌握从业的基本本领,但是由于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高,包括学习能力,知识体系构建等方面,影响学生就业后的竞争实力和发展前景。

(二)学生对未来就业缺乏认知

由于中职教育本身的特殊性,其接收的学生大多处于初中刚毕业的阶段,学生整体年龄段偏小,对自身未来的职业发展以及就业相关问题等缺乏了解,对步入社会进行工作的意识也较为淡泊。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中职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和知识传播中,教授一些关于工作中的问题和技巧时,很难与学生快速达成共识,并且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对知识的实用性不够重视,都会影响后期在就业过程当中的人才竞争力;举例来说,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当教师给学生讲授关于不同单位、部门之间进行文件往来的格式时,是学生日后进入企业工作中需经常使用的知识,但是由于学生对未来工作缺乏认知,就会导致对该知识点的实用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进而导致主动学习性和掌握情况并不理想。

(三)教学模式发展不足

近年来,虽然很多学校、教师都在不断提出和强调就业导向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关于此方面的教学模式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很多学校和教师对具体的就业导向教学缺乏章法和策略,主要以自身对该方面的认知进行零碎的知识灌输,缺乏完整的体系。这也导致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模式整体发展不足,教学在该方面的探索和优化都有待提升。

三、学生就业导向性之下,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策略

(一)加大重视程度,注重母系学科

语文作为学生在受教育过程当中的母系学科,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等的重要课程,在具体的中职教育当中,需要学校和教师都对语文学科加大重视程度,而不仅仅是重视专业能力课程。具体来说,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要给予语文课程足够的课程安排,并且在学校绩效考核当中注重语文课程的教学成果,而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当中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真正将语文课程与学生就业进行结合,例如学校和校外企业联合举办辩论大赛,增强学生与社会的接觸。

(二)增强学生对就业的认知

中职学生大多年龄偏小,对未来就业的认知处于初级阶段,在具体的语文课程当中,教师可以在对知识点进行讲解时,同时对知识点进行未来工作场景中的应用进行联想,在不断的灌输过程当中帮助学生树立知识的实用性意识,例如,中职语文教师在讲解文章大意的概括时,可以帮助学生联想在未来工作当中,领导只有两分钟的时间听一个下属业务公司发来的文件内容,这就需要员工具有熟练的概括能力,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学生提升对语文教学的认知和未来就业的认知。另外,中职语文教师也可以通过举办企业和学生之间的课程实用探讨会,学生通过提问、聆听的方式来真正了解未来工作的模式,以及在工作过程当中可能应用到的知识、遇到的问题,促进学生增强就业意识。

(三)教学模式的研究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模式的形成,能够帮助更多的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得心应手,也能够促进更多的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对模式进行优化,而不同的教师拥有不同的教学经验和技巧,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学校之间、学校内部的教师交流会议,切实促进在就业导向性之下的中职语文教学模式的形成,并且定期举办探讨会,教师通过反馈实用情况来不断对模式进行优化,最终促进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模式更加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落地性。

总而言之,在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过程当中,学校和教师需要增强对语文课程的重视程度,并且通过日常的教学和各种与社会连接的活动,增强学生的就业意识和对知识实用性的认知,教师通过不断的探索完善和优化教学模式,最终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质素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发友.在就业导向视角下中职语文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科普童话,2016,02:61-62.

[2]杨玉芝.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教学周刊,2016,09:35-36.endprint

猜你喜欢

就业导向中职语文教学改革
以就业为导向,高职教育中《儿童常见病护理》课程教法的实践与研究
中职语文教学的艺术魅力
以学生为本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效策略探究
基于学生就业导向的中职物流管理教学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