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初中语文阅读体验式教学策略的实施研究

2018-01-09黄利群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8年20期
关键词:体验式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黄利群

【内容摘要】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教育工作者相继提出了更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其中体验式教学模式以其课堂生动、交流充分等特点,受到了中学师生的一致认可。在文章中,笔者首先简要介绍了体验式教学的相关内涵;其次,论述了体验式教学对初中阅读课堂的意义;最后,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提出了阅读教学中体验式策略的实施技巧,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体验式

引言

语文作为基础教育阶段必学必考的科目之一,长期以来不仅给学生造成了较大的负担,而且也对教学方式方法有着较高的要求。尤其是阅读教学中学生一听就懂、一练就会,但解题应用时却一做就错。究其原因,主要是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主体性较差,使得课堂效果大打折扣。由此可见,充分认识体验式教学的优点,并切实贯彻到阅读教学课堂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一、体验式教学的含义

体验式教学指的是令学生更加深入了解知识点,通过情景再现情感共鸣的方式来实现教学效果。一方面需要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还应该突出学生探究发现的过程。传统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更注重讲解部分,而相对忽略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在这种环境下学生就更加依赖于课本、参考答案等权威意见,逐渐丧失独立思考的创造力。而体验式教学就要一改过去被动的学习状态,让学生能够真正领略到阅读的魅力。除此之外,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呈现出千篇一律的现象,也与教学目标相悖。因此,在体验式教学中教师应当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让学生在更轻松和谐的氛围中见仁见智。通过体验式教学方式的实施,有效增强阅读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二、体验式教学应用的优势

1. 有利于丰富教学手段

在中考语文中,阅读所占的分值相当大,而且历来又是学生失分的薄弱环节。因此,中学语文教师对阅读教学给予了较高的重视,甚至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进行训练。但是笔者发现,目前语文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手段落后且单一,难以适应当前课程改革的要求。比如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仅着眼于答题技巧与模式,而没有及时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与情感体悟。课后再利用题海战术来进行巩固,使学生在阶段内成绩有所提高。但这种教学方式一方面给学生造成了较大的可以负担,另一方面也未能促进他们的基础水平和理解能力。体验式教学方式的应用,使学生能够再更加轻松的环境下学习,课堂的教学效果也能事半功倍。该方法的广泛使用能够促进初中语文教学模式的革新,提高和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

2. 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

阅读教学的内容相对而言枯燥乏味,导致不少学生在课堂上敷衍应付,不能及时跟着教师的思路走。这也与以往授课师生地位以及学生的兴趣有着极大的关系,使得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参与程度较低。就目前课堂现状而言,大多数教师存在“填鸭”教学的误区,给阅读兴趣的培养造成了巨大的阻碍。教师一味的将知识点灌输给学生,而没有积极与学生交流、听取学生的想法。长此以往,学生在课堂上自然就养成了“坐享其成”的习惯,很少深入探究文本的深层内涵。体验式教学则不然,在课堂上教师仅仅作为引导者加以鼓励提点,更多的时间教给学生自由创造。比如任务型课堂、翻转课堂等,不仅能够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循序渐进的提高,而且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在阅读教学中激发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则会使课堂质量大为改观。

3. 有利于培养核心素养

初中是承上启下的阶段,不仅要丰富学生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还要帮助他们树立学科素养。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真正教会学生学习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促进他们长远的成长发展。而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师生往往更在意可见的教学成果——即分数,而忽视了学生的文化涵养及思维方式。这也就导致国内中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较为普遍,一旦中考命题方向和题型稍作调整,就会令大部分学生束手无策。可见,初中阅读教学应该教会学生独立思考、乐于探索的学科素养。体验式教学方法的出现恰好缓解了这一问题,能够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尤其是当下素质教育逐渐弱化“分数”的决定性作用,学生的个人核心素养也是中考选拔的重要参考内容。体验式教学的应用无疑更加符合教育教学理念的趋势,在此后必将得到更加广泛地应用。

三、初中阅读体验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1.创设教学情景

创设教学情景是体验式教学最常见的手段之一,能够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对文本信息的理解。通过这种情景再现的方式,学生能够体会到文章的真情实感,在理解上自然就更加方便。比如教师可以利用课前短暂3~5分钟来播放视频文件,将抽象的文本内容转化为生动的画面。这种做法不仅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迅速进入到听讲状态。而且在画面、声音等多感官的刺激下,学生对文本内容的了解更深入透彻。在学习《皇帝的新装》这一课时(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笔者就提前从网上下载相关的多媒体课件,当堂播放给学生让他们对文章内容有初步的了解。然后再仔细研读课文,学生就能够有所侧重同时也更渴望了解故事中的细节。此外,笔者还将学生分成了若干个小组,让他们组织话剧练习。经过合作探讨的方式,学生对这一课有了不一样的理解。从最终的表演效果来看,学生对于故事情节与人物内心变化的把握十分到位,这也恰好达到了笔者的预期。

2.合理巧设问题

“提问”也是促进学生阅读效果的有效方式,但在具体实施中对教师课堂设计的要求较高。实际上课堂提问并非是新的教学理论,这种做法在传统课堂中也十分常见。不过部分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存在不合理的现象,使问题的难易程度、开放程度与学生特点不够契合,最终收效也差强人意。比如部分教师往往用“对不对?”,”是不是?”此类封闭式的提问方式,学生自然就存在应付的可能。因此,笔者建议教师在备课时应该更加巧妙的设计问题,令他们产生解决回答的欲望。比如在阅读散文《醉翁亭记》时,学生对于“太守之乐其乐”的理解仍不够深刻。于是笔者就结合此前学过的《岳阳楼记》,提问“范仲淹之乐”与“太守之乐”有什么区别。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比以往更加认真更有针对性。经过反复对比,学生终于认识到“与民同乐”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不同,同时也被古代文人高洁的志趣与使命感折服。

3.尊重个性差异

閱读既有文本客观表达的内容,也有需要学生自主思考的主观内容。但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受到“标准答案”的约束而呈现出千篇一律的现象。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当学生的见解合理正确时应该多鼓励,即便有错误也不可指责惩罚,而应该积极引导。比如在阅读《愚公移山》这篇文章时,笔者就提问学生“若你是愚公面临王屋太行两座大山该如何做?”。学生立刻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部分学生认为愚公坚韧不拔的精神十分可贵,值得大家学习模仿。同时也有学生提出愚公举全族之力大费周章也有欠妥当,应该试图找到更好的解决对策。笔者对双方的观点都点评了一番,表扬了各自的优点。通过这种方式,学生逐渐养成敢于表达、乐观自信的习惯,更有利于阅读教学的开展。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关系到学生学科综合能力的提高。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认识到体验式教学之于传统课堂模式的优势,积极地运用创设情境、巧设问题以及个性培养等方式,不断优化阅读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成立群.阅读乐趣 “验”明正身——中职语文阅读体验式教学探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8(8):94.

[2] 魏芳.从“知行”到“行知”——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5(12):114.

[3] 黄卫荣.解构与重组——基于学生思维发展的问题式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语文教学通讯,2017(28):19-22.

(作者单位: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玉一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体验式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体验式作文教学之我见
除法竖式的体验式学习
体验式学习,让快乐充盈高中地理课堂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