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语言能力培养策略谈

2018-01-09王菊梅

甘肃教育 2018年20期
关键词:语言能力榜样培养

王菊梅

【关键词】 幼儿;语言能力;培养;情境;榜样

【中图分类号】 G61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20—0075—01

一、营造良好的语言氛围,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和成就感

对于性格内向、胆小、自卑,不愿跟人交流的幼儿,教师要无“原则”地鼓励,要善于在他们的讲话中挑亮点。尤其对于第一次在集体面前开口说话的幼儿,哪怕说了一个字,说了半句话,教师也要真诚地给予鼓励,切忌横加指责,盲目批评,粗暴对待。对于口齿不清不能正确发音但表达愿望又非常强烈的幼儿,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宽容,适时给予纠正与引导。与他们交谈要做到语速快慢适中、语言生动、表情自然,更不能嘲笑,以免挫伤幼儿的自尊心和说话的积极性。同时,对表达错误或不到位的地方应给予及时指导或请其他幼儿帮助,这样看似无意的行为实则为教师刻意安排,幼儿可以在这种环境中共同提高。

当幼儿不断得到老师激励性的评价,看到同伴赞许的目光,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时,就有了说话的勇气和自信,也就敢说了。

二、教师要在语言表达方面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幼儿入园后,教师是幼儿接触最多的人,教师的语言经常是幼儿模仿的对象。因此,教师应当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语言熏陶环境,不仅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水平,还要有意识地加强语言修养,使自己的语言规范化、科学化,提高自己的讲话技巧,让幼儿爱听、喜欢听、听得懂。例如,给大班的幼儿介绍“蚕”时,就需要教师不仅要掌握蚕的外部形状、特征、生长过程及经济价值等方面的知识,还应注重搜集一些文学作品中的美妙语言来丰富自己的语言。给幼儿概括时可以这样说:“一条春蚕一生中最大的事情就是吐丝,吐完丝、做完茧,他就安安静静地进入了长眠。而把柔软、洁白、光亮的丝留给人间。”用这样形象的语言来讲述可让幼儿喜欢听,学得会,使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成为幼儿学习的榜样。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语言活动

幼儿园可开展各种有目的、有计划的丰富多彩的語言活动。如定期举行儿歌朗诵会、讲故事比赛、语言教学游戏等,都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具有促进作用。尤其像讲故事活动,不仅幼儿兴趣高,而且还能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故事是幼儿最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当教师充满感情、富有表情地讲述每个故事时,幼儿听得会很认真。当请他们讲述时,他们又会绘声绘色地表演。

四、提供丰富的语言刺激,创造机会和情境,让幼儿多说

一方面要将语言学习渗透到各课程领域。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教师要积极为幼儿创造各种语言情境和交流环境,比如在各种游戏中,教师要鼓励幼儿善用角色对话,能大胆调节游戏冲突;在闲暇时间可引导幼儿多接触儿童文学作品,逐步学会阅读和欣赏儿童文学精品。

另一方面,要充分挖掘家庭教育优势,家园同步共同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提高。幼儿园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向家长宣传和传授科学育儿理念、方法,特别要重视“最佳期”(2.5岁至6岁是幼儿语言能力,尤其是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最佳期)的教育。在家庭生活中,家长要努力营造民主、平等、信任的家庭氛围,积极为孩子提供沟通与交流的机会,尽可能地为孩子设置话题情境,使他们的语言能力能在各种环境中得到持续训练。如:在家庭事务中,允许孩子参与,鼓励他们善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尤其在民主决策、孩子行为习惯培养等问题中,多征求孩子的意见和建议,这样既让孩子感受到来自成人的尊重和信任,而且还能强化孩子对规则的执行力。

五、重视幼儿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幼儿会说

要让幼儿会说,就必须对幼儿进行观察和思维能力的训练,应适时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用心感受周围环境的变化,并能把“看”、“听”、“想”、“说”有机结合起来,然后有序清楚地表达,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针对幼儿说话不连贯、思维缺乏逻辑、经常一问才一答的情况,教师可以用简单的提问帮幼儿先领出话题头绪,然后采用关联词造句的办法,使他们把零散的观察点通过简单的整合连成面,然后清楚地说给他人。如“因为……所以……”、“首先……其次……最后……”“谁,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干了什么事?”“做的怎么样?结果怎么了?”等简单的逻辑顺序来表达。

针对幼儿说话找不到合适词汇的情况,应采用诸如“图片、文字阅读”、“游戏识字”、“角色表演”、“一天一个好故事”等方法来丰富他们的词汇和短句。通过这样日积月累的培养训练,幼儿就能思维敏捷且言之有序地表达了。

编辑:王金梅

猜你喜欢

语言能力榜样培养
落实“两个关注”,促使课堂评价走向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