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底捞,为什么总在问题曝光之后才想起整改?

2018-01-10老笑

时代经贸 2017年29期
关键词:食品卫生服务

老笑

在我国,不时曝出的食品安全问题不算什么重大新闻,之所以成为焦点新闻,是因为这一次主角是海底捞。

相信很多人跟笔者一样,很难将“食品柜成老鼠乐园”“餐具与、抹布、簸箕同洗”“用漏勺掏下水道”与“服务有毒”的海底捞联系起来。

将海底捞的此次食安丑闻与素来的精致服务“混搭”起来,其良好的市场口碑在某种程度上就带有一定的欺骗性。

如果连极尽高大上的海底捞都在食品卫生与安全问题上失守,人们完全有理由为那些品牌没那响亮、服务没那么极致的餐厅的安全感到担忧;如果帝都的餐饮市场可以如此随意、任性,那哪里才是安全、放心的就餐场所?

海底捞的反应很快,真诚道歉,承诺整改,表示愿意承担经济与法律责任。

与那些丑闻被曝光还想法设法“辟谣”,拼命掩盖真相,实在遮掩不住就找几个员工作“替罪羊”,海底捞的作法无疑高尚许多。

态度虽好,但毕竟是做错事甚至涉嫌违法在先,许多网友对其公关能力的点赞有点莫名其妙。

海底捞在重大的食品安全问题上失守,这不是一般的错误,而是触碰了底线,突破了下限,涉嫌违法,它应该得到的是处罚和谴责,而不是好评与点赞。

相信北京食药局不会因为海底捞 “3小时火速回应”就免于处罚,人们的疑虑与担忧也不会因为海底捞的多次回应而完全打消。

极致服务与食品安全孰重孰轻?

这似乎是不需要回答的问题,因为答案显而易见,食品安全是极致服务的基础与前提。

但在实际选择上,海底捞无疑更重于匠心服务的打造,而放松对食品卫生与安全的坚守。

如果像重视服务、重视口碑一样关注于食品卫生与安全,也许海底捞就不会曝出这样的丑闻。

重服务、轻安全无异于“捡芝麻丢西瓜”,这种因小失大的选择为什么会发生在海底捞?

因为服务在明处,很容易被人感知、体验,好的服务能提升品牌口碑,带来客流、效益的增长,有实实在在的好处;

而食品安全在暗处,做得再好也是理所应当,既看不到成绩,更带不来效益。

这就好比城市建设,很多城市都热衷于锦上添花,建高楼大厦、公园广场,而对地下排水系统、排污管网的建设,却不怎么热心,也舍不得投入,所以一些城市的繁荣,也只是驴粪蛋式的表面光鲜。

海底捞的重服务、轻食安的原因,猜想也大抵如此。

当然,作为服务企业,服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怎么重视都不过分;但作为一家餐饮企业,服务必须建立在牢靠的食品卫生与安全基础之上,这是基础、前提、底线,一旦失去了这个基础,再好的服务也是空中楼阁,随时都有可能崩塌。

就像再光鲜亮丽的城市,如果地下排水排污系统一塌糊涂,一场暴雨就足以将其“打回原形”。

这个道理非常浅显,但显然,包括海底捞在内很多企业都没有真正拎清。

为什么总要在问题曝光之后才想起整改?

据媒体报道,这并非海底捞第一次被曝出的卫生与安全问题。

2011年,海底捞的骨汤锅底和饮料被质疑是勾兑的,后来海底捞官方回应承认这一事实,但表示这种做法并不违规,并且已“按照国家添加剂公示的要求进行了公示及备案”。

今年4月,在深圳市食药监局的突击检查中,海底捞宝安海雅缤纷城店被查出生、熟食混放等问题,正是这个关键问题,导致海底捞火锅无法达到A级标准,维持在B级;

今年8月,广州日报报道,有消费者在海底捞体育西路店就餐时,在菜里吃到了活蟲。

当然,这些问题都没有此次曝出的问题严重,每一次曝光之后,海底捞都进行了及时回应,事后也都进行了整改。

但是,为什么每次都要等到事情曝光之后才想起整改?为什么一次次的整改之后,又被曝出越来越严重的问题?

北京两家海底捞店严重的后厨卫生问题,如劲松店员工为节省时间,将簸箕、抹布与碗筷一起放到洗碗机内清洗,洗碗机上形成厚厚的污垢“能把人臭死”,太阳宫店员工用顾客就餐用的漏勺疏通下水道等严重问题,为什么海底捞自己没有发现并及时整改?

按常理推测,媒体能发现并拍摄这些问题,证明这些问题并非首次或偶尔发生,很可能是司空见惯的现象,为何包括门店、公司、总部在内的各级人等没有发现、制止?事情的真相很可能是,海底捞对食品卫生与安全缺乏足够重视,要么缺乏管理制度、检查流程,要么是有制度、流程却“停留在墙上”。

或许可以说,这次曝出的如此严重的食品卫生与安全问题,在海底捞部分餐厅已成“常态”,各级管理人员、员工视而不见、见怪不怪甚至习以为常,这是何等的麻木?何等的漠视?!海底捞高层对食品卫生与安全的重视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企业追求特色服务、极致口碑、快速扩张、高额利润都是理所当然之事,但决不能因此放松对责任、规则、底线的敬畏与坚守,特别是在公共安全、食品卫生、商品质量等关键领域,更应该高度重视、时刻警惕、严防死守,“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荣”,在这些关系到消费者健康与安全的根本问题上,一定建立并严格实施严密的管理制度、检查流程、自查自纠机制,坚持问题导向,及时防范、发现和解决问题,不应等到媒体曝光之后,再来道歉、整改。

正如《新京报》在题为《海底捞,别让一只老鼠打翻了锅底儿》的评论文章中所言“越是大品牌,越应该爱惜羽毛,因为口碑传播的互联网时代,再牛的企业,不珍惜名誉,生死也就是一瞬间的事。”

希望海底捞公司不要仅仅将此事件视为一次危机公关,而要痛定思痛、深刻反省、全面整改;也希望更多的餐饮企业以此为戒,强化管理检查,自查自纠,牢固构筑食品卫生与质量的“安全门”。endprint

猜你喜欢

食品卫生服务
高校食品营养卫生与安全现存问题与对策分析
食品卫生与营养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集成创新发挥优势 自主研发服务造纸
关于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食品卫生监督执法的难点分析
采掘服务个股表现
食品菌落总数检测中的不确定度分析
两则跟服务有关的故事
一起由蜡样芽孢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的调查报告
读者反馈 订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