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形合与意合的对比研究
2018-01-09李莎莎
【摘要】本文以郁达夫的《我的梦,我的青春》及其刘士聪与张保红英译本为例,分别从语句与语篇两大层面来对比分析英汉语言的形合与意合特征,从而增加关于这方面研究的实例。经分析发现,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在语句层面体现的更加突出,但在语篇层面英汉语言的形合与意合特征具有相对性。同时本文的具体分析有助于学习者在阅读郁达夫的这篇文章及其译本时能够获得更好的理解,也为译者在英汉互译过程中采取的翻译策略提供了重要启示。
【关键词】形合;意合;我的梦,我的青春;相对性
【作者简介】李莎莎(1993.4.3-),女,河南焦作人,贵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
一、形合与意合
顾名思义,形合与意合拥有一个共同字眼“合”,即“组合”的意思,二者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不同的组合方式。形合主要指句中的所有成分,包括词汇、短语、分句等通过一些形式手段或词汇手段连接起来,从而传达句子的逻辑意义和语法意义。而意合刚好相反,它主要指句子不需要借助任何的语言形式手段而将所有相关成分组合在一起,通过成分间存在的内在逻辑关系或语义联系来传达句子含义(任晓霏,2002:34)。
之前就中英形合与意合对比研究来看,相关专家、学者主要着眼于句法层面,实证分析较少。而《我的梦,我的青春》及其译本对比分析在之前的研究领域里,主要探讨的是它的美学价值,或者从审美角度进行赏析,提炼散文的描写技巧,鲜有学者从形合与意合的角度来分析该篇文章及其英译本。另一方面,这篇文章不仅是郁达夫的著名佳作,也是一篇具有代表性的杰出散文。考虑及此,本文作为实证分析,以《我的梦,我的青春》及其刘世聪与张保红英译本为分析材料来探讨中英在不同层面上的形合意合特征,从而不仅加深拓展读者对该篇散文及其英译本的理解度,而且也使译者对中英语言不同的表现特征有了更多的了解,从而有助于其提升翻译策略和译文质量。
二、《我的梦,我的青春》及其英译本的对比分析
1. 语句层面英汉形合与意合特征。1)主语或谓语成分的省略与添加。连淑能指出,英语句子有着严谨而完整的组织结构,它的每个句子中至少都包含着一套最基本的主谓结构,其中,这套主谓结构主要由名词性短语成分与动词短语成分所组成。在这种结构的统领下,其他成分依次补充扩展进来,从而使得英语句子整体上呈现出聚集性特点。反观汉语,它的语言形式与结构千变万化,较为灵活,如一句话里包含着多套主谓结构等,同时,汉语的主语或谓语成分常常被省略,而不影响上下文理解(1993:29),试比较分析《我的梦,我的青春》下列几个中英对照例句:
例:虽则是一个行政中心的县城,可是人家不满三千,商店不过百数。
译文: Fuyang, though…, did not boast a large population; the number of households in there was…, and…
在原文的这句话中,根据上文从逻辑上可推理出主语是富阳县城,但原文并未明确指出而将其省略,显得简洁,另外,在后面两句中,主语实际上是指人家与商店的数目,同时也缺乏谓语成分。但在英语译文中,主语、谓语同时被补充完整,即Fuyang, the number of以及系动词was从而构成了英语完整的主谓结构,符合语法意义。
2)隐性连接与显性连接。中文大多都是流水句,一个句子里可包含许多流散着的小句,但英语只需一套主谓结构,其中再增补上一些相关的连接词、关系词、介词及其短语等就可表达,所以前者注重隐形连贯,后者主要采取的是显性表达(张思洁,张柏然,2001:13)。试比较下面《我的梦,我的青春》里的中英对应例句:
例:(……名字叫阿千),冬天穿的是同伞似的一大堆破絮,夏天,大半身是光光地裸着的;因而皮肤黝黑,臂膀粗大,脸上也像是生落地之后,只洗了一次的样子。
译文: In winter he was wrapped in clothes patched up with rags upon rags, looking pretty much like an old umbrella and, in summer, he was bare to the waist. He had a sun-tanned complexion and a pair of muscular arms, and his face looked as if he had washed it only once since he born.
原文由 6个小句构成,流水性较强,故层次繁杂,主谓结构及成分较模糊。而在译文中,“and”这一连接词共用了三次,成功将前后各小句联系了起来。再者,原文中的“冬天”与“夏天”省略了介词,译文也分别加上介词“in”来表达。另外,原文中的“同伞似的”这一层意思在译文中用伴随状语的形式来表示,显得更加清晰,“破絮”一词本来是“形容词+名词”的结构,在译文中采用了定语从句来说明,使得表达重点也刚好与原文相契合。同性质的还有原文小句 “生落地之后”,译文用since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来表示,使得表达信息更加明确具体。最后,原文中的“皮肤黝黑”“臂膀粗大”属于典型的四字格词语,是汉语的隐性表达,英文将其译成完整的主谓宾句子结构,并用并列连词“and”连接,正突出了英文的显性表达方式。
2. 语篇层面英汉形合与意合的相对性。常态下中文重意合,英文重形合,但试比较下列这个例句:
例:一般居民,……,或其他新式的生产事业,……有几家……,有几家……;而……,却还是既无……,又无……
译文: The ordinary people in general …, or any of the new trades. Some of the families…, some … But …did not have…, nor…
原文由连接词“或”“而”“既无……又无……”等方式构成,相应译文中也有对应的“or”“but”“not …nor”等词汇来进行表达,体现出了英汉语言同时都具有形合特征。另外,原句的 “有几家”字眼第一次对应译文为“some of the families”,而在后面又出现时,译文只是简单地表达为“some”,这是一种典型的承前省略用法,英文是在借助词汇前后意思完全相同的情况下所采取的翻译策略,充分体现了英语的意合特征。最后,原文在表达两者都没有的意义时,不必要运用既……又的连接词,去掉也不影响意义表达,加上去只是为了加强语气,所以这一点也能够体现出汉语的形合特征。
三、结语
本文从形合与意合角度对比分析了郁达夫《我的梦,我的青春》及其刘士聪与张保红英译本。通过具体分析可知,英汉特征大不相同。在语句层面,汉语更重意合,英语更重形合;而在语篇层面,两者的形合意合特征是相对的,汉语更向形合转移,英语也开始偏向意合。因此,可以说,汉语是以意合为主,形合为辅,而英语则是以形合为主,意合为辅。
然而,连淑能说过,英汉语言形合与意合特征分布的多少与文体密切相关(1993:60),因此,所选文章等语料的题材、文风、表达特色等会影响语言的遣词造句,从而影响语料语言的形合意合特征分析。本文是从散文英汉对照文本出发来研究汉英形合与意合特征,而关于其他文体的这方面研究有待进一步探究与深化。
参考文献:
[1]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2]刘士聪.英汉·汉英美文翻译与鉴赏[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
[3]任晓霏.从形合和意合看汉英翻译中的形式对应[J].中国翻译, 2002,23(3):33-35.
[4]張思洁.张柏然.形合与意合的哲学思维反思[J].中国翻译,2001, 22(4):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