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澜赠书发现始末

2018-01-10汤骅

文史月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川北赠书南充市

汤骅

民盟中央委员会主席张澜在1952年赠送给川北大学的《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在西华师范大学图书馆发现。

这次发现的赠书共三册,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新华书店发行,新华印刷厂北京第一厂印刷,1951年11月北京第二版,平装本,定价一万五千元(旧币)。

每册图书扉页上均有毛笔题字:“川北大学惠存 张澜赠 一九五二年三月”。川北大学图书馆馆藏章、登录号、图书入藏时间都清晰可见,书后还附有借书单,记载了该书在川北大学图书馆的流通情况。

历经了65年风霜,三册图书虽然书角有些轻微磨损、水渍和虫蛀,但总体保存完好。

这次赠书时间发生在1952年,是赠送给当时的川北大学,也就是现在的西华师范大学的。

川北大学(现西华师范大学)地处西南,位于四川北部的南充,地处偏僻,在建国初期更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为什么能够得到国家副主席、民盟主席张澜的厚爱,并有幸获得他赠送的《毛泽东选集》。

这是因为张澜和南充有着不解之缘。

张澜(1872-1955),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民主同盟第一届中央委员会主席。

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4月2日张澜出生于四川省南充县中和里(乡)张观沟(今四川省南充市西充县莲池乡)。1925-1939年,张澜先后创办了成都大学、南充省立民教馆、南充县立中学、四川省立高级蚕丝科职业学校、南充私立建华中学,在成都和故乡南充办教育,传播革命思想。

张澜是从南充走出去,投身革命,探索救国之道的先驱。他虽然离开了家乡,但他始终关心家乡南充的建设,特别是家乡教育的发展。所以,成就了这段赠书佳话。

赠书发现之缘起

沉寂了60余年的张澜赠书,是如何被发现的呢?

民盟南充市委干部贾德灿为了编纂《民盟南充市志》,在查阅南充市机关五十年代的档案时发现卷宗内一页川北大学1952年3月24日致民盟川北支部兼南充市分部临时工作委员会(民盟南充市委前身)的公函,称:“顷奉到你会转来张澜副主席惠赐我校的《毛泽东选集》共10册,除珍存图书馆供师生学习外,敬致谢忱,即请转达是荷。”

根据公函提供的线索,经过西华师范大学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努力,在图书馆书库里,发现了3册由张澜先生赠送的《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当年川北大学获赠的《毛泽东选集》是10册,其他的7册到哪里去了呢?

西华师范大学图书馆随着时代发展,几次建设新馆,图书也历经多次搬迁。那7册图书或许尚在馆内,或许已经散失。

张澜赠书的历史背景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满足全国广大干部群众学习毛泽东思想、了解中国革命历史的迫切需要,1951年10月12日,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共中央毛泽东选集出版委员会主持编辑的《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由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正式向全国发行。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出版发行后,各地群众踊跃购买,第一次印数即达106.6万册。随后,1952年4月、1953年4月、1960年9月,《毛泽东选集》第二、三、四卷相继出版发行,并被译成多种少数民族文字和几十种外文版本,在全世界广泛流传。

随着《毛泽东选集》的出版发行,在青年、知识分子和各界人士中形成了学习毛泽东著作的热潮。毛泽东思想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传播。

建国初的中国一穷二白,物质贫乏,百废待兴。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先进的思想理论指导。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毛泽东选集》的出版,就引发了全国一书难求的局面。

我们从张澜主席致南充贾子群的信(1952年4月1 5日)中可见一斑:信中张澜主席写到“《毛泽东选集》(第二卷),虽已出版,惟购者踊跃,特规定按前发“购书证”号码发售。复查前次购赠该书第一卷五十册的原“购书证”,已有二十张散失,故目前凭证仅能购买该书第二卷三十册,俟发售号码轮到时,即行购买寄上。”

这封信虽然是《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出版后写的,但我们从中可以看出第一卷、第二卷发行之后的火热程度。身为国家副主席和民盟主席的張澜,在北京购买《毛泽东选集》都是凭“购书证”的数量购买的。原来第一卷凭证购买50册,遗失了20张“购书证”之后,就仅能购买该书第二卷30册,俟发售号码轮到时,即行购买寄上。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毛泽东选集》在当时是多么稀缺,同时也体现了张澜主席身居高位,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的高尚品质。

张澜赠书过程

建国初期,虽然张澜主席身在北京,但他非常重视用先进的思想和理论来武装故乡人民的头脑,提高思想觉悟,跟上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

在张澜主席的帮助下,偏居西南一隅的南充人民也及时得到刚发行的《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通过查找《张澜文集》,我们发现了张澜在1952年1月3日致张默生( 张默生是张澜的侄子,时任川北行署监察委员,民盟川北支部委员,1952年12月,任民盟南充市分部主任委员)的信件。信中说道“烈侄:前月曾邮寄《毛泽东选集》20册交你,收到后展开学习为要。”

前面我们已经知道川北大学获得10册《毛泽东选集》后,川北大学校务管理委员会给民盟川北临工会于1952年3月24日发去的公函。

根据以上的两条信息,分析当时留存的资料和信件,以及它们时间的先后顺序。我校获得张澜主席赠书的过程应该是这样的:张澜主席在《毛泽东选集》(第一卷)1951年出版发行的当年,凭拥有的50张“购书证”自费购买了《毛泽东选集》50册,将其中的20册寄给其侄儿张默生。随后,张默生将其中的10册,通过民盟川北支部兼南充市分部临时工作委员会转赠给川北大学,并保存在图书馆供大家学习。

自此,西华师范大学图书馆发现的张澜主席赠送的《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的来龙去脉就清晰了。

2017年是张澜主席诞辰145周年,他赠送川北大学的《毛泽东选集》(第一卷)能够被发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显得特别有意义,更加弥足珍贵。endprint

猜你喜欢

川北赠书南充市
Analyze the Limitations of Study the Oral Feedback in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
近四十年川北大木偶研究文献的统计分析
《宽容、狭隘与帝国兴亡》
Risk Factors of Depression in Postpartum Period
Research on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Feedback in the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
严肃 热烈 履责 收获
川北皮影艺术的新媒体传播路径思考
Human Language and Animal Communication System
互动坊
赠书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