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索尼全画幅微单南疆行摄

2018-01-09偃武修

中国摄影 2018年12期
关键词:黑卡胡杨林白沙

偃武修

2018年秋冬交替之際,我来到了新疆。这次可谓是轻装上阵,携带的是索尼全画幅微单A7RM3相机,配备新发布的小巧轻量的G大师镜头FE 24mm F1.4 GM,同时口袋里装着变焦范围为24-200mm的黑卡RX100M6,希望用这些轻便的设备能顺利完成此行的拍摄。这是我第一次使用A7RM3,但是很快就感觉相当顺手。索尼通过多年的发展已拥有了较完善的影像系统,具备了“五星优势”,包括镜头、速度和画质、小型化、电池续航及影像生态系统。围绕着E卡口,索尼的全画幅微单、电影机、摄像机都遵循着通用的硬件基础和操作逻辑,即使是初次使用,可以轻松在这些设备间进行转换。

从北京到达新疆喀什的当晚,喜爱街拍的我就迫不及待地进入了维吾尔族生活居住的喀什古城。带着索尼A7RM3游荡在夜晚的古城小巷,五轴防抖的机身,f/1.4的大光圈镜头,非常适合夜晚的街拍;精巧的镜头,即使贴近人物拍摄,对被摄者来说也没有那么强的压迫感。为了减少被摄者的困扰,我尝试把A7RM3设置成静音连拍模式。快速的对焦性能、优良的成像品质、快速的数据处理能力,再配上索尼新出的读写速度达300 MB/ s 的SF-G系列TOUGH规格SD卡,为高速连拍提供了很好的支持。

第二天,正式行程开始了,从喀什出发,目的地是帕米尔高原上的塔什库尔干,目的是为了看看那座建于2000多年前的石头城。当然,从喀什一路西行,沿途的布伦口白沙山、慕士塔格雪山、卡拉库里湖、阿拉尔金草滩等都是绝佳的拍摄题材。

在布伦口,我们见到神奇的白沙山。山脊上有节奏地铺满了随风而来的细腻的白沙,山脚下的原有的白沙湖已在2012年成为了美丽的布伦口水库。我先用黑卡RX100M6的200mm端将白沙山拉近,白色的沙覆盖着黑褐色的山,好似一幅水墨画。 我又走到水边,用FE 24mm F1.4 GM拍摄了带有前景的湖水,既呈现了纵深感,又还原了山与水的开阔。

这段行程多是处于帕米尔高原之上,沿途不少地方海拔在4000米以上,很多人会感受到高原上特有的反应,但657g的机身、445g的镜头、小巧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重量的黑卡,让我没有感觉到特别的负担。

之后继续转场,我们前去重点拍摄地之一的泽普县金湖杨国家森林公园的胡杨林。在大漠戈壁间奔腾的叶尔羌河孕育了胡杨林下的这片绿洲。 我们在傍晚到达,我主要用FE 24mm F1.4 GM进行了拍摄,西部高原强烈的斜射光又一次考验了镜头的抗炫光能力和细腻的成像素质。

FE 24mm F1.4 GM这款镜头结构是擅长表现星空的,可惜当晚恰是满月,银河与超亮的圆月同时升起,我于是放弃了银河的拍摄计划,但在凌晨还是心有不甘地去胡杨林拍摄了星空。虽然没有璀璨的银河,但依然得到了静谧的、表现良好的星空作品。这款镜头的光学结构为10组13片,包含2片XA(超级非球面)镜片和3片ED(超低色散)镜片。2片XA镜片能够有效抑制彗形像差,很好地再现点光源。

另外值得一说的是,A7RM3的NP-FZ100电池续航能力约为前代电池的2.2倍。虽然此行有备用电池,但一块电池基本可以完成一天的拍摄,备用电池竟然没有用上,“备用”还真成为了备用。另外,帕米尔高原夜间的温度可达零下10摄氏度,在严寒中拍摄星空的过程中电池的表现也让人满意,能量充足。

塔城及胡杨林拍摄完毕,我们回到了喀什准备从这里返京。我又来到了心里一直惦记着的喀什古城。我很喜欢一个人行走在喀什的街巷中,这里陌生却充满生活气息。慢慢走,慢慢看,我希望用相机记录下这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西域特色城市的过往与当下。

清晨的古城,居民三三两两地走出家门,或悠闲,或忙碌,而儿童们则自顾自地在巷子里玩耍,一切如此平常而和谐。拍摄这些形形色色的人们,又让我感受到了FE 24mm F1.4 GM的对焦的速度,索尼新开发的高功率直驱超声波马达推动力比之前的大约提升至三倍,从而实现了更加快速、精准和安静的对焦,能更快更好地抓拍到所见的影像。另外,FE 24mm F1.4 GM还具有24cm的近距离拍摄性能,在街拍中能够拍出具有冲击力和空间感的作品。

拍摄进入尾声,旅程也该结束了,一场劳顿又轻快的行程。“秋冬之际,尤难为怀”,留下的不止是这些影像,还有那些人,那些景,那些轻快的快门声。

猜你喜欢

黑卡胡杨林白沙
择一处秋色美景——“胡杨林”
Quantum algorithm for a set of quantum 2SAT problems∗
白沙水库
白沙涧
口袋中的索尼相机
胡杨林的千年诉说
轻便的意义索尼黑卡®RX100VI评测
比手还小的黑科技相机 —索尼黑卡迷你RX0
“手机黑卡”非法产业链及防控策略探索
白沙水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